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东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庾文君:挂名临朝被逼死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2-17)251

明帝皇后庾文君挂名临朝被逼死

东晋明帝的皇后庾文君是个才情俱佳的女子,母仪天下从不揽政。但是,情势把她推到了垂帘听政的位置上。虽然她从不听政,只是在后宫操守妇道,但却不能避祸,最终落得个被乱兵胁迫的局面,愤然自尽。

庾文君是现河南人,父亲庾琛曾担任过建威将军,晋王室南逃过长江后,庾琛又担任了会稽太守,也算是东晋朝的重臣。

庾文君在山清水秀的江南风情中长大。由于家教严格,庾文君特别注意自身德行的培养。史书记载,庾文君除“明理会事”之外,人也长得美丽大方,颇具大家风范。

庾文君的哥哥庾亮是司马睿的好朋友,两人均有鸿鹄之志。司马睿让庾亮管理藩王府属官。后来,司马睿听说庾亮有个妹妹叫庾文君,漂亮多才,便提议将其嫁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绍。

庾亮再三谦让,认为自己的妹妹只是小家碧玉,登不得大雅之堂。西晋是司马家的天下,怎能让皇家受委屈呢?

司马睿便托人打听,了解到庾文君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子。于是,司马睿“穷追不舍”,最终让自己的儿子娶了才色俱佳的庾文君。

司马绍是司马睿的长子,庾文君嫁过去是正妻,今后是有希望做皇后的,这一点庾家非常清楚。待嫁那一阵子,庾家多次以历史上的明后做榜样,教育、开导庾文君,这让庾文君更加通晓宫廷生活的要领,为她日后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超脱出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317年,司马睿登基称帝,创建东晋,于次年立他的长子司马绍为皇太子。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司马绍从小的时候就聪明过人,能言善辩,被宫内外喻为神童,也深得司马睿的宠爱。

史书记载,有一天,有使节从长安来拜见。司马绍仍坐在司马睿的膝上玩耍。司马睿就问他:“究竟是长安近,还是太阳离我们近啊?”

司马绍回答:“是长安近,因为从没听说有人从日边来。”司马睿很得意,认为这孩子聪明,小小的年纪就懂事。

第二天,司马睿设宴款待使者,大批幕僚陪坐。为了显示自己的儿子聪明,司马睿宣司马绍进殿,又问了这句老问题:“是长安近,还是太阳离我们近?”司马睿显然是希望皇太子能说出原来的答案。

可是,司马绍却毫不犹豫地说:“太阳近。”

司马睿很没有面子,因为在大人的眼里,显然是长安近、太阳远的。为了挽回面子,司马睿说:“昨天,你不是说长安近嘛,怎么今天又改口了呢?——孩子小,就是顽皮。”于是命人把孩子带下去。

可没想到,司马绍从容地说:“抬头能见到太阳,就像能见到父皇一样。可抬头又如何见得着长安呢?”孩子把元帝司马睿比做太阳,赢得了满堂彩。众人都说神童就是不一样。司马睿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心情,对这个皇太子更加看好了。

是啊,皇上也是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睿智。

在东晋创立初期,司马睿只能依靠他人稳住政权。他即位时,竟然要拉着为自己登基立过汗马功劳的王导到御座上同坐,共同接受百官的朝拜,王导当然不肯,坚决推辞。

实际上,元帝司马睿这样做是故作姿态。然而他非依靠王导不可。王氏兄弟在东晋政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元帝依靠王导还有一个原因,即王导的堂兄王敦是个实力派。多年以后,王导成了辅政大臣,王敦终于发动兵谏,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晋的根基。

话分两枝。自庾文君嫁给司马绍之后,她平素积累的文化修养以及礼仪知识都派了用场,在太子宫和皇宫里,几乎到了鹤立鸡群的程度。她对“神童”司马绍非常尊重,同时也赢得了司马绍的回报,俩人恩恩爱爱,这让元帝司马睿非常高兴。

按照皇家惯例,对皇后家族完全可以放手信任,虽然庾文君现在还只是一个太子妃,但已经完全取得了司马家族的信任。于是,元帝司马睿对庾亮更加信任,不断提拔,委以重任。

其实,东晋表面看是司马家的天下,但是,拥戴司马睿登基创建东晋的功臣王敦、王导的势力非常强大,王家的实力丝毫不比司马家弱!在司马睿眼里,已经成尾大不掉之势。当时就有“王(家)与马(司马家族),共天下”的说法。

