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覆灭,崇祯帝难辞其咎,主要原因在这
任何一个亡国之君碰到崇祯登基时的状况恐怕做梦都会笑醒,帝国内的封疆大吏们都还听从中央的命令,皇帝仍然有权威可以任免重要职位的官员,财政虽然吃紧,但是连年的农业税并没有断流,国库内还有不少他哥哥留下的政治遗产,仍有服从皇帝陛下命令的数十万大军,辽东局势虽然动荡但已经趋于平缓,至少此时的满清势力虽然建国但实质上仍然趋向于部落势力而非文明国家,看不出对大明帝国有实质性的威胁。
帝国地方上大体平静,偶尔有小小的内乱与天灾,但是相对于帝国庞大的体量来说仍然不值一提,但为什么十七年后这个庞大的帝国最终走向了灭亡,在小编看来,崇祯皇帝难辞其咎。
一、政治经验不足。
主要指的是崇祯上来就打破了政治平衡,并且废了内廷的重要性,鼎分三足,他直接砍了一条腿。
新上台的皇帝,因为个人的经验不足或偏好,打破朝中固有的政治格局,本身也算正常。他的前任天启即位初期,也是东林党强势崛起;后来清朝的嘉庆对付和珅,也只是对和珅一党的核心成员下手。而崇祯的问题,在于上来就搞扩大化,株连过广,他开的名单比东林的名单还长得多。
二、用人的问题
经过魏忠贤除东林,和崇祯除阉党,相当一部分的当朝精英被废。
崇祯失去对东林的信任之后,用温体仁;斥退温体仁后,朝廷内阁换人如同走马灯,在大明的最后岁月,一直难得形成一个稳定团结的中枢。
砍起人来毫不手软,无论文武都是如此。例如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扬名的祖宽,就因为对清军作战不利被砍,如果留着对付民军,应该还有用武之地;有幸没有被砍的陈奇瑜,也没有再获得出场机会。
崇祯用人上的躁刻已是人尽皆知,这也直接影响了他手下大将的命运。卢象升坚守待机,差点被罢免;孙传庭准备未绪,也被逼出战。结果两个人只好无奈出战,一个战死京畿,一个战死潼关。即便袁崇焕没说五年平辽,在他手下多半也撑不过五年。
似乎崇祯最信任的就是杨嗣昌,而杨嗣昌的四正六隅非但没奏效,新派的饷银还加剧了民变;对于几名大将,杨嗣昌虽然力保卢象升的指挥,却未能给予卢象升足够的支援;直接导致孙传庭入狱三年,待孙传庭出狱,李自成已不可遏制。
三、战略眼光
崇祯糟糕的战略决策,直接导致了明军在军事上的失败,以至最终被李自成灭亡。
不接受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倒是接受了四正六隅的方针,却使用加饷来实现。(下面会再提到)
在张献忠暂时投降,李自成势孤力弱的时候,崇祯一没有吸取先前民军降而复叛的经验,二没有采取让民军相互消耗的建议。以妇人之仁待敌人,没见他待手下人这么好。
最致命的失误,在于民变尚未彻底消除,崇祯就把洪承畴和孙传庭调到东北,急于求成。结果李自成乘机再起,最终推翻明朝;辽东战场上也未能奏凯,明军精锐沦丧松锦。
已经只剩孙传庭一副家当的情况下,没有战略性收缩防御的概念,逼着孙传庭毕其功于一役。最终孙传庭兵败,关中沦陷,若不急于出战,当时情况守尚有余。
四、帝王担当
杨嗣昌提议攘外必先安内,他犹犹豫豫,拖到松锦之战兵败。密令陈新甲和谈,事机泄露之后又不愿意承担和议恶名,责任推到了陈新甲身上。如此领导,令人心寒。
在饷银不足的情况下,不敢像他的爷爷万历那样,征收矿税,只敢派三饷。反而恶化了镇压民变的局势。
李自成攻过来,崇祯自己不愿南迁,也不做最坏的打算放太子到南京。结果是北京陷落之后,南明就继统问题乱成一团,最终为人所趁,满人轻松夺取天下。
他所有的帝王担当,也就剩下死社稷了。
别说什么明亡实亡于万历,也别说什么小冰河期了,真不是主因,明朝的灭亡,崇祯皇帝难辞其咎,要担主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