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虽没能成为光武帝 却也不愧为朱家子孙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他虽没能成为光武帝 却也不愧为朱家子孙,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大明帝国建立之初朱元璋就确立了子孙的分封制度,把儿子们都分封到各地方上掌握边疆军务,希望他们永远的做大明的屏障,永保万世基业。可是靖难之役朱棣夺位以后,朱棣为了稳固帝位,大大的强化了中央集权,藩王的势力被削减,就如空头支票一样,只是个无实权的封号而已,形成“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藩王们没有实权,也就清闲得蛋痛,不用领兵打仗,也不必考科举做官,更不用下海经商,安心在家生猴子就好。就这样安安稳稳平平静静的过了200多年,到了明末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宗室30万、藩王1万多的热闹场面。
然而这么多藩王,都要朝廷来供养,成日花天酒地,形成了庞大的寄生集团,如同跟被圈养的猪也没啥区别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藩王都是不成材的肉猪,那样就太对不起老朱了。在明末国难当头时,也出现了一些有气节、有抱负的宗室,虽然国祚断灭,仍毅然站在了抗击闯贼、反清复明的阵地前沿,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
譬如鲁王朱以海、益王朱由本、永宁王朱由等等,或战死,或英武不屈,他们虽没能在明亡之际力挽狂澜,但也为社稷抛头颅洒热血过,他们不愧是太祖皇帝的子孙!
在这些死社稷的藩王中,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唐王朱聿(yu)键。
朱聿键是明太祖朱元璋第32子唐王朱桱的8世孙,虽然也是天潢贵胄,但已经属于远支的皇族。明末宗室30万,一个小藩王的重重重重孙实在是引不起人的注目。
这位远亲宗室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都比较悲催,他父亲朱器墭是当时的唐王世子,不过他爷爷老唐王朱硕熿宠爱小妾生的儿子,十分嫌弃朱器墭,竟然暗中把朱器墭父子给囚禁了起来,想活活把他们饿死。当时的朱聿键才12岁,就饱受软禁之苦,在囚房中待了整整16年。
后来,朱器墭被跟他争继承权的弟弟也就是朱聿键的叔叔给毒死了,老唐王这下高兴了,立刻准备封爱妾的儿子当世子,略过了本该父死子继承袭世子位的朱聿键。
幸好有个正直的地方官员陈奇瑜知道了这件事,将朱聿键的悲惨事迹上报了朝廷,崇祯帝下令立朱聿键为世孙,同年,老唐王去世,朱聿键继位为唐王,封地南阳。
朱聿键少年时期虽然是挺悲具的,但却是个奋发向上人,在被圈禁期间一直埋头读书钻研经典,对经史子集都有涉猎,在治国理政上邪颇有心得。承袭王位以后,朱聿键在王府里建了座高明楼,用来延请四方名士,渐渐贤名远播。
朱聿键在朝堂上逐渐锋芒毕露,在宗室换绶等一些问题上与朝臣多有冲突,结下不少梁子,为了他父亲当年被毒死的事情,他竟然还杖杀两位叔父福山王朱器塽(死)、安阳王朱器埈(未死)。
崇祯九年八月,清兵入塞,打到连克宝坻,直逼北京,京师 *** 。朱聿键表现心切,上疏奏请勤王,崇祯帝不许,他竟然不顾“藩王不掌兵”的规矩,招兵买马,擅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崇祯帝勒令其返回,朱聿键不听,他北上一路没有遇到清军,却中途和农民军交手,乱打一通,互有胜负,这才班师回南阳。
明朝对藩王防备极严,依照规制,藩王可以在王府内享乐甚至胡作非为,惟独不能兴兵拥将离开藩属。崇祯帝大怒,把朱聿键废为庶人,关进凤阳皇室监狱,改封其弟朱聿鏼为唐王。
苦逼的朱聿键,这才刚从自家高墙的软禁里自由了没几年,又被关起来了。
朱聿键这一关,就被关到了崇祯十七年皇帝在煤山自缢,随后福王朱由崧南京即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
虽然只是个拥了半壁江山的小朝廷,弘光政权仍然像所有的正统王朝新帝继位一样大赦天下,朱聿键终于被放了出来,并被封为南阳王。
南明弘光元年五月,清军破南京,弘光朝覆灭。
潞王朱常淓在众人推戴下于杭州称监国,不久又降清,于是,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末,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拥戴下,在福州监国。二十天后,朱聿键正式称帝,改元隆武。