公元322年,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王敦终于如司马家族所料起兵造反。实际上,在此之前,司马睿就已经开始限制王家的权力,他重用刁协、刘隗等人,就是为了对抗王家势力。而谋反的王敦就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的。

王敦的军队所向披靡,直捣东晋首都建康城。司马睿束手无策。但二十四岁的太子司马绍却再也不肯像父皇那样忍耐了,他决心拼死一战。

司马绍穿上战袍,带领数百名禁军将士登上战车,准备出城迎战。这时司马睿的重臣温乔闻声赶来,拦住欲出城的司马绍说:“战势虽然紧张,但你是一国储君啊,怎么能冒死出战呢?万一有个闪失,国家怎么办?我不能让你出城迎战来敌。”

司马绍不听劝阻,拍马继续前行。温乔抽出佩剑砍断了缰绳,见太子无动于衷,便死死拉住马匹不放。司马绍无奈只能下马。这时宫中的侍卫已经基本跑光了,只剩下几名宦官陪着司马睿,元帝也非常无奈,拖下战袍换上了朝服,心灰意懒、自言自语道:“王敦想要皇帝宝座,可以明说嘛,何必要‘清君侧’祸害百姓呢?”

苦思苦想之后,司马睿调整了心态,派出使者到城外见王敦,传达了“莫要祸害百姓,如果你要皇帝宝座,马上歇兵。我可以放弃皇位”等意思。可是,王敦才不相信司马睿的缓兵之计。他快马加鞭继续前进,最后攻入城内,把皇宫控制起来。

司马睿还真把王敦想错了。进城之后,王敦并没有推翻司马睿的皇帝位,只是先把司马睿控制起来,掌握宫中大权。元帝司马睿原本是准备死的,没想到还留有一条命在,虽然无法发号施令了,但能保全性命也算是不错的代价了。

王敦多次向司马睿提出,要废黜太子司马绍,另立年幼的皇子为太子,因为司马绍二十四岁了,什么都懂,但是却遭到群臣的反对,都说太子仁孝,而且无错。王敦还是心善的,便不再坚持了。这样,司马绍、庾文君得以获得暂时的安生。

司马睿成了傀儡,心中郁闷,疾病上身,一病不起。作为皇帝,他当然放心不下司马江山,逢大臣便拜托辅佐太子司马绍,而后含恨死去,享年才四十七岁。

当时,司马绍作为太子,虽然有众多大臣表面上维护他,但能否继承父皇之位,他的心里也没有底。令他兴奋的是,谋反的王敦属于革命不彻底者,居然同意太子司马绍继承皇位,并且由他选择近臣。这样的事让谁也想不到!因为历史上的“清君侧”大部分都是为了夺取江山找的借口;可这王敦还真真实实是清君侧,这也算是东晋司马家族的造化了。

虽然司马绍上台还是个傀儡,那也总比丢了江山或者没命了好。

司马绍即位,是为明帝。第二年,册立太子妃庾文君为皇后,立庾文君所生的长子司马衍为皇太子。之后又封庾文君的哥哥庾亮为中书监。实际上,王敦对朝廷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司马家族也不得不对他小心翼翼。

就在司马绍登基的第二年,司马绍乘王敦病重的机会,暗中命令温乔领兵讨伐王敦,一举击溃了王敦势力,重新稳定了朝廷,夺回了失去的部分权力。可惜他为家族复了仇,但却没有享过福,在几乎成为儿皇帝的情况下,刚刚过上了好日子的司马绍突然得病驾崩,其时只有二十七岁。

去世前,司马绍留下遗诏:

自古有死,贤圣所同。寿天穷达,归于一概,亦何足深痛哉?朕抱病日剧,常虑忽然,仰惟祖宗洪基,不能克终堂构,大耻未雪,百姓涂炭,所以有慨耳。不幸之日,敛以时服,一遵先度,务从俭约,劳众崇饰,皆勿为也。衍以幼弱,猥当大重,当赖终贤,训而成之。昔周公匡辅成王,霍氏拥育孝昭,义存前典,功冠二代,岂非宗臣之道乎?凡此公卿,时之望也,敬听顾命,任托付之重,同心断金,以谋王室。诸方岳征镇刺史将守,皆捍朕城推毂于外,虽事有内外,其致一也。故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臂若唇齿,表里相资,宜戮力一心,若合符契,要以缉事为期。百辟卿士,其总己以听于冢宰,保佑冲幼,弘济艰难,永令祖宗之灵,宁于九天之上,则朕没于地下,无恨黄泉。特此留喻,钦哉惟命!

