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最后有几个自觉回来的?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1)28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现如今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人对他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他是如何获得皇位,之后又是如何开创盛世大唐的“贞观之治”上面,亦或者就是八卦一下他与年轻时期的武则天之间的事情。其实作为我国古代著名帝王,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在历史上皆是罕有的,对内他率部平定了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对外开疆拓土,消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等强敌,为李唐王朝的建立与强盛立下了赫赫战功。

纵观贞观一朝,名臣大将林立,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国家河清海晏,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全国被判死刑的囚犯也少之又少。已至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受死,以彰显其为一代盛世贤君英主!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最后有几个自觉回来的?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首都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地区的统治。这场政变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经此一搏,李世民一举杀死了两大政敌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取得新任皇太子之位,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对于唐太宗李世民而言,如果没有发生玄武门之变,就没有他当皇帝这一回事,更谈不上后来的贞观之治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李世民登基后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所以在当时有很多人对唐太宗都不服气(比如说魏征),甚至扬言他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皇帝。而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一位好皇帝,李世民执政期间经常以亡隋为戒,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其在位期间举贤任能,励精图治,薄赋尚俭,为政谨慎,很快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奠定了唐朝一百多年的繁荣的基础,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成一代明君圣主。

可以说经过李世民多年的努力,唐朝的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而且在倡导节俭这方面还经常以身作则。为了整顿吏治李世民还沿用了隋文帝制定的死刑复奏制度,凡判处死刑的案件,须经“三奏”才能处决死刑。在这样的严明法制下,犯法的人很少,被判死刑的就更少了。到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天下一派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在审查复核案件时,看到30多个死囚案卷非常感慨,于是他便亲自前往长安死囚监狱视察一番。

在视察的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询问了这些死囚们的感受是什么,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感到后悔。当听到他们的回答后,李世民心生怜悯,于是下旨将这里390名死囚放回家过年,并约定次年秋后自觉回来受死。对此事《新唐书·刑法志》也曾记载道:“(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于是,当时这390名死囚都被释放回家了,与家人团聚过年,并且这个过程没有设置监督。

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纵囚一事,当即就有大臣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死囚都是重犯凶徒,一旦放归,就好像是放虎归山,到时候想要再将他们抓捕归案那就难了!可最后的结果却不是他们猜想的那样,次年奇迹真的出现了,被释放回家的390个死囚都从全国各地返回京师长安,没有出现一个逃跑或者躲藏的。唐太宗大为感动,于是将死囚全部赦免,这就是后称为“死亡之约”的历史事件。一时间此事被传为美谈,也因为此事大诗人白居易还写下了一首诗咏颂大唐盛世,其中就有一句:“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说的就是此事。

可以说“李世民纵囚”是千百年来烩炙人口的故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也记载了这一事件,“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的确,李世民此举,曾被不少史学家视为奇迹,宣扬他一夜之间把罪大恶极的“小人”变成知礼守法的“君子”。这种神奇的教化之功,无疑也成为了“贞观之治”的一种点缀,以此来证明李世民宽广博爱的胸襟,以及作为盛世明君的文治武功。

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这样做,根本原因是巩固统治地位。但唐太宗施政仁德,爱民如子,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李世民刚刚称帝时,就有大臣劝其要“以威刑肃天下”,意思是通过刑法来提高自己的威信。但最终仁爱的唐太宗还是选择了魏征进谏的“仁政治天下”,执政后废除了诸多酷刑,对待死囚的复核尤其重视,必须要审核三次才可以,由此可见唐太宗对死刑的慎重态度。

最后我们要说,对于唐太宗李世民得位不正之言,其实从古至今,大部分历史学家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持理解、同情甚至是赞赏的态度。当代作家柏杨先生就称赞:“中国人应该庆幸李世民先生夺嫡成功,李世民为中国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成为治世的典范。”的确,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以来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而历史学家李敖先生更是盛赞:“唐太宗是历史上最有‘奇情’气质的英雄人物,柔情侠骨,一应俱全。除在政治性的‘俗情’以外,他还有许多‘奇情’,使江山多彩,为人类增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9/85229.html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最后有几个自觉回来的?” 的相关文章

传闻明武宗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

传闻明武宗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朱厚照经常上街强抢民女是真的吗?请听我详细道来。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

霍去病作为汉朝一代名将 霍去病是什么样的存在

霍去病作为汉朝一代名将 霍去病是什么样的存在

“天生将才”霍去病,究竟是怎样的逆天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西汉名将霍去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耀眼的天才将军,18岁一战成名,21岁直接封神,打的匈奴漠南无王庭。“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古代战场的惨烈,无数士兵的鲜血堆积而成。而这句话落到了霍去...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田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击败,曹操以少胜多,袁绍感觉很窝囊,吐血而死,袁绍死后,曹操还要赶尽杀绝,继续追杀袁绍的儿子袁谭、袁熙和袁尚,最终统一北方。袁尚被杀时,曹操下令,谁敢哭就杀谁,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一个人敢去吊祭,这个人是...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关羽在白马之围时,没有选择收服廖化是因为什么?

关羽在白马之围时,没有选择收服廖化是因为什么?

白马之战又称“白马解围”,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关羽在曹操手下时,为曹操斩了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挂印封金,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在这期间,关羽遇到了廖化和周仓,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两人都要跟随关羽,而关羽只要周仓,不要廖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廖化比周...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雍正和十四才是亲兄弟 雍正为何对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朝的第一任怡亲王。其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