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死因之谜,究竟是被谋杀还是病死?
千古一帝秦始皇,能够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高度集权的大秦帝国,但最终也与平民一样没能逃脱死神的魔掌。
人终有一死,但秦始皇死得蹊跷、古怪,令人匪夷所思。
首先秦始皇的死因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其次秦始皇死的这个地方充满神秘色彩,相传沙丘宫原本是殷纣王豢养禽兽之处,这个地方四面荒凉,宫室空旷深邃,发生不测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从古至今,关于秦始皇的死因,人们众说纷纭。
秦始皇的死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病死说,包括自幼有病、因累致病、高温致病、遗传致病。
二是谋杀说。
先说病死说。这在文献中有确切的记载。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的长相就显示出他自幼有病,最终也因病而死。
秦始皇的长相只有尉缭见秦始皇时有一段描述,这段描述贬意甚明:“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
“蜂准”,有人说是高鼻梁,有人说是马鞍形鼻梁。
“长目”,大眼睛。
“挚鸟膺”,有人说是鸡胸,有人说是老鹰般的胸。
“豺声”,豺狼一样的声音,也有人说是支气管炎形成的声音。
这是历史文献中唯一有关秦始皇长相的记载,这鼻子、眼睛都无妨健康,但是,如果是支气管炎,确是不健康的证明。
笔者认为,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先天有病的人。
之一,当年荆轲刺秦王时,他在慌乱之中绕柱而逃,有如百米竞赛,假如他有先天性支气管炎,绝对跑不快,即使快跑也是没两步就气喘吁吁。
第二,秦始皇武功高强。荆轲刺杀秦王之时,秦王砍伤了荆轲一条腿才得以最终杀死荆轲。按常理,太子丹绝对不会找一个不通武功的人来行刺秦王,而肯定是使用全国最顶尖的高手。所以荆轲的武功一定不一般。一个武功如此高强之人都不是秦王的对手,可见其避险敏捷、身手矫健。
所以,自幼有病说不可信。
那么,秦始皇是因累致病而死的吗?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应当说可能性是有的。
秦始皇是个过劳皇帝。秦始皇的过劳缘于三点:
01
一是批阅公文。
正如前文所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公文要满一百二十斤才达标。这当然是秦始皇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标准,别人谁敢为秦始皇制定量化的工作量?
秦制一斤是二百五十克,那么,一百二十斤合今六十斤,工作量很大。可见秦始皇非常勤政。
当然,秦始皇勤政也是为了独揽大权,所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以防止大权旁落。
明代的皇帝受不了这个苦,干脆不上朝,最有名的是嘉靖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皇帝,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又无前例可援,只好自己全扛着。
这么劳累,岂能不折寿?
02
二是巡行天下。
秦始皇是个巡游皇帝。
他当政十二年,曾五次大巡游。
巡游辛苦与否,取决于四点:一是路况,二是车况,三是时间,四是季节。
秦始皇巡游天下之时虽然有了当时更先进的道路——驰道,但是,秦代的驰道与今天的高速公路完全不能相比。
在驰道上行走,颠沛之苦可想而知。
交通工具也是一大问题,那个时代,即使是专供皇帝坐的最豪华的车也不能与今天的奔驰、宝马相比,更不能和安全稳定的专列、动车组相媲美,坐这种车出巡,颠簸不停,肯定辛苦。
秦始皇每次巡游的时间之长更是有史记载。
秦始皇的第五次出游,从出发到病故长达九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在外巡游,鞍马劳顿必不可免。
03
三是后宫太多。
秦始皇的后宫宫女达万余人。他有二十多个儿子,至少有十位公主。
可以想见,秦始皇的房事一定较多。这也可能会大大折损他的健康。
秦始皇病死说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与遗传因素有关。
秦始皇家族的长寿基因不强大。
其曾祖父秦昭襄王七十六岁下世,是个长寿之人。祖父孝文王正式继位三天就驾崩了,年龄应在五十多岁,至多是个“奔六”。其父异人继位三年去世,异人在孝文王诸子之中位次居中,所以,他下世年龄应当在四十岁左右。
可见,除了秦始皇的曾祖父昭襄王,秦始皇家族的寿命都不太长,存在着遗传致病的可能性。
另外,不排除高温致病的可能。秦始皇这次出巡,是从头年十月到第二年七月。六七月份正是高温酷暑时期,天气炎热,加上长途奔波的辛苦,增加了发病的概率,一旦发病又极易使病情恶化。
虽然我们细致分析了秦始皇病死说的各种可能,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生病,突然一命呜呼也还是令人怀疑。
秦始皇并不像历史上有些封建帝王那样体弱多病。
遍查史籍,也没有发现他患有任何疾病的记载,而且他的身体一向健壮,不会因为一次生病就命丧黄泉,这里面也许隐藏着谋杀的可能。
如果是谋杀,那么究竟谁最有可能是谋杀秦始皇的凶手呢?
