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方孝孺壮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方孝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也!
这大概是后人对明朝大忠臣方孝孺的最贴切的评价了,也无疑是对方孝孺节操、风骨的更高概括。说此言者是清朝杰出政治家、著名历史学者张廷玉。其实张廷玉对于方孝孺的评价不全是褒扬,他也承认方孝孺的才能有限:“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今天咱们暂不讨论方孝孺是否真的有治国安邦之才,仅就他的风骨或节操来探讨一下,大义凛然死于朱棣屠刀之下的他,究竟算不算一条好汉?若换成后来的胡适或者鲁迅先生,他们会怎么做?
也许你认为这样的假设比较扯淡,胡适和鲁迅跟方孝孺根本不在一个时代,没有什么可比性。错,其实对于方孝孺的舍生取义,胡适和鲁迅先生都是有他们的看法的,做为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其实都有共通之处,当然也有很大区别。咱们先看方孝孺。
(一)方孝孺是不是必须得死?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方孝孺是一位很正统的儒士,他四代从儒,自小接受的就是最正统的儒学教育。而儒学最为标榜的就是风骨,是节操,是德。你可以无才,但不可以无德。所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中“德”的分量最重。而杀身成仁(语出《论语》)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均是儒家思想更高境界的体现。方孝孺做为儒士的杰出代表,命中注定,他是不惧任何人的屠刀的。
第二,方孝孺的死其实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其父方克勤,就是明初洪武年间的一位清官,曾任山东济宁知府。后来在著名的“空印案”中,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杀(此案被株连遭杀害的官员达数百人)。就是说方孝孺的父亲已经为他做出了表率,子承父志,方孝孺只有做得更好。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今浙江宁海)人。仅从他的名、字、号中的:“孝”“直”“古”“志”“正”中,就可以窥见他的风骨。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曾拜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大儒宋濂为师。据明代著名哲学家李贽记载,“方孝孺自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深醇,乡人呼为小韩子”。就是说他每天读的书的厚度超过一寸,被称为“小韩愈”。明朝的印刷术已经比较成熟,那时的书字迹已经比较小了,纸张也比较薄了,每天读书一寸厚绝对不是一般读书人能达到的水平。
而且方孝孺对于写文章,并不太重视文法修辞,而注重对于道义的宣扬,“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明史·方孝孺传》)。方孝孺不追求物质生活,只注重名节,是人尽皆知的。他曾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仆人将情况向他报告时,他却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也!”
方孝孺很早就被朱元璋看中,其实他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保留人才”。他25岁时,因人举荐被朱元璋召见。朱元璋就对他十分欣赏,对皇太子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以后应当一直用他到老。”朱元璋为什么不用方孝孺,而是推荐给他的儿子呢?因为方孝孺主张“仁政”,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而朱元璋认为开国之初不适合仁政,应该推行严刑峻法。
方孝孺在35岁时又被人推荐到朝廷,朱元璋仍说还不到大用方孝孺的时候,仅授其汉中教授之职,给众儒生讲学。也许冥冥之中,朱元璋就已经决定了方孝孺的命运。他做为一个保留人才,一直到建文帝继位,才真正走向历史舞台。
朱允炆即位后,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侍讲学士,实现了自古众多儒士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一名帝王之师。建文帝朱允炆对他不仅尊为老师,而且,国家重大的政事都要向他询问,甚至让他定夺。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朝廷讨伐他的诏令、檄文皆出于方孝孺之手。
像历史上其他著名帝师一样,方孝孺也是企图利用或者通过他的学生建文帝朱允炆,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的,这其实也是做为一个儒士的终极理想。无奈方孝孺有大志而才不及,虽有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却没有孔明先生的雄才大略,他对于建文帝的辅佐可谓是极其失败的。那么方孝孺做为一代忠臣,或者一代儒士的代表,他就绝对是个君子吗?恐怕也并不见得。
(二)方孝孺是否一个绝对的君子
其实方孝孺也做过“小人”的勾当的,当然这个小人是要打引号的,也就是说,做为一个君子,方孝孺不可能做真正小人做的事情,只是说他也确实做过不够光明正大的事情。比如建文三年(1401年)五月,朱棣曾派遣部下向朱允炆求和,皇帝想要答应时,方孝孺就坚决反对。此时不管朱棣是否真心求和,但起码是个姿态,你反对人家求和,那么人家打你似乎就有理由了。
你不答应就算了,朱允炆还杀了朱棣的使者。而方孝孺并没有制止皇帝此举。这其实都给他以后被朱棣算账埋下了伏笔。如果方孝孺答应朱棣求和呢?至少应制止皇帝不杀朱棣的使者吧?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方孝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方孝孺做得是不是不够君子?
