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黄天子阮福景简介 阮福景生平都做过什么事情
阮福景(越南语:Nguyễn Phúc Cảnh/阮福景,1780年4月6日-1801年),亦称阮景、皇子景(越南语:Hoàng tử Cảnh/皇子景)。越南阮朝皇太子,嘉隆帝阮福映次子。其最著名的事迹是在7岁时(1787年)奉父亲之命,同法国籍传教士百多禄(Pigneau de Béhaine)一起来到法国,签订《法越凡尔赛条约》。阮福景先于其父嘉隆帝而死,因此未能即位。死后,谥号英睿皇太子(越南语:Anh Duệ Hoàng thái tử/英睿皇太子)。而阮朝的皇位最终则由其同父异母弟阮福胆继承(即阮圣祖明命帝)。
生平
法国之行
阮福景出生于1780年4月6日,是阮福映与元配妻子顺元高皇后宋氏兰所生的次子(长子夭折)。
1785年,5岁的阮福景跟随法国籍传教士百多禄(Pigneau de Béhaine)前往法国,向法国求援以征讨西山农民起义军,恢复阮氏王朝。其随行人员有两名士大夫、一位堂亲(天主教洗礼名为Pascal的一位宗室),以及一些士兵、仆人等。1785年2月,一行人到达本地治里。他们在当地未获得任何帮助,并于1786年7月离开本地治里;1787年2月到达法国。
阮福景一行于1787年5月会见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同年11月28日,双方签订同盟条约——《法越凡尔赛条约》。阮福景的到来导致了路易十六宫廷中的不小轰动。著名的理发师利奥纳多(Léonard)因此将一种发型命名为交趾支那王子(au prince de Cochinchine)。Maupérin为阮福景、百多禄各画了一幅肖像画,当前这些肖像画保存在巴黎外方传教会。阮福景在法国宫廷中格外耀眼,甚至同法国王太子路易·约瑟夫(Louis Joseph)成为了玩伴。
阮福景显现出强烈的亲基督教倾向。他强烈希望接受洗礼,但百多禄为了避免在越南皇室中产生消极的影响,反对他这么做。
回到越南
1787年12月,阮福景一行乘坐Dryade号离开了法国的港口。1788年5月至1789年7月之间,一行再次在本地治里做了停留。阮福景回到越南后,拒绝在宗庙前行跪拜礼,并且在佛坛前画十字。他定期出席天主教的弥撒,但他没有正式接受过洗礼。
1793年,阮福景被册立为东宫皇太子(Đông Cung Hoàng Thái tử),并从1794年起,根据父亲的命令,随百多禄一起参与征伐西山起义军的复国战争。1794年,阮福景与百多禄一起,在筵庆城遭到了西山军的围攻。 1799年,百多禄在归仁城逝世。阮福景为他的神父作最后的告别:
啊!我们曾经亲密地生活了许多年,我们曾经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和患难。(。。。)你将你的一生奉献给了安南,而且,作为一名完美的战略家,你制定了击败敌人的计划。我们各自国家的习惯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的心却不是的,我们的心灵构筑了我们最坚固的友谊。(原文法语: Hélas! Nous étions liés depuis de nombreuses années, et continuellement nous vivions au milieu de la guerre et des troubles (。。。) Vous consacrant dès lors à redresser la fortune de l';Annam, vous élaborâtes en stratège consommé votre plan de défaite de l';énemi。 Les usages de nos deux pays ont beau être différents, nos coeurs ne l';étaient pas, unis qu';ils étaient par la plus solide amitié。)
——1799年,阮福景在百多禄葬礼上的致辞。
1801年,阮福景因病去世于平定城,官方记载阮福景死于天花。但传教士认为可能是被毒死的。阮福景死后,谥号英睿皇太子,追封元帅郡公,葬于苇野,祠于亲勋祠。按照宗法制度,皇位应由阮福景的儿子阮福美堂继承,但嘉隆帝临终前把皇位传给了庶出的第四子阮福胆(后改名阮福晈,即明命帝)。
阮福景在生命结束前可能私下接受过洗礼。根据越南的一部编年史记载:
“当他与百多禄神父生活在一起时,他是和蔼、虔诚、信教的。在神父逝世之后,他性情大变,沉迷酒色。他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信仰。只有当他将要死去的时候,才将思想献给了基督。他感到非常忏悔,秘密要求一个士大夫为他举行了洗礼,没有人知道这件事。”
因此有人认为如果阮福景即位的话,越南很有可能提前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阮福景于1801年死于天花。传教士认为他可能是被毒死的。阮福景是嘉隆帝的太子,而根据当时的规定,阮福景的儿子阮福美堂是继其之后的皇位继承人。然而最终嘉隆帝在遗诏上改变了继承人,指定庶出的第四子阮福胆为嗣皇,这就是后来的明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