关于谋杀秦始皇的凶手,又有三说:一是胡亥,二是赵高,三是李斯。
郭沫若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描述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撞到了青铜冰鉴上,加剧了脑膜炎的病发,陷入昏迷。赶到沙丘,住了一夜,第二天,赵高、李斯发现秦始皇已死,右耳流着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郭老的这篇小说表达了对秦始皇之死的一种推测。那么,是谁谋杀了秦始皇呢?小说中认为是胡亥。
胡亥杀死秦始皇,其原因当是出在王位继承问题上。
胡亥得知秦始皇立遗诏封长子扶苏为继承人,心中十分不满,所以下此毒手。
谋害秦始皇的另一个元凶疑是赵高。
秦始皇病危时诏书、玉玺都留在他最信任的赵高手中,君位继承的决定权也取决于赵高和李斯的倾向。
假使胡亥弑父,如果没有赵高、李斯配合,胡亥不仅得不到皇位,反而会自取灭亡。
所以胡亥即使想杀父,其能不能继位也还得取决于赵高。赵高常常随侍秦始皇左右,下手的机会比胡亥多得多。
实际上李斯的可能性也很大。
因为李斯担心在秦始皇死后自己的禄位不永,所以,想自己拥立一位公子为皇帝。有了拥立之功他就可以永保禄位。
但是,上述谋杀诸说纯属猜疑,既无文献记载,又无出土文物佐证,仅存的一线根据是逻辑推理。
但是,这些推理都是依照秦始皇死后胡亥、赵高、李斯的表现倒推出来的。笔者认为,这几个人谋杀的可能性都不大。
赵高确实在秦始皇死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左右了秦国的政局,但是,那一切都发生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如果秦始皇尚在,赵高就要对其下手,一是恐怕办不到,二是他也未必敢这样做。
对秦始皇之死,民间有更多的说法。如说秦始皇东巡,到孔林,发孔子墓,看到墓冢内写着:“后世一男子,自称秦始皇。上我堂,跃我床,颠倒我衣裳,行至沙丘而亡。”(张英、王世贞等纂《渊鉴类函》卷一百八十三注文,中国书店1985年版)后来,果然验证了这一预言。按照这一说法,早在他还没有出生之前,孔子就已经预测到了秦始皇之死。
南朝的志怪小说《异苑》也有类似的记载:秦世有谣曰:“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飧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始皇既坑儒焚典,乃发孔子墓,欲取诸经传,圹既启,于是悉如谣者之言。又言谣文刊在冢壁,政甚恶之,乃远沙丘而循别路,见一群小儿辇沙为阜,问,云:“沙丘。”从此得病。(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卷四,中华书局1996年版)
《异苑》记载的这一歌谣,对于秦始皇的控诉更加具体、更为详细。
此歌谣传到秦始皇耳朵里,秦始皇自然是非常不爽,于是在巡游途中,特意嘱咐,见了沙丘绕道而过。
最后秦始皇病入膏肓之时,前方有一群小孩在玩耍,挡住了他的道路。秦始皇命手下去询问这群孩子:你们在玩什么啊?孩子们回答:我们在玩沙丘呢!原来这群孩子正在做堆沙丘的游戏。秦始皇一听,到底还是没有躲过百姓的诅咒,遂两腿一蹬,就此呜呼哀哉了!
当然,民间的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秦始皇暴政的诅咒和对秦始皇的仇恨。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使刚刚脱离战乱之苦的广大农民又陷入疲于奔命的劳役之中。
因此,民间传唱这些歌谣是很自然的。秦始皇听到这些歌谣、预言,心胸郁结而病死,这当然不可信。
不过,《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天现凶象、沉璧复返、陨石降落的事情,肯定对秦始皇的心理有重大影响,如果秦始皇真的是病死的,那么这些怪事造成的心情郁结或许加速了其死亡的速度。
无论如何,秦始皇在三十七年(前210)提前谢幕,匆匆走完了他的一生。
但是,秦始皇死前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就是他没有立皇后,也没有立太子,甚至连传位给扶苏的诏书都没有及时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