还有一件。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威胁曾向皇帝献了一条反间计。朱棣的世子(嫡长子)朱高炽性情仁厚,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则比较狡诈阴险,但他却受朱棣宠爱,所以他就想对其兄的世子地位图谋不轨。方孝孺就以此设计离间他们,企图造成朱棣家族内部混乱。他把此计献给建文帝,但后来因用人问题而没有成功。
反间计做为三十六计中的一种,被堂而皇之地写进兵法,当然谁都可以用。不过此计向来被认为是一种比较卑鄙的手段,比如后来的努尔哈赤用反间计,除掉明朝名将袁崇焕,从而让清朝击败明朝的砝码大大增加,对于清朝的最终胜利立下不朽之功,然而英明的努尔哈赤也因此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对于一个以正义、以风骨彪炳千秋的方孝孺来说,他的这两个行为也为人诟病。
(三)方孝孺为了忠于建文帝做到更好了吗?
为皇帝尽忠,方孝孺是否做到了更好?这也未必。
当朱棣大军压境,朱允炆没有任何希望取胜的情况下,有人建议皇帝弃城而逃,当然不能说这就是逃跑主义。这是主动撤走,另觅他途,以待时机再与朱棣周旋。可此时方孝孺却坚决请求守卫南京城池以待援军,即使事不成功,也应为社稷而死。结果,燕军入城,朱允炆自焚而死。方孝孺被俘。
其实这时,做为一名忠于自己主子的臣子,有不只一种选择方案。其一是勇敢护主,甚至为主挡枪。不过这一般是对于武士而言,而像方孝孺这样的文人,他是没有资本替人挡枪的,这可以理解。
第二种方案是,暂且忍辱偷生,诈降归附敌人,然后等待机会为主复仇。其实当时就有人这样做。他叫景清。他也是一位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当朱棣破城之后,他随众人投降,并为朱棣所用。随后他以御史大夫身份上朝时,怀揣利刃,行刺朱棣,但行刺失败被杀。这种方案虽然风险很大,但不是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万一成功了,岂不是对主子的更大的效忠?当然,这样做本身就必须要做出牺牲的准备。大凡做刺客的,就没有想着要活命,必须有向死的勇气!
事实上,最后景清失败之后,跟方孝孺的下场是一样的,就是被处死并灭族。方孝孺为什么没有选择这一种方式呢?他跟景清一样都是文弱的书生,难道他是没有勇气吗?显然不像。一种解释是,我心软,我不想杀人。那么还有第三种选择。
其三是,我护不了主,也不忍心刺杀我主的仇人,怎么办?完全可以追随其主啊,他自焚,我也自焚。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杰克那样,“You jump,I jump!”你跳,我也跳!既然对你绝对忠诚,你死了我岂能独活!就像历史上著名的崖山之役中,大臣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跳海自杀那样,是何等壮烈!然而,方孝孺为什么不追随朱允炆而去?怕死吗?当然也不是,怕死就没有后面的事了,那么是为什么呢?
方孝孺放弃了上面的三种方式,他选择了第四种,这里姑且叫他方孝孺方式吧。咱们再来回顾一下当初的情景(太过残忍,胆小者可跳过阅读):
当初,朱棣率军要攻打南京时,道衍和尚姚广孝(他是朱棣的重要智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之一策划人)曾对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方孝孺肯定不投降,希望你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当时是答应的。
可等到朱棣拿下京城,要称帝时,他想笼络有威望的人拥护自己,就选中了闻名天下的大儒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不答应,还大骂朱棣篡位。朱棣大怒,说不答应我灭你九族。方孝孺说,灭十族又何妨!继续大骂。朱棣命人用刀割方孝孺的嘴,从嘴巴割到耳朵处,方孝孺嘴里吐着鲜血继续骂。朱棣决定对方孝孺凌迟处死,并灭十族。
本来在古代最严厉的就是灭九族,这就到顶了。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自己一族、姑母及其儿子一族、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族、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族;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灭九族简直惨绝人寰了,朱棣又发明了第十族,就是把方孝孺的朋友和门生们另列一族,凑够十族。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屠刀,赋诗一首,慷慨赴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弟弟方孝友与方孝孺一同赴刑场,也赋诗一首而死。方孝孺的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也跳进秦淮河溺死了。
这只是结局,其实方孝孺死的过程要惨烈得多。灭十族可不是一下子就灭了。历史上还没有灭十族的例子,当时是整整杀了七天,共杀873人。在刑场上,每抓到一个,都带到方孝孺的面前,让他看看,再行千刀万剐。明朝的钱士升在《皇明表忠记》中有记载:“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然面对如此惨相,方孝孺自始至终,镇定自若,不为所动。这与其说是一种视死如归,不如说是冷血。
把别人杀完,才杀方孝孺,他死前赋诗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孰不我尤!”