其实,按照亲疏远近的即位顺序,怎么也是轮不到这位刚从牢里放出来的宗室远亲朱聿键的,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身在广西的桂王,但桂王当时距离江南太远,明末的重臣兵将几乎都在江南一带,这里又离陪都南京近,即使众人有心立桂王,也是鞭长莫及。
众臣推举朱聿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封地在南阳。南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起家之地。当年王莽篡汉,汉室衰微,内乱迭起,刘秀也是以一介旁支宗亲的身份复大汉雄威,力挽狂澜,结束乱局,被尊为“光武”帝。
众臣推唐王朱聿键为帝,是想把他当作重振大明的标志,复兴明朝,做大明的“光武帝”,而朱聿键本人也算得上是有野心有雄才韬略之人,他身世坎坷,但有着卓越的能力和见识,励精图治,关心百姓疾苦,一洗前人弊端,毕生以平复天下为己任。
有意思的是,据说隆武帝举行登基仪式当天,大风雾起,拔木扬沙,尚玺官的坐骑受惊,玉玺摔落,碰坏一角。众人心惊,皆认为征兆不祥。
若时局尚可,或许他真的能成为明朝的刘秀。可惜,国运已颓,非一个朱聿键所能回天。
朱聿键是个无军队、无政权的空壳子藩王,他得一帮大臣拥护而登上帝位,但这帮前明遗臣可一个一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朱聿键虽当了皇帝,也只是一个被军阀摆在台面上的傀儡。
拥立他的郑氏家族不顾大局,以个人利益为重,架空隆武帝。郑芝龙、郑鸿逵、郑芝豹、郑影为首的郑氏家族这些人,都是大海盗头子出身,数十年横行福建、广东、浙江一带沿海,兼商兼盗。
他们在崇祯初年受招安后,趁天下大乱之际一直忙于扩大地盘,充实自己的私人力量。
郑成功其实能算郑家惟一的一个忠臣。郑成功原名郑森,是郑芝龙和日本老婆生的儿子。郑芝龙有一次带郑成功入宫,隆武帝见之大悦,以手抚其背,说:“恨无一女配卿,卿为尽忠吾家,毋相忘也。”赐郑森名成功,时人称之为“国姓爷”。
隆武帝此举,当然是为了笼络郑家。郑氏家族成员仗着自己手里有兵,皇帝是他家拥立的,就傲慢无上,卖官鬻爵,大肆搜刮百姓,横毒凶暴,甚至超过弘光朝的马士英。他们在败走江南时候,依然大肆抢掠,以至于当时造成这种现象:“受害者延颈待清兵,谣曰‘清兵如蟹,曷迟其来!’”
隆武帝有雄才大略,一心要出师北伐,恢复江山,手握重兵的郑芝龙却一心只想割据福建,偏安一隅安享富贵,做他的大军阀,按兵不动。
已过花甲的老臣黄道周凭着自己的一腔忠义,自行招募义民组成“扁担军”,抗击清军,这支拼凑起来的军队,一无军饷武器,二无作战经验,三无援军,很快全军覆没。
隆武帝大为震动,再也不顾郑家阻拦,毅然出师北伐,携数千明兵“御驾亲征”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
此时郑影等人忽然弃新城(今江西黎川)而逃,门户大开。而郑芝龙早已暗中与清兵约降,福建各关隘均无人把守。 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
隆武二年八月,隆武帝出逃延平,在汀州被俘,隆武政权覆灭。
隆武帝在监国当皇帝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一直在被架空,不过他还是有一些为政举措很能彰显其才干能力,譬如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让官员摒弃门户之争,勠力同心;他还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十分心系百姓;采取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的方针,为以后大西军同永历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从这些为政举措来看,隆武帝实在是比混吃等死的弘光帝和只知道保命要紧的永历帝要英明的多。
毫无疑问在风雨飘摇四分五裂的多个南明政权中,隆武帝无疑是最有抱负和能力的一位,只可惜在明朝藩王是没有实权的,而实权派们,肯定不会喜欢一个有能力的主子。郑芝龙当年拥护了隆武帝,以为可以当曹操,隆武帝却一心要和他对着干,郑芝龙不肯听命合作也是必然了。
然而,想成为光武帝的隆武帝,最终没有实现他的抱负。他没有成为刘秀,在后人的眼里,他只是第二个汉献帝,但汉献帝可比他幸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