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之子只是个小县令,尉迟恭之子为什么会是个朝廷命官?
秦琼之子只是个小县令,尉迟恭之子却当上朝廷大官,原因令人心寒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每到逢年过节之时,中国人都会在门前贴门神、贴对联。门神画像的主题,大多是古代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武将,秦琼和尉迟恭,就是最常见的门神主角。依靠一部古典文学名著《隋唐演义》,秦叔宝和尉迟恭的故事和形象,得以深入人心,流传千古。
在真实历史中,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唐朝开国功臣中的重要成员,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信任和倚重的武将。秦琼最初是隋朝军队中的一个下级军官,先后跟随在隋朝名将来护儿、张须陀手下。瓦岗军崛起后,秦琼改换门庭,成为瓦岗军名将之一。
瓦岗军失败后,秦琼曾经短暂归降王世充。因为厌恶王世充的奸诈狡黠的为人,秦琼最终投奔唐朝,终于遇到了胸襟磊落、知人善任的李世民,成为一员唐朝武将。从此,秦琼也进入一生之中巅峰阶段,先后参加了平定刘武周、击灭王世充、扫平窦建德之战,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
尉迟恭的经历则比秦叔宝要简单一些。他最初跟随山西军阀刘武周,成为刘武周集团中数一数二的虎将,在与唐朝军队争夺山西的夏县之战中,尉迟恭奋起神威,打得唐军溃不成军,活捉唐朝永安王李孝基、凌烟阁二十四将之一的大将唐俭,一战成名。
刘武周集团覆灭后,尉迟敬德被李世民降服,从此加入唐军战斗序列。在唐朝开国战争历次大战中,尉迟敬德几乎无役不予,与秦叔宝一起成为李世民手下的爪牙之臣。唐朝开国后,秦琼被封为胡国公、上柱国、左武卫大将军、徐州都督,尉迟敬德获封鄂国公、襄州都督、宣州刺史等职务,两人都跻身凌烟阁功臣。
然而,到了他们的儿子这一代,两家境遇发生明显分化。秦叔宝之子秦怀道,14岁开始给李世民充当千牛备身,即宫廷侍卫。干了几年侍卫后,秦怀道到偏远的绵州出任司士参军,从七品的官衔。此后,又担任常州宜兴县令,七品官衔。此后再无任何升迁调动,一直到死也没动窝。
而尉迟恭之子尉迟宝琳,相比秦怀道,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坐享高官厚禄。尉迟宝琳先后担任过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卫尉少卿,都是二品、三品以上官衔,常驻京城,跟唐高宗李治关系密切,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尉迟宝琳有一次“胁人为妾”,被侍御史揭发,他居然能直接找到皇帝李治求情。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秦琼之子秦怀道,连见皇帝一面都很难。
都是功臣之后,两人地位的差距为何这么大?背后的真实原因令人心寒。在唐朝建立初期,围绕皇权的明争暗斗波谲云诡。唐高祖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都在竭力拉拢文臣武将,使之成为自己的私人势力,每个唐朝大臣都面临着选边站队的为难处境。
骁勇善战的秦琼,被李渊纳入了视野。他多次给予秦琼超乎寻常的赏赐,在619年秦琼击败尉迟敬德后,李渊“赐以金瓶”,并露骨地声称“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此后,他又赐予秦琼上柱国,“赐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拉拢之心已经非常明显。
史书记载没有提到秦琼本人的想法,但从表面上看来,他已被视为李渊的心腹,而渐渐失去了李世民的信任。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秦琼立刻遭到刻意边缘化。同辈的尉迟敬德被李世民视为“自己人”,依旧领兵作战,而军事才能丝毫不逊于他的秦琼,却再未得到一次被重用的机会,史书中甚至很少出现他的名字。在此背景下,秦叔宝家族逐渐失势,后代子孙遭遇冷落,已经是自然而然之事。
秦叔宝曾为唐朝开国浴血奋战,用他的话说,“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可谓是披肝沥胆,功勋卓著。但因为被动卷入皇权之争,其一生功劳却遭到李世民漠视,导致后世子孙的仕途发展遭受不公正待遇,委实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