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伊尹:治大国若烹小鲜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0-18)120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伊尹先师的故事

伊尹,生于公元前18世纪末至公元前l7世纪初,夏末空桑(今河南杞县空桑或河南嵩县)人。据说他的父亲是位手艺高超的厨师,他的母亲则是居于伊水之上的采桑女。 从记载来看,伊尹先师确实是一位夺天地精华的烹饪者,他的手艺来源于深刻的道学内修。作为当时黄学的大成就者,他已经达到了深刻洞察事物的本质,并且在各个方向自由创造的境界。烹饪可以,治病可以,治理国家,夺取天下,也同样可以。

圣者名厨美名远播,已经传遍了了华夏四方,甚至超越了国界,到达当时素有贤名的商王成汤耳朵里面。成汤当时统治的商国,地域不过七十里,是不折不扣的小国。国家虽小,但是却能以德治理。夏商周时期治理学讲究的是用圣贤之人为官。成汤以小国之君的身份,跑到有莘国,来延请圣人伊尹为相。根据历史记载,成汤去了不止一次,而是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可是天下人最舍不得离不开的就是大厨了,这是关系到有莘王生活质量的关键人物啊,怎么可以随便放走?有莘王就是不答应成汤请走伊尹,成汤只好咬牙狠心,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于是,伊挚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汤王身边。在离开有莘的时候,伊挚还不忘记背上自己用惯了的鼎俎--古代烹饪食物的礼器。伊尹的离开,成就了一段“伊尹背负鼎俎为汤烹炊”的历史佳话。

伊尹:治大国若烹小鲜

伊尹到了成汤国,而当时的成汤王并没有多大的雄心。方圆七十多里的地,相对夏朝来说,只能叫做弹丸。而满怀仁爱的成汤,更大的愿望是把自己的子民治理好,而不是去扩张吞并。

可是伊尹观到的却是不一样的天。当时的夏朝,已是末世。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侈淫逸、宠用嬖臣、暴虐无道,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夏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国势渐衰。天意依据君王的德性,已经发出了成汤灭商,统一中国的号令,而这一切都被超凡入圣的伊尹先师尽收入心。他来到商国,志在天下,而要得天下,必须说服成汤王。要说服成汤,他须先烧一锅汤。

这锅汤是在成汤王的欢迎仪式上进行烹饪的。伊尹到达汤国的第二天一早,成汤就在朝廷上接见了伊尹。久闻伊尹美名,就想考他一考。伊尹面对天意注定要统一天下的天子贤王,有意和他研讨一番,于是这一君一臣,就围绕着伊尹的汤锅,探讨起来。

成汤问道:“先生既然是名扬天下的大厨,可以用这汤锅立即做出美味吗?”伊尹的回答是这样的:

“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大意是:君的国家小,不可能都具备;如果得到天下当了天子就可以了。说到天下三类动物,水里的味腥;食肉的动物味臊;吃草的动物味膻。无论恶臭还是美味,都是有来由的。味道的根本在于水。酸、甜、苦、辣、咸五味和水、木、火三材都决定了味道,味道烧煮九次变九次,火很关键。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通过疾徐不同的火势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不失去食物的品质。调和味道离不开甘、酸、苦、辛、咸。用多用少用什么,全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将这些调料调配在一起。至于说锅中的变化,那就非常精妙细微,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出来说得明白的了。若要准确地把握食物精微的变化,还要考虑阴阳的转化和四季的影响。所以久放而不腐败,煮熟了又不过烂,甘而不过于甜,酸又不太酸,咸又不咸得发苦,辣又不辣得浓烈,淡却不寡薄,肥又不太腻,这样才算达到了美味啊!)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对话。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就是,治理大国不要计较出现的小毛病,小缺陷。也就是大行不顾细谨的意思,也是九根指头和一根指头的意思。比方说,治理过程中有人大喊:不好啦,饿死人啦,赶快停停停。对饿死的事要处理一下,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对,就要继续进行下去。

伊尹:治大国若烹小鲜

国家一大,什么鸟都有,七嘴八舌,百人百性,有喜欢吃咸的,有喜欢吃淡的,有喜欢吃酸的,有喜欢吃辣的,要是都照顾到,一锅饭十年都做不出来。

伊尹历事商朝五代君主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0/89813.html

“伊尹: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相关文章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刘沆:北宋时期宰相,任相期间大力推行革新

刘沆(995-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吉州永新人,北宋时期宰相,刘素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年),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舒州。累迁太常博士。奉命出使契丹,坐事出知潭州,镇压瑶民起义,累迁工部侍郎。宣祐三年(1051年),担任参知政事,支持张...

太平公主实力如何 李隆基为何与她联手对付韦后

太平公主实力如何 李隆基为何与她联手对付韦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为什么要联合太平公主才敢对付韦后?太平公主很厉害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看看唐玄宗在对付韦后的时候,是什么身份。唐玄宗,在清朝以后,为避康熙名讳,一般称为唐明皇,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点“盛唐”、“开元盛世”的开创者。然而,不...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历史上张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品性如何?

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谋士之一,很多人都知道张良的事迹,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智慧的化身。懂得功成身退,是汉初三杰唯一独善其身的,没有受到猜疑迫害。刘邦称赞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世评价颇高,被...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

司马彪:西晋宗室、史学家,勤奋好学但轻薄好色

司马彪:西晋宗室、史学家,勤奋好学但轻薄好色

司马彪(?―306年),字绍统,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史学家,高阳王司马睦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继叔祖父司马敏为孙,起家骑都尉。晋武帝时,历任秘书郎、秘书丞、通直散骑侍郎等职。光熙元年(306年),去世,享年六十余岁。曾作《九州春秋》《续汉书》80卷、...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将不过关羽、张飞。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兵马,但是,很将义气,能救人危难,有很好的名声。当时,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贼围困,太史...

司马颙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参与八王之乱?

司马颙是什么人?他为何要参与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永安元年(304年),河间王司马颙(yong)部将张方挟持晋惠帝到长安,自此司马颙牢牢控制了西晋朝廷。仅仅过了两年,司马颙就被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被迫逃到太白山躲藏。为何司马颙会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