面对朱棣的屠刀,方孝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确实令人钦佩,他的士人风骨没的说,然而他究竟算不算一条好汉?下面咱们看胡适和鲁迅先生对他怎么评价。
(四)如果换成胡适先生,他会怎么做?
对于方孝孺的死,后人多做高度评价,比如笑傲天下的乾隆皇帝就很佩服方孝孺: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也。
还有文中开头张廷玉对方孝孺的高度评价。
不说古人,现在只说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1961年1月11日胡适和他的秘书胡颂平聊天,说起了方孝孺。胡适说:“方孝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
很显然,胡适是很欣赏方孝孺的风骨的。如果胡适处于方孝孺当时的情景,他会慷慨赴死吗?很可能会的。但是他不会跟朱棣大骂,激怒对方,从而让自己被灭十族。因为胡适不是一个硬心肠的人。大家知道,胡适跟鲁迅、徐悲鸿等人一样,都跟自己的原配夫人没有感情,那都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媳妇,所以鲁迅和徐悲鸿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没有爱情的婚姻,寻找自己喜欢的爱人了。期初胡适也是这样想的,但他的原配夫人江冬秀很剽悍,跟胡适闹,一闹,胡适心软了,于是“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成了千古佳话。
连一个长得很一般、自己并不喜欢的小脚女人,胡适都不忍弃之,何况数百上千口人的生命呢?所以,面对朱棣的屠刀,胡适的选择很可能是,杀我可以,但不要动别人。因此,他不会给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但也不会大骂朱棣从而激怒这个恶魔,而杀我九族和朋友们的。
(五)若换成鲁迅先生,他会怎么做?
笔者才疏学浅,没有找到鲁迅先生对于方孝孺正面评价。但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这样一段间接评价方孝孺的话,当时鲁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的,其中写到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时,他提到方孝孺。文中说:“他(指柔石)的故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仿佛也有些这模样的。”
从这段话可知,鲁迅对方孝孺也是持肯定态度的。甚至鲁迅更佩服方孝孺的硬气和骨气。因为“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语出《论鲁迅》)。那么鲁迅若处在当时的情景会如何?当然他也绝对不会向朱棣妥协,这首先应该肯定。不过面对如此暴君,鲁迅不会贸然行事,他不会在当时就对着他骂。不是他不敢,而是朱棣不配!
骂人,或者打人也要看对手,看他有没有资格让我动手或者开口。
比如大侠郭靖,他不可能对一个手无绑鸡之力的小叫花子动用降龙十八掌,但他可以对西毒欧阳锋施展名扬天下的打狗棒法。鲁迅先生当时可以大骂郭沫若、梁实秋等人,是因为他们还值得一骂。而朱棣这人,简直惨无人道,类同于兽,鲁迅不会以人之智对兽之蠢。所以他会选择隐忍。因为他的宗旨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个“孺”字跟方孝孺的“孺”字是一样的,但意义不同,鲁迅对于天下苍生有的只是悲悯,所以他断不会让九族甚至十族的人为自己陪葬的。
但鲁迅向来有“韧”的精神,他不会放过朱棣这个暴君,他有可能学景清,去刺杀朱棣。用匕首,用投枪。但他不会像景清那样轻易去送死,他要讲策略。鲁迅向来反对许褚那样赤膊上阵的玩法,他要讲策略。至于怎样的策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最后回到开头,就是面对屠刀视死如归的方孝孺算不算一条好汉?
看看著名学者蔡东藩如何说: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至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必激动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
其实不用听学者们的评论,仅一句民谚就说明问题了:一人做事一人当。真正的英雄好汉都是一个人承担责任的,凭什么我死了还要拉个垫背的?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上海滩》中的男主许文强有一句台词即可概括:
“我不想让任何人发生意外!”
是啊,天是我捅的窟窿,天塌了我顶着,我不能让任何人替我背锅!这才是英雄好汉,方孝孺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