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 被后人误导的诗人皇帝曹操
建立在刘秀建立东汉125年后,历史上出了一件大事,它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毁掉一个王朝。加上刘秀以后的子孙多懦弱无能,眼见东汉气数已尽了。
东汉末年,李膺等人遭党锢之祸,被朝廷废黜,不准做官。但天下士大夫都尊敬他们,认为他们道德高尚,崇拜他们的人竟相与他们结交,唯恐不被接纳。
这些人互相赞美,送上美好的名号:以窦武、陈藩、刘淑为“三君”,所谓君,是指一代宗师;李膺、杜密等八人为“八俊”,所谓俊,是指一代俊杰;郭泰等八人为“八顾”,所谓顾,是指他们以自己的德行引人向善;张俭等八人为“八及”,所谓及,是指他们能引导别人追随宗师;还有“八厨”,所谓厨,是指轻财重义,能救人于急难。
宦官们对李膺等人深恶痛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十月,与张俭有过节的大长秋曹节暗地里教唆官吏上奏,说他们结党准备谋反。
当时灵帝只有十四岁,被奸臣蒙蔽,下令逮捕李膺。这下一来,天底下有才能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人人自危,汉灵帝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全天下人民的愤慨,这时候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其后涌现出三个镇压起义军的豪杰,即曹操、刘备和孙权。
汉灵帝死后,少帝即位,但不久就被董卓废掉,他的哥哥即位,这就是汉献帝,但是此时,汉家气数已经被败尽了,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年轻的曹操崭露出头脚来。
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沛国谯郡人,和神医华佗是老乡。他年轻的时候不但特别聪明,有心计,还是一个非常正直的青年。曾经在二十出头就被举为“孝廉”,入宫做侍奉皇帝的“郎官”。
曹操为人志向很大,在破黄巾、伐董卓的战役中树立起了威信,使自己渐渐成长为实力强大的诸侯。
这一年献帝逃出长安后,在韩暹、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回到东都洛阳。当时曹操在许昌,荀彧看到这个机会,就给曹操出主意说:“从前晋文公重耳接来周襄王,诸侯纷纷响应;汉高祖为义帝服丧,天下人心归附。自从天子流离在外,将军率先倡导义军,只是因为崤山以东变乱没有平定,还来不及远行迎接圣驾。”
“如今献帝车驾返回洛阳,然而旧都荒芜,义士百姓无不感慨。如果您真能借此良机,满足大家的期望,前去奉迎天子,是最顺应潮流的;以大公无私感服天下人心,是极重要的策略;扶助朝廷,弘扬大义,招揽天下英才,是非常了不起的德行。这样一来,即使四方还有叛逆,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于是曹操派遣扬武中郎将曹洪率军往西,到洛阳迎接献帝。但是董承等人扼守险要阻拦,使曹洪不能前进。
议郎董昭认为杨奉的兵力最强盛,只是缺少同伴援助,就以曹操的名义写信给杨奉,说:“身体与四肢,是互相依存的,缺少了任何一部分,都成了残废。将军应当在朝廷主持大政,我则在朝廷之外援助;如今我有粮草,将军有兵马,互通有无,足以成就大事。我们应该紧密团结,生死与共。”
杨奉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对将领们说:“兖州刺史曹操的军队,近在许昌,有兵有粮,朝廷正应当仰仗他们的支援。”于是联名上表,推荐曹操担任镇东将军,并承袭他父亲曹嵩的爵位费亭侯。
八月十八日,献帝下诏,让曹操兼任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于是曹操处罚有罪之人,诛杀尚书、冯硕等三人;奖赏有功之臣,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表彰死难烈士,追赠射声校尉沮俊为弘农太守。
曹操请来董昭,让他与自己坐在一起,问他说:“现在我到了这儿,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董昭说:“将军发起义兵,讨伐乱臣贼子,入京朝见天子,辅佐王室,这是春秋五霸一般的功业啊。洛阳的各位将领,心中打算各不相同,未必肯服从将军的调遣。现在如果留在洛阳辅佐朝政,情势上会有很多不利因素,更好的办法只有请天子移驾到许昌。”
曹操说:“这正是我本来的打算。只是杨奉就在附近的梁,听说他军队强盛,该不会成为我的障碍吧?”
董昭说:“杨奉缺少同党,没有外援,所以是真心与将军联合。任命您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这些事情最终都是杨奉决定的。您应该不时派遣使者,带上厚礼前去表示谢意,让他安心。并告诉他迁都的理由,就说:‘洛阳没有军粮,想让献帝暂时移驾鲁阳,鲁阳靠近许昌,运输较为方便,可不必担心军粮匮乏。’杨奉虽然作战勇猛,但为人缺心眼,一定不会怀疑。在使者往来过程中,我们的大事早都办成了,他怎么能成为您的障碍呢?”
曹操说:“很好!”立即派使者去见杨奉,按计策行事。
二十七日,献帝车驾出辗辕关,向东进发,迁都许昌。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从此,曹操每次攻打诸侯都借着皇帝的幌子,说自己是名正言顺的。他在汉献帝这个傀儡的“帮助”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霸权,在打败袁绍后,长江以北地区都归曹操管辖了。
告诉孩子
“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是很聪明的做法,凭借这一招曹操得到了无人能与之匹敌的政治资本,开始走上了夺取天下的道路。曹操的确是很有眼光的一个人,对于时机,他牢牢抓住绝不放过,最后终于有可能成功了。机会本来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有主动抓住它,才能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