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欧阳修问苏轼考试卷中的典故哪里来的?苏轼竟然说是自己瞎编!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08)120

北宋有个文人叫做苏东坡,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对后世影响很大。

欧阳修问苏轼考试卷中的典故哪里来的?苏轼竟然说是自己瞎编!

有些人一生下就不简单,骆宾王七岁“咏鹅”,宋濂九岁写诗,苏轼也不差。在他十岁那年,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汉书·范滂传》的时候,小小年纪的苏轼听完故事后,竟然反问母亲,“如果有一天,我想和范滂一样,为了名节而死的话,母亲您答应吗?”

如果您是这位母亲,那么到底是应该鼓励苏轼为了名节而死,还是让他放弃名节好好活着呢?

后来苏轼长大后,进京赶考,一举中的,入朝为官。他写的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而且他和欧阳修关系不错,两人之间还发生了很多趣事,下面我给大家说上两段。

宋仁宗嘉佑二年,二十二岁的苏轼去汴京应试,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了考官梅尧臣的青睐,于是将此文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

欧阳修仔细看完文章后,赞叹不已,但是对文中一个地方想不明白。

当时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是这样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日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意思是说当贤德的尧治理天下的时候,皋陶被任命为法官。有一次,他要以死刑处死那些犯了法的人。皋陶在朝堂上一定要处死这些犯罪之人,并多次坚持自己的观点。然而尧却说要宽宥他们,并也多次坚持自己的观点。

既然是个典故,那么必有出处,但是才高八斗的主考官欧阳修和梅尧臣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哪里。不过这点丝毫不影响这篇文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最后,欧阳修和梅尧臣一合计,想将此文点位之一,可是欧阳修又怕此文乃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于是将这篇文章点位了第二,然后将这份考试卷当场拆封,结果发现这篇文章并非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而是一个叫做苏轼的年轻人写的。

欧阳修问苏轼考试卷中的典故哪里来的?苏轼竟然说是自己瞎编!

这个事情听起来总觉得欧阳修有些好笑,凭什么好的文章就是他的学生曾巩所写呢?难道他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吗?所以后世有些人认为欧阳修也是“井底之蛙”,没见过世面诶!

不过后来苏轼到礼部进行复试,写下《春秋对义》,最后被取为之一。苏轼入朝为官后,跟欧阳修的关系不错。有一次,欧阳修和苏轼在一起,欧阳修对《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的那个典故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便向苏轼请教,说你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说,“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请问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啊。

苏轼笑了笑,说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孔融传》中。

欧阳修回去后,又仔细翻查了《三国志》,结果还是找不到这个典故,于是又上门请教。

欧阳修问苏轼考试卷中的典故哪里来的?苏轼竟然说是自己瞎编!

苏轼笑了笑,说道:“曹操消灭了袁绍,将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自己儿子曹丕。孔融说:‘这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然后把妲己赐给周公’。曹操闻言后,十分惊慌,忙问典故出自哪里,孔融说道:“我是以目前的状况推测过去,想当然罢了。”

欧阳修听后,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典故是苏轼胡编乱造的,说道这里,让我想起一件事。许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开头能够引人入胜,喜欢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有时候想不出名人名言,就自己伪造名人名言,时常会在开头抛出一句话,说“有个名人曾经说过,*******************”,然后这句话一般说的玄乎深奥一点,这个名人又不指出是谁。现在想想这事,原来和苏轼当年是一模一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12/98672.html

“欧阳修问苏轼考试卷中的典故哪里来的?苏轼竟然说是自己瞎编!”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 雍正又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杀后,雍正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女的?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雍正王朝时期,年羹尧无疑是第一宠臣。可以想见,向来以冷血著称的雍正,一旦动起杀机,那就不会再顾及年贵妃的身份,对年家可谓是非常残忍,甚至是斩草除根。那么,雍正为什么会对年羹尧如此痛...

九子夺嫡允禩为何会败给四阿哥?原因是什么

九子夺嫡允禩为何会败给四阿哥?原因是什么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老八生在那个时代只能说是他的悲哀。老八允禩人称“八贤王”,正史记载老八允禩在雍正四年就被以“阿其那”“塞思黑”就是猪狗不如的称号,就被雍正搞垮了,而并非像《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在雍正临死前才摆平老...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孙綝: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执政时嗜好杀戮

孙綝(chēn)(231年-259年1月18日),字子通,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安民都尉孙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綝初任偏将军。太平元年(256年),孙綝的从兄孙峻在北伐曹魏途中过世,他接替其位,升任...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把一手好牌会被打的稀烂,是为什么?

作为四位顾命大臣之一,鳌拜曾功高盖世。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鳌拜是大清三朝元老级人物,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后来的顺治,鳌拜都是一路“飘红”,尤其是到了顺治时期,更是风光无限,权倾朝野。顺治皇帝认为鳌拜是一个有用之人,所以在他之后,鳌拜便作为“四大辅...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

清朝前期皇帝子女那么多 后面为何越来越少甚至是断子绝孙

清朝前期皇帝子女那么多 后面为何越来越少甚至是断子绝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清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后期子女较少,甚至都没有子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个人猜测有三大原因。第一,近亲结婚。清朝皇室一直延续满汉不通婚、旗人不与非旗人通婚的原则,所以清朝皇帝的皇后以及后妃一般都是满、蒙、汉的旗人女子。而皇...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还不知道:虞姬常年陪伴在项羽身边,为什么始终没孩子,其中有什么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在正史记载还是小说戏剧影视作品里面,各位都明白虞姬是项羽的爱人,可以说他们形影不离。不光是在项羽走向赛场后陪伴在项羽身边,何况虞姬在项羽即将命丧黄泉之际,也是抢先一步拔剑...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