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0-14)220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对于历史中的和珅,人们大多会知道他是清朝之一大贪官。

但要说到和珅其人是一个大奸臣,却又有失偏颇。

和珅应该算是乾隆帝身边的宠臣与弄臣。

虽然和珅是清朝之一大贪官,但他还是颇具能力的。

而且还有一点,和珅对乾隆帝十分忠诚。

而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臣子,他就是魏国人范睢。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爆发长平之战,这一战决定了最终战国的问鼎格局。

人们多会知道,长平之战有白起,坑杀四十五赵军的一幕出现。

那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秦赵两国的这次交锋呢?

其实这一战,秦赵两国都在极力避免,可它却在两个人的推手下又如期而至。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渐变强。

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军从魏国手中,先后夺得了河西之地和巴蜀之地。

在秦国疆域扩大的同时,秦国拥有了比较好的战略纵深。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随后秦武王时期,秦军又通过宜阳之战夺取了战略要地宜阳。

这是秦军东进最需要的战略通道。

公元前272年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解决了内患义渠以后。

秦国再无后顾之忧,所以秦国君主也就把战略眼光转移到了中原地区。这时候战国的格局是:自战国初期魏国霸主国的地位就日渐衰退。

秦国和齐国以及楚国,三强鼎立。

但不久楚国就在丹阳之战和垂沙之战后,国力日衰。

随后齐秦两国,成为战国时期两大最强国。

胸怀大志的赵王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力与日俱增。

这也让赵国的国力紧随秦齐两国之后。

但不久后乐毅组织五国伐齐,终导致齐国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自此刻开始,在战国诸国中,能在军事上与秦国争锋的只剩下了赵国。

客观的说长平之战前,秦国推行耕战体系。赵国推行胡服骑射。

就两国的军事实力而言,赵国是略强于秦国的。

但秦国通过水利设施,灌溉的农业也体现出了优势,这样秦国的粮草要比赵国充足。

综合实力对比,秦国也要比赵国强一些。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三十八年,秦赵两国爆发战争。

名将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随后廉颇又数次战败秦军。

赵国之所以能胜秦国,得益于强大的兵力。

他们在北方之地,多年与匈奴交战,士兵作战能力极强。

但赵国也是四战之地,一旦他们与秦国间有一场大的败仗。

赵国也将失去问鼎天下的资格。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就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个人走入了秦国,成为了长平之战的一个推手。

他就是魏国人范睢。公元前271年魏国人范睢入秦逐并受到秦昭襄王重用。

后世之人多会觉得范睢是个奸臣,正是由于他的谗言,才让秦昭襄王逼迫白起自尽。

其实范睢应该像和珅一样,算是一个有能力的小人。

而且他也像和珅一样,是一位忠于君主的小人。

刚来到秦国的范睢就向秦昭襄王献出固干除枝之策。

这一策略帮助了秦昭襄王,摆脱了宣太后的控制,并将魏冉等若干贵族逐出了秦国。

自此秦昭襄王真正掌握了秦国的大权。

随后范睢又向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构思。

同时范睢还提醒白起,战争不要以夺取城池为主,要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在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布局下,秦国向东部国力弱小的韩国开刀。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之地。

野王的丢失,就意味着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当时的韩国君主想用上党郡换取秦国的罢兵。

这时的上党郡其实已经是秦军嘴边的肥肉。

而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将上党郡交给秦国。

因三家共出于晋的原因,冯亭选择主动和赵国联系,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

这就是长平之战的第二个推手。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上党郡对于秦国是东进的战略要道,对于赵国而言却是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赵国本就是四战之地,国土又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一旦上党落入秦国手中,赵国将直面秦国的兵锋。

面对冯亭将上党交付给赵国,秦国又岂会善罢甘休?

于是秦国兴兵50万,大举攻赵,随即赵国应战,就此长平之战拉开序幕。

一场大战下来,秦国惨胜,赵国也损失了四十五的青壮年。

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而引发的大战,始于范睢远交近攻的战略。

更因冯亭在其中给了一个推力。

长平之战结束以后,战国的格局重新洗牌,七国之间再也不能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10/89053.html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赵国是如何灭亡的?郭开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上赵国是如何灭亡的?郭开扮演着什么角色?

赵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唐·周昙)郭开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大臣,为赵悼襄王与赵王迁倚重,但郭开为人卑劣,贪得无厌,因为私怨使得廉颇不被重用,又收受秦人贿赂害死名将李牧,使得赵国失...

汉献帝忙碌奔波了一生 汉献帝为何始终一事无成

汉献帝忙碌奔波了一生 汉献帝为何始终一事无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汉献帝集团奔忙一生,为何始终一事无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说到三国历史,汉献帝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此人一生先后扳倒了董卓、李傕、郭汜,甚至就连老奸巨猾的曹操都差点阴沟里翻了船。但是汉献帝跟他那个小朝廷扳倒了一...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三国时期刘禅继位之后,是如何亲政的?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都...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还不知道: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在乾隆之后,清王朝再也无力回天,这一点其实从乾隆皇帝那里就能够看出来。乾隆皇帝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可他其实有...

和政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以敏惠纯孝著称

和政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以敏惠纯孝著称

和政公主(729—764年),嬴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唐代宗李豫同母妹,母为章敬皇后吴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岁丧母,以敏惠纯孝著称。天宝九年,册封和政县主,出嫁太子冼马柳潭。孝敬婆母,名列《二十四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