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愉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从状元做到帝师的?
马愉(1395—1447年),字性和,号澹轩,明代临朐县朱位村人。其先祖为汉伏波将军马援(扶风人,即今陕西兴平,助光武帝中兴东汉),故马氏至今称 “伏波世家”或“扶风世家”。马援后世散居各地。至宋末,有马近者,为青州府学教授,入元,不仕,避居临朐,遂以为家。近生珍,珍生庆,庆生天驷,天驷生景信,景信生士贤,士贤乃马愉之父也。由近至士贤,六世为儒,多以教书为业,皆有隐德,士贤更被乡里称为善人。
马愉20岁中秀才,永乐十八年(1420年),中山东乡试第3名举人,时年26岁。次年春,欲赴北京参加会试,途中得病,误期,返回。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会试,因守继母孝,又未赴试。期间,刻苦攻读,宣德二年(1427年)参加会试、殿试,一举夺魁,中状元。是年,马愉33岁。
此科主考为杨溥、副主考为曾荣,马愉终生视二人为恩师。
历来科考,大多考试《五经》,即俗说的以《五经》取仕。此科为宣德皇帝登基后的首次开科,俗称“龙飞榜”。宣德皇帝下诏曰:“自古制科,以得人为盛,愿得忠孝士足矣。”故此科为制科取仕(制科,古代朝廷设置的临时考试科目,始于汉代,沿至清末。较重要的制科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有博学宏词科;有孝廉方正科;有经济特科;晚清还有翻译科,各朝代制科科目时有改动,制科录取者一般都从优授予官职)。宣德皇帝出的制策是:
“制曰:朕惟礼乐之道,原于天地,具于人心。所以治天下,国家之大器也。盖以和神人以辨上下,以厚俗化,皆由于斯。故圣帝明王,咸所重焉……。爰及朕躬,获承鸿绪,永惟海宇之广,生齿之繁,化理之方,躬行为要。肆夙夜饬励,恭己思道,罔敢怠宁。诸生学古有年,究于治理。夫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而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此盛治之致也。爰始行之,其事何先?乐由中出,礼自外作,近世大儒又谓其本皆出于一。夫欲安上治民,移风易俗,不考其本可以施之,知礼乐之情能作,识礼乐之文能述,稽诸往古,畴其当之。昔者,圣人 *** 之盛极于虞周,况以伯夷、后夔、周公为之辅。仲尼定万世之制,何独取其韶冕欤。夫礼乐之效,致人心之感,则道德一而风俗同;致气和之应,则膏露降而醴泉出。器车马图凤凰麒麟之物毕至,亦理之所必臻欤。朕虚己图治,冀闻至理,其悉陈之,将亲览焉。”
马愉得题后,倾其所学,上下古今旁征博引,洋洋二千余言一气呵成。宣德皇帝览卷大悦,御批为之一甲之一名,即状元。这是明代开科以来第十八位状元,也是江北之一位由制科考取的状元。明清543年间,山东共出了10名状元,马愉是其中之一。
自明朝开科以来凡十五科,以廷对魁天下者,一直出于东南,而北方诸省出状元自马愉始。仁宗皇帝曾与侍臣议论科举之弊,仁宗说:“北人学问远不及南人。”杨士奇说:“自古国家兼用南北之士。而‘长才大器’者,多出北方。请令今后如一科取百人,南取六十,北取四十,则南北人才皆为上用。”宣宗即位后,即开始实行,分南、北、中卷,以百名为率。
宣德九年(1434),宣宗特选以马愉为首的史官及庶吉士37人进学文渊阁。明代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密,则是贵极人臣。有记载说,马愉曾从驾征讨朱高煦,朱高煦就擒后,又传来赵王欲行不轨的消息,宣宗打算移师问罪。马愉说:“陛下能有几叔?不如坦然回京,观其动静。”既而赵王果然主动向宣宗交出护卫军三千人。宣宗感叹地说,“若不是爱卿,朕差点失去一位皇叔呵!”按谥法,翰林应得文,而马愉谥“襄敏”者,武功也。毋得以从征曲全,贤于百万之师欤!(事见《馆阁漫录》)
正统元年(1436)马愉充经筵讲官,每次进讲,皇上都注目倾听,不久升任侍读学士。当时英宗不足十岁,朝政均由太皇太后张氏摄持,她委任“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佐,朝政清明。后司礼太监王振权倾朝野,视“三杨”为眼中钉。一天,王振对杨士奇、杨荣说:“朝廷之事,让二位大人久劳了。如今二位皆已年高,为国操劳恐怕多有不便。”杨士奇闻听此言当即表示:“老臣尽瘁报国,死而后已。”而杨荣则说:“我等衰老,无以效力,当选后生可任大事者入阁,以报圣恩。”王振走后,杨士奇责备杨荣失言,杨荣说:“王振早已厌恶我们了,必然想办法除掉,如果一旦宫内飞出片纸让他选中的人入阁,我们该怎么办?不如我们及早推荐一二名贤德之人入阁,才是上策。”杨士奇闻言十分赞同。于是二杨举荐了侍读学士马愉、曹鼐、苗衷等人。(事见《明史。列传第三十六》)
