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12)130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最早是在宋朝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上提到的: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而到了近现代抗战初期,成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积极剿共,消极抗日的误国思想。“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还是有其正确的思想价值的,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是否都适用而已。历史倒退个几百年,放在明末清初的历史形势下,那么这句话就再正确不过了。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中国既安,群夷自服,攘外必先安内”鱼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要中国自身安定,那么周围的国家就没有敢不服的,所以要想周围的国家老实,自己国内必须团结一致而不能乱。历史上中国团结一致够强大的时候,周边国家自然不敢来犯,即使来犯,也只会被打的仓皇而逃。而国内动乱不稳定的时候,外敌也会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而在明末清初,对于大明朝来说,正是不能做到安内,以至于被大清这个“外敌”夺取了天下。

明朝末年,朝廷贵族官僚集团渐渐腐败,暴力掠夺残害百姓,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的生活秩序,开始埋下动乱的种子。后来面对东北后金势力的侵扰,以及镇压逐渐兴起的农民起义,为了筹集军费,更是无限制的增加赋税,盘剥百姓,榨干了人民身上最后一滴血。随着农民起义越来越多,后金侵扰越来越严重,明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

不过即使是在大明朝内部出现了“不安”的局面,明朝一开始的政策还是正确的,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整个崇祯年间,对农民起义的镇压一直都十分有效,如洪承畴差点就剿灭了闯王李自成的义军,与此相对的外患清军也一直被堵在山海关外。在安内有所成效的情况下,明朝的攘外也算是效果显著。

可惜大明朝没把李自成这个“乱源”彻底灭掉,反而被李自成打到了北京。此时,李自成如果反过来能做到“安内”,确保其大顺政权和大明残存势力不窝里斗的话,清军还是无法入关。但是李自成反而自己制造了乱源,点了把火把吴三桂逼反到清军那头。结果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溃不成军,清军顺势横扫天下,最终入主中原。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清军打了几十年,虽然占了些地方,但依旧是像洪水被堵在水坝里一样,堵在山海关外,很难说能看到一统中原的希望。原因就是明朝内部虽然隐患不断,但还是能压制住,整个局势没有 *** ,所以还能抵抗外敌。结果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天下大乱,清军也就像是破坝的洪水一样,席卷了中原大地。大明朝最终没有死于外敌,而是亡于内乱。

所以说“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本身是没错的,只是安内的 *** 需要慎重的选择, *** 不当,不能安内,一乱则只会加速灭亡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1/104752.html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句话放到明末清初的历史是何等的正确” 的相关文章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

管辂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管辂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管辂(210年-256年),字公明,平原郡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九岁,喜仰观星辰。成年之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学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以德报怨。正元初年,担任少府丞。正元三...

卫绾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卫绾是如何一步步坐上宰相之位的?

在古代,宰相的地位仅次于君主,一些良相则是君主的左膀右臂,能够帮助君主办理各种政事。卫绾,代郡大陵人,他的年龄、籍贯史书上没有记载,应该是家庭比较贫寒,在汉文帝时期被选拔为皇帝的“专职司机”当上了郎官,在汉朝,郎官并不是多高的职位,但胜在可以经常接触到皇帝,算是离权力的中心非常近的一批人。之后累积功...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张苞的去世对西蜀意味着什么,诸葛亮听闻其死讯为何吐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可以说是寄托了诸葛亮绝大部分寄托的武将。后蜀时期,之前征战的五虎将几乎消亡殆尽西蜀前期的五虎上将,除了阵亡病死的,当时只有一个年迈的赵子龙,而除了赵云...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汉文帝和汉景帝开创出了文景之治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短

还不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什么那么短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孝文帝(简称汉文帝,以下全部用简称)、汉景帝40来岁就驾崩了,这就会让您强烈的认为,他俩怎么这么短寿?其实并非如此。短不短寿要看跟谁比。1、跟历史上的盛名显赫的明君令比,他们的确短寿。开创“文景之治”...

隋文帝杨坚的晚年生活如何?与早年有何不同?

隋文帝杨坚的晚年生活如何?与早年有何不同?

隋文帝杨坚,581年-604年在位,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其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却青史留名,不但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而且还创建了“开皇之治”,被誉为千古一帝。杨坚在开国之初,曾颁布...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魏仁浦:北宋初年宰相,清静俭朴,居高位而不念私怨

魏仁浦:北宋初年宰相,清静俭朴,居高位而不念私怨

魏仁浦(911年~969年),字道济,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贫寒,机敏聪慧,博闻强记。后晋时期,担任枢密院小吏,抵御契丹进攻。归附后汉高祖刘知远,选为托孤大臣。交好郭威,成为后周开国元勋,历任枢密都承旨、检校太保、枢密使,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周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