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缙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为什么最后却沦落到雪堆里活活冻死?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1-07)130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解缙为何最后被埋在雪堆里活活冻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没多少文化,为了附庸风雅,比较喜欢一个叫解缙的文化人。

这个解缙自小聪明绝顶,博览群书,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书法与诗文都很有建树,他对文化更大的成就就是在明第三位皇帝朱棣时,主持了《永乐大典》,共约三亿七千万字,从历代浩繁卷帙中选择汇总。

解缙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为什么最后却沦落到雪堆里活活冻死?

聪明的人总觉得自己很伟大,比别人更有优越感,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这解缙就太聪明,最终失了小命。

解缙因学问渊博,常常侍奉在朱元璋左右,有一天,朱元璋面命他写一首鸡冠花诗,解缙未加思索,开口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话音未落,朱元璋从袖口掏出一枝鸡冠花说:“是白的。”

这解缙反应敏捷,立马回道:“今日为何浅淡妆?只为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却满头霜。”

拍马屁拍到如此程度,可谓妙哉。还有一次,解缙陪圣上朱元璋一起钓鱼,钓了许久,朱元璋一条都没有钓上,十分郁闷,就让他赋诗一首,解缙随口就说:“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这奉承有点恶心。

如果解缙仅仅让万岁爷高兴还好,但他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常常锋芒外露,显示自己的不俗,没能弄明白官场上的八面玲珑,而触犯了龙颜,根本没有理解主子的用意,自古奴才比天才更令官们喜欢。

某日,朱元璋望着他问:“我跟你,论,道义是君臣,论恩情像父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直管说好了!”

解缙觉得陛下对自己百分百信任,就未加润色,一挥而就,写了篇万言书呈了上来,内容对朝政颇多非议,说“刑太繁”,法太严,只听说圣上在愤怒的时候,对逆党奸臣斩草除根,没听说圣上在奖励善行时,赏赐有功而怜苍生;还指出朱元璋用人不择贤良,以致小人趋媚,贤者远避等等,连朱元璋读书都是不务正业,洋洋洒洒的“宏篇”中唯有“陛下天资至高”六个字让朱元璋觉得是夸他,内心开始讨厌他,表面上还是装模作样地赞美了一番他的忠心与直言,这解缙以为朱元璋真的喜欢,又意犹未尽地又呈上《太平十策》,让朱元璋有点哭笑不得。

这朱元璋骨子里看不起这些酸文人,他喜欢文人听话,却不喜欢文人指手画脚,自我感觉良好。后来借李善长被杀,解缙为之辩冤,要让他一边玩去。

就对解缙的父亲说:“都说大器晚成,你把解缙领回家乡,在好好学习一下,十年后再来,派上大用处也不晚!”

这分明是让解缙反省,官场是有规矩的,聪明有才也要懂规矩。

世事无常,转眼八年过去,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了,似乎这解缙真的应了朱元璋所说,遇到识货的皇帝朱棣。

这朱棣本来是抢了侄子的皇位,一上台就想做点大事,笼络人心,好大喜功的朱棣萌生了编一部大书,自然这解缙是更佳人选。

解缙春风得意,召集了一百四十余位读书人,分头编纂这部大书,于永乐六年完工,便是《永乐大典》。

编书的过程中朱棣十分赏识他,对大臣说:“国不可一日无我,而我不可一日无解缙。”这话是说没有解缙不行呀!

于是,这解缙有点找不到北了,又豪情满怀,申管晏之谈,作稷契之辅,参政议政。

朱棣对于继承人这国家大事上拿不准主意,长子朱高炽性格温厚,但身体肥胖又有足疾,朱棣不喜欢这个长子,而喜欢相貌堂堂,英武过人,善于骑射,有赫赫战功的次子朱高煦,而唯一的毛病是性格暴烈。

但自古有立长不立幼的传统,这让朱棣犹豫不决,就寻问解缙的看法。

好的下属应该领会主子的意图,而解缙对于官场的规矩一窍不通,态度鲜明地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内心不高兴,虽然否定了自己的意愿,又觉得他说的有理,没有出声,望着解缙。

解缙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为什么最后却沦落到雪堆里活活冻死?