正统五年(1440),英宗下诏,命马愉等以本官入内阁,参预机务(即宰相。明代不设宰相一职,凡入阁者,即称宰辅,亦即宰相。时宰辅共5人,首辅为杨土奇,另四人为杨荣、杨溥、马愉、曹鼐,由此而知,马愉是年为第四宰相。见《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在古代,状元为荣极之人,宰相为官极之人,由状元而为宰相,历代为数极少,由此可知马愉在当时地位之荣耀了。是年,马愉又升为礼部右侍郎(正三品)兼侍讲学士。1447年农历九月初三日,马愉早起准备上朝,突发中风,皇帝闻讯,急遣御医诊视,但终因救治无效,于3天后病逝,年53岁。正统皇帝赐给御葬,下诏曰: “讲读之臣,所以考质疑义,非专诵习而已;馆阁之职,所以备资顾问,非专辞命而已。国家列官,以馆阁兼讲读,往往宠以重秩,固有自来,而朕尤意向之,盖信任之笃,委托之重,非其他可比也。然非文学赅洽、操履淳正之士则不轻畀。故礼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讲学士马愉,早自贤科,荣魁多士,首擢官于史局,再迁秩于经筵。既公纪载之精亦勤,讲读之久,比参机务盗慎弗渝。顾眷遇之方殷,胡寿龄之不副?宜有显赐,以慰朕怀。兹特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咨尔冥灵,光我宠数。钦哉!正统十二年(1447)十月十四日。”并循师保例赐赙万缗(即一万贯),派礼部尚书胡濙代表皇帝祭之,由原官职通议大夫、侍讲学士、礼部右侍郎,赐赠资善大夫、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后又赐谥号“襄敏”。明史云“赐官 *** 自愉始”(古时有官、职、阶、爵等,尚书为官名,翰林学士为职名,资善大夫为阶名。一般死后仅赠官,马愉为皇帝老师,正统皇帝特旨既赠官又赐职,连同赠阶,后来成为定例,故云赠官 *** 自愉始,由此亦见正统皇帝对马愉的特殊感情以及对他“寿龄之不副”的痛惜)。
马愉端重谨慎,为官理政门无私谒,待人处事宽厚仁慈,人称“忠厚长者”。他曾奏言:“天下狱久者多瘐死,应派遣官员到各地迅速审理、结案。”被英宗采纳。一次有边警,朝廷正要发兵,恰遇敌方使者至,朝臣们都认为应将其捆绑关押,唯独马愉上奏反对:“赏善罚恶,为治之本,波及于善,非法;乘人之来执之,不武。”英宗听后深以为然,便厚待来使。(事见《明史。列传》)
马愉自幼事亲至孝,8岁时生母刘氏去世,执丧如成人,哀毁过分,得病,数月始愈。父继娶魏氏,马愉事之如生母。后魏氏又死,父再继娶张氏,马愉事之亦然。马愉为官后,因己为独子,欲接父及继母至京奉养,父母年高,不去,马愉于是将自己俸禄转至县里,以养亲。父尝得病,马愉得信,即请于朝归省,正统皇帝特诏由驿站负责接送并给路费,让其省亲。至家,父喜,病愈,即命马愉急归京供职。马愉性谦和,与人相处,若不及人者,襟度闲雅,有忤之者,亦不较。乡人往来,率以礼相接,绝不以势位临人,故其去世后,自勋贵至公卿大夫、乡里亲朋,莫不哀痛。
马愉一生著述颇丰,然自为官即一直在朝中,且多年为帝师,其文多为讲章、序跋、铭志、挽章、哀词、寿文等。马愉去世后,遗稿其家人收藏。成化十四年(1478),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邢居正,巡视各府县,至临朐,从马愉后人手中得其手稿,嘱托青州知府刘时勉“校雠侵梓,以广其传”。于是,刘时勉校正后,由时任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寿光人刘珝作序,取名为《澹轩集》,共7卷,刊印流传,时为成化十六年(1480年),距马愉去世已33年。惜此本今已失传。
此本大约刻印不多,几十年后,民间已极难见到。嘉靖年间(1522-1566),临朐人迟凤翔于历下(今济南)书肆中,购得残编一帙,极喜,惜其残缺。嘉靖四十一年(1562),时已为官多年的迟凤翔还乡省亲时,又从马愉曾孙马玑、马珩等人手中,索得未曾刻印的手稿若干篇,带至陕西尘洮岷兵备副使任上,令勋阳府学训导林震、生员秦守卿二人重加校阅,合先后所得,厘为八卷,分为四册,付勋阳府知府张循刻印流传,并改书名为《马学士文集》,后入《四库全书》存目中。
至近代,上述两刻本均难见到。1986年,马氏族人曾据迟刻手抄本出过一个前六卷本,书名仍为《马学土文集》。1998年,国家出版发行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在集部第32册中,收录了迟刻《马学士文集》全八卷,共收讲章(为皇帝讲课准备的讲义)17篇、赋颂5篇、诗230首、赞5则、歌3篇、铭5篇、序102篇、记5篇、跋11则、哀词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