司马绍死后,遵照他的遗嘱,只有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登上皇位,是为晋成帝。年纪轻轻的庾文君被尊为皇太后。

司马衍才五岁,如何执政?

大臣们商议的结果是,由庾文君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垂帘听政。

庾文君再三推辞,可是群臣均劝她以大局为重。她只得答应,说:“我是一个女流之辈,如何能担当起朝廷的重任呢?时机成熟后,我会立即退下来。”

为了显示对王敦势力的“尊重”,在任命庾亮为参录尚书令的同时,也任命了王敦的亲戚王导为这一职务,两人共同承担起辅政的任务。

实际上,王导与王敦是有很大区别的,他并不完全赞同王敦的做法,因此让他进入“内阁”,就是做面子,以显示东晋朝廷的大度,同时还能起到钳制王敦的目的。王导也是明智之人,凡事由庾亮做主,自己退到后面。这套新班子的实际权力在庾太后的哥哥庾亮手里。庾文君在宣布垂帘听政后,便回到自己的寝宫,再也不过问政事了。

庾文君年少守寡,但是良好的教育使她能够坚守封建社会的所谓妇道,她没有闹出什么绯闻来,对娘家人也一直要求严格。有的大臣提议追封庾文君的父母爵号,被她坚决拒绝。她还常告诫哥哥庾亮,督促他秉公执政。可是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庾亮当政后,早就把妹妹的话丢在一边。他太入戏了,把司马江山当成自己庾氏的了。他一方面排斥王导,似乎在为司马家族复仇;另一方面疑忌地方官员,最终引起历阳镇将苏峻的起兵。

公元331年,苏峻率部攻进首都,烧杀抢掠。庾文君不堪侮辱,得暴病身亡。年仅三十二岁。真可谓:

汹汹乱党入宫城,母后遭凶饱受惊。三十二年悲短命,九原应自怨亲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2/110974.html

“东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庾文君:挂名临朝被逼死” 的相关文章

刘贺在位时间有多长?都有哪些作为?

刘贺在位时间有多长?都有哪些作为?

刘贺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史书对刘贺在接到玺书到被废的这27天里的记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因为史书并没有完整地记载刘贺在这27天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记载了他在这27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由于刘贺犯的错误...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方孝孺,是建文的大忠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打进南京城以后,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坚决不写,而且还骂朱棣是“篡位”。朱棣说,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情,你说那么多干什么?方孝孺说,国家是天下人的国家,你“篡位”那就应该受到天下人的指责,怎么会是你一家人的事?朱棣说,你要再胡说八道...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还不知道: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慌忙忙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嘀咕了几句,曹操就放下酒杯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现在就在屋外,我给大家今天引...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没有除掉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问题真让人措手不及啊。雍正朝的名臣多了去,除了年羹尧、隆科多和张廷玉三位,还有李卫、孙嘉诚、田文镜、鄂尔泰等等。难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就应该收拾张廷玉,然后再收拾李...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项羽当初杀了20万的请君 后人为何还羡慕他的爱情

项羽当初杀了20万的请君 后人为何还羡慕他的爱情

对项羽如此残忍,杀了二十万秦军,为何后人还喜欢他和虞姬的爱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项羽在秦末之时迅速崛起,成为起义军中的领头人物。大家本以为能够笑到最后的人肯定是项羽,结果没想到被一个亭长出身的刘邦夺去了天下。有人说,项羽是输在了残暴,输在了自...

司马炎都能善待曹奂 刘裕为何将司马家族灭族

司马炎都能善待曹奂 刘裕为何将司马家族灭族

对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家灭族?而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炎篡魏时,对曹奂还是不错的。如封陈留王,食万户,允许曹奂在领地里享有天子的权力。还有:上表不臣,入朝不拜等等:比汉献帝刘协的待遇还要高。可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西晋一统后仅仅36年就亡了。...

评论列表

贺洋
贺洋
12分钟前

庾文君作为东晋明帝的皇后,德才兼备、贤良淑德,她虽被迫临朝听政但始终坚守妇道不参政事;面对家族荣耀的诱惑亦能冷静拒绝封赏父母之提议以维护皇室尊严和秩序稳定可见其高瞻远瞩的智慧与高尚品德令人钦佩然而最终因兄长失误导致自身遭遇不幸结局实在让人扼腕叹息体现了她的命运多舛但也彰显了她在历史大势下小人物的身不由己的命运轨迹可谓一代佳人悲剧收场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