这解缙又耍了一个小聪明,朗声吐出三个字:“好圣孙。”

这一下让朱棣笑了。这“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因为朱棣不喜欢长子朱高炽却喜欢这位皇孙。

解缙在朱棣立太子之事上起了决定作用,就更加自负,膨胀起来,公开站在朱高炽之面,时不时在朱棣面前打朱高煦的小报告,说朱高煦坏话,分明犯了大忌。

因为解缙,朱高煦没能当上太子,就狠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文化人,暗暗用劲要给他颜色看看。朱棣也越来越反感解缙来掺和他的家事,未等《永乐大典》完工,就找了一个“廷试读卷不公”的借口,把他贬到广西去了。

这解缙并没有因此好好反省,问问自己为什么?而是依旧“天真”,以致几年后的一件事,引来杀身之祸。

他趁进京汇报工作之机,在朱棣不在京城的情况下,私下拜访了皇太子朱高炽,更重要的是见了朱高炽之后,未等朱棣征鞑靼/">鞑靼回来,就打道回府了。本来疑神疑鬼的朱棣对这个太子不信任,常常怀疑其有不轨行为,如今解缙又私会朱高炽,这还了得?

这件事让朱高煦抓住小辫子,朱棣一回来,之一时间就禀报了解缙“可疑”行径。

解缙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为什么最后却沦落到雪堆里活活冻死?

朱棣勃然大怒,认定这个解缙勾结太子,图谋不轨,下旨逮解缙下狱。

一晃,又过了几年,朱棣听话解缙还在狱中,就冷冷地说:“怎么?这个解缙还活着?”

深谙心理学的锦衣卫头领纪纲自然听出朱棣的弦外之音,便热情地地招待了解缙一把,把他灌醉,埋进厚厚的积雪中冻死了。

可怜的解缙,聪明误了小命,人生,难得糊涂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1/93289.html

“解缙明代两朝宠臣、大才子,为什么最后却沦落到雪堆里活活冻死?” 的相关文章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康熙死后雍正没有将宜妃封为太妃,原因是什么?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四妃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清朝,先帝去世后,新继位的皇帝往往会尊封先帝的妃子们为太妃,并把她们的养老工作安排妥当。可是康熙才去世15日,雍正却发上谕,狠狠训斥了康熙的妃子,58岁的宜妃。不光如此,雍正和乾隆在尊封先帝嫔妃时,也都把宜妃排除在外,这是怎么回...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最突出的人是谁,命运如何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最突出的人是谁,命运如何

对曹操一生子嗣众多,最为突出的是哪几位?他们的命运又有何不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封建社会时期会出现一个男子有若干妻妾的情况,他们拥有这么多女子,往往会诞下众多子嗣。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以权利和地位论英雄,如果谁权势越高,那么他在择偶方面的特权也就越大。曹操作...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夜谈道学当初,陆云曾经出游,想逗留寄宿在故人家里,黑夜迷...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宋仁宗身为皇帝脾气为何那么好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宋仁宗身为皇帝脾气为何那么好

对宋仁宗为什么脾气那么好?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虽然他的才华、谋略、经历、军功都算不上十佳,但是他在人格上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好”皇帝,他宅心仁厚,仁慈善良。据说宋仁宗在驾崩后举国痛哭,就连契丹国...

刘备攻打东吴时孙权两次求和 刘备为什么没有答应

刘备攻打东吴时孙权两次求和 刘备为什么没有答应

还不知道:刘备伐吴,孙权主动交出凶手并两次求和,为何刘备仍然不肯罢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刘备伐吴的过程中,孙权总共有过两次求和行为!至于为何刘备就是不肯罢手,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换做是你,你也不会答应!刘备伐吴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刘备和孙权的关系还是挺不...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晏殊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是真的吗 刘备为何没有付诸行动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是真的吗 刘备为何没有付诸行动

对刘备临死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