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 难道说他不知道赤壁之战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1)280

还不知道: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 难道说他不知道赤壁之战吗

小编相信大家对于陈友谅一定都不陌生。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战争中周瑜带领着五万的东吴和蜀汉联合起来竟然打败了曹操的二十多万的大军。也就是这场战争直接就影响了日后天下三分的局势。这就是三国时期决定性的一场战争。

周瑜之所以能够打赢曹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由于擅长水战。而且当时曹操的士兵大多都是北方人。再加上当时曹操还把所有的铁链所在了一起,但是让曹操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他把船用铁链锁住才给了周瑜可乘之机。我们经常会说要以史为鉴,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没有学到这个教训,以至于最后竟然步了曹操的后尘。

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 难道说他不知道赤壁之战吗

这个人就是元末明初的陈友谅。而当时陈友谅的对手就是朱元璋,他们两人之间的这场战争也是他们两人决定性的一场战争。只要是赢了就开一成为天下之主。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鄱阳湖水战。这场战争就像是赤壁之战的翻版一样,而陈友谅就像是一千多年前的曹操一样。他的实力是远超朱元璋的。

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 难道说他不知道赤壁之战吗

无论是陈友谅的士兵数量还是士兵质量,都是比朱元璋强大的。就算是在装备上面,陈友谅也是比朱元璋厉害的。陈友谅的战船不但是更加的兼顾,而且还更加的请打,能够容纳的士兵也更多。但是陈友谅却做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举动。他竟然会学着曹操把自己的战船都锁起来了。

朱元璋见到这个情景之后,十分的开心。于是朱元璋就效仿着周瑜放了一把火,朱元璋就这样使用火攻的计策打败了陈友谅。小编想陈友谅之所以会犯和曹操一样的错误,或许是因为陈友谅对赤壁之战不是很了解吧。因为陈友谅所处的年代是元末明初。

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 难道说他不知道赤壁之战吗

而小说《三国演义》成书是在明朝之后的事情,这样看的话,陈友谅或犯和曹操一样的错误也就很正常了。虽然《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但是陈友谅并不是一个文人,他就只是略通文墨而已,让他看完这本书确实是为难他了。小编想要是陈友谅知道曹操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之后,肯定会提前就避开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友谅认为战争的胜败斌不能表明战术的优劣。在曹操和陈友谅的这两场战争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依靠着很多的因素,而战术则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9/85123.html

“陈友谅为何要效仿曹操将船连起来 难道说他不知道赤壁之战吗” 的相关文章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崇祯的尸体的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李自成是怎么处理崇祯的尸体的

还不知道:李自成是如何处置崇祯遗体的,他的做法可以预料大顺政权必定难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所谓“君舟民水,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很多时候新的政权建立往往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明朝时期李自成起义,最后还成功推翻明朝统治一事,这是...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没有夺取杨广的皇帝,是因为什么原因?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隋朝的权臣杨素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能力卓著,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杨广当了皇帝以后,他又在朝中唯我独尊,一手遮天。那时候的杨素,已经完全具备了夺位的条件。但是,最终另一个权臣宇文化及杀...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有个贬义词叫“烂汉脏唐”(也有别的相近词汇,意思相同),是说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的皇族和上层贵族私生活糜烂。从史书上记载的一笔笔事迹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汉朝皇帝好男风,唐朝公主好面首,都是比较著名的。其实,在这两个朝代之间的那...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何灭不了曹魏 诸葛亮不早死又会怎么样

对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却没能灭了魏国?如果他不早死,能灭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足智多谋,却五次北伐都没能灭魏,原因其实很简单:蜀魏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仅凭诸葛亮就可以弥补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罗贯中老先生塑造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物。许多人随口都能说...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为什么要严厉打击三儿子弘时,是为四儿子弘历继位清障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宫之中的亲情,真的可以相信吗?当我们看到电视剧中那些皇帝和太子,或者是其他的儿子之间,其乐融融的气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情感,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真的会出现...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归有光:明朝官员、散文家,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

汪由敦:清朝时期大臣,老诚敏慎,在职勤劳

汪由敦:清朝时期大臣,老诚敏慎,在职勤劳

汪由敦(1692-1758年3月1日),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清朝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老诚敏慎...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