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镇守江夏的大将苏飞,最后结局如何?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6)200

就在曹操平定河北的同时,孙权也开始了向荆州进行扩张的军事行动。建安八年,孙权出兵征讨黄祖,不料大将凌操却在战斗中被黄祖部将甘宁射杀,孙权不得不收兵返回江东。

到了第二年,孙权打算再度出兵征讨黄祖,却遭到谋士张昭的反对。此时,吕蒙面见孙权,说是甘宁离开黄祖归顺东吴。孙权非常高兴,立即召见。甘宁向孙权提出,应该立即出兵征讨黄祖,为日后夺取荆州并图谋巴蜀做准备。听完甘宁的建议,孙权终于下定了决定。他随即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吕蒙为先锋,亲率大军十万出兵江夏。

得知孙权再度来犯,黄祖连忙召集兵马。他命苏飞为大将,陈就、邓龙为先锋,在江夏一带部署防御工事。没过几天,江夏之战打响,吕蒙、甘宁和董袭首先向陈就和邓龙发动进攻。甘宁砍死邓龙,吕蒙诛杀陈就。大将苏飞也在战斗中被潘璋生擒,东吴首战告捷。

得知前线战事不利,黄祖心知夏口即将不保,便在孙权率众进攻夏口时弃城而出,向荆州方向逃窜。谁知黄祖的意图被甘宁识破。黄祖刚刚逃出夏口东门,就被甘宁率部拦住。经过一番交战,黄祖被甘宁射杀,夏口也落入孙权之手。至此,江夏之战以孙权的胜利而告终。

战后,孙权下令将苏飞斩首示众,却遭到甘宁的阻拦。甘宁对于当年苏飞对自己的帮助非常感激,在孙权面前苦苦哀求。最终,孙权赦免了苏飞。

小说中提到的孙权与黄祖之间爆发的江夏之战,在历史上确有发生,不过持续的时间很长,战况也更为复杂。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孙权征讨江夏,一共有三次,分别是在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及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其中首次的征讨不仅以失败告终,还搭上了大将凌操的性命。第二次征讨的收获也非常有限,获得了部分的人口,直到第三次才大获全胜。

不过小说中描述的甘宁射杀江夏守将黄祖的故事却并非历史的真实,除掉黄祖另有其人。据《三国志吴主传》载:“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在这段记载中,明确地指出杀死黄祖的一位名叫冯则的东吴骑士。

在小说中出现的江夏守将,除了黄祖之外还有三人,分别为陈就、邓龙和苏飞。这三个人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三人的结局却与小说有着一定的差别。说到陈就这个人,他的结局在《三国志吕蒙传》中有明确的记载。该传称:“(吕蒙)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由此可见,陈就的确是死在吕蒙的手里 ,与小说中的描述一致。

邓龙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的确是黄祖的部将。不过,他却并非死在此次的江夏之战当中。据《三国志周瑜传》载:“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按照该传的介绍,这一事件的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左右。因此,邓龙既不可能会参加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江夏之战,也不会死于甘宁之手,而是早在两年前就成为周瑜的俘虏,此后再无踪迹。

小说中提到的黄祖部将苏飞,不但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时还是江夏守军中的重要一员。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载,甘宁在归顺东吴之前,曾在黄祖军中效力,后来在苏飞的协助下逃离江夏投奔孙权。此时的苏飞已是黄祖军中的都督,其官职仅次于黄祖,是江夏守军的第二号人物。

至于说到苏飞这个人物,《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称,孙权在战前公开宣称抓到苏飞后要将其斩首示众。战后,苏飞果然被抓。就在即将被处死之前,甘宁在孙权面前“下席叩头,血涕交流”,终于让孙权改变了主意,下令赦免了苏飞。

那么,苏飞在被孙权赦免后的事迹如何呢?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在《三国志乐进传》中有一段记载值得注意。该传称:“(乐进)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郡山谷蛮夷诣进降。”这段记载中提到的“苏非”是不是就是当初被孙权赦免的“苏飞”呢?这个疑问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有不少人认为,“苏飞”与“苏非”其实就是同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从关羽此战的战局来看,此次行动发生在孙刘联军对付曹军之际,孙刘两家的将领相互配合、并肩作战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苏飞(苏非)常年驻扎荆州,对于荆州的情况非常熟悉。为了配合关羽作战,东吴特意派出这名降将进行协助是非常有可能的;其次,在魏晋时期行书非常流行。而行书中的“非”与“飞”字非常相似。因此,不排除后人在书写时误将“非”字与“飞”字弄混,将原本的同一个人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当然,这个说法的论据仍显不足,尚有待进一步考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9/85958.html

“镇守江夏的大将苏飞,最后结局如何?” 的相关文章

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非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选择刘备而非曹操,我认为因素有三,分别是地域,感情和理想。一是南阳的位置关系。三顾茅庐大约在公元207年,当时刘备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依附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对当时南阳是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

刘昉是什么出身?杨坚能建立隋朝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昉是什么出身?杨坚能建立隋朝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公元581年,杨坚以“受禅”为名,废北周静帝而自立,改年号为“开皇”,建立了“隋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以谋反罪诛杀大臣刘昉。刘昉曾在六年前力助隋文帝掌控北周,为他以后篡周建隋立了大功。那为何隋文帝会逐渐疏远刘昉,还诛杀这个有功之臣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得知诸葛亮死讯后郁郁而终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霍弋为太子舍人。后主登基后,霍弋为谒者。诸葛亮北驻汉中时,霍弋被用为丞相府记室。诸葛亮死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最后为什么会被亲叔叔抢走

朱允炆继承朱元璋皇位,为何却被亲叔叔夺了皇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说起明朝,自然离不开宦官、杀戮、血腥和专制统治等等,而大明的十六位皇帝更是极具“传奇”与“神秘”色...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之后,宋朝为何再无人能以武乱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宋·枢密院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制度...

项羽为什么会对虞姬情有独钟 项羽是怎么和虞姬相识的

项羽为什么会对虞姬情有独钟 项羽是怎么和虞姬相识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为何对虞姬情有独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当年项羽还是通缉犯,项梁杀了人带着项羽跑路,来到了会稽郡,他们俩在此结交江东子弟。那时候项羽朝气蓬勃、雄姿英发、一表人才,在当地慢慢地出名了。一日项羽与同伴结游,行至郊外,突然眼前一亮,一身靓丽的倩影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