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解密:世界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到底是谁?

历史文化8年前 (2017-02-20)170

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先后出现过许多优秀而杰出的翻译家,他们同时也是佛学大师、高僧;譬如东晋的法显,东晋后秦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唐朝的玄奘、鉴真、义律、不空等。那么,究竟谁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位?在我看来,非鸠摩罗什莫属。他在佛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就等同于“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史学(及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鸠摩罗什,出生于公元344 年,逝世于413年,原籍天竺(今属印度),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东晋后秦时期高僧、国师。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总计达35部294卷),其中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维摩诘经》、《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最为著名;尤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堪称万经之母,是最著名、最伟大、水平更高、质量更好、影响更大的一部佛经。

早在1600多年前,鸠摩罗什所翻译(其中还带着相当一部分再创作的成分)的《金刚经》,其思想和文笔竟然是如此准确、深邃、流畅、优美、简练、隽永,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在我看来,他不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而且是古往今来、整个东西方国家的各种翻译家中最伟大的一位。因为至今我还没见过一部像《金刚经》这样内容和形式、理论和语言结合得十分完美的翻译著作。

在鸠摩罗什的一些传记文章里,人家这样评价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他译出的佛经,在内容的表达、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这些评价一点也不夸张溢美,而是非常客观中肯。

我对《金刚经》的看法非常之好、评价非常之高,而且也已经背诵和研讨过数百次了。去年11月在阅读《金刚经》整整100遍之后,我写了一篇体会《如是我闻》,现引用于此,供大家参考:

最早知道《金刚经》,那还是在中学上历史课时。老师说,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和书籍,就是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它印制于中国唐朝咸通九年,即868年,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了,后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我去年去敦煌时,还特地就此事询问过当地的工作人员。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万千佛经之首、之母,并被称为中国古籍五大经[即《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易经》、《诗经》、《金刚经》]之一。它先后有过多人翻译,但以鸠摩罗什的更好,唐玄奘次之。唐玄奘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翻译更好,《心经》被称为《金刚经》的压缩版、解释版、补充版,其实严格上说这是两部几乎完全不同的作品。在这两者中, *** 更看好《心经》,认为《金刚经》太长,不合适流传;《心经》简短,比较好读,是更好的一部佛教文本。其实不然,不管从哪方面说,《心经》又哪里比得上《金刚经》呢?这就说明,学问思想博大精深、堪称百科全书的 *** ,在佛学方面的造诣亦略有不及。

《金刚经》几乎涵盖了佛教一切最基础、最本源的理论和学说,融宗教、哲学、文学、文化于一炉,内容丰富广博,思想深邃睿智,画面精彩,形象生动,情节圆满,语言优美,文字整饬,流畅通达,浑然一体,朗朗上口,完全可以媲美于西方宗教的《圣经》、《古兰经》,哲学的《理想国》、《查拉图斯拉如是说》等一流顶尖名著。

黄炎培读《道德经》,总结4字:“为而不争”;读《金刚经》,亦总结4字:“如石不动”。其实我的体会,却是刚好倒了过来:读《道德经》应是“如石不动”,读《金刚经》才是“为而不争”。为什么呢?其实,道家和佛家都讲“有”和“无”,但是,道家的“无”确确实实是没有,空空如也,把一切放弃,看破红尘名利,求得超脱和平定,这便是“如石不动”;而佛教讲的“有”和“无”本质上是指“多”和“少”,是让人丢掉“少”的,将来才会得到“多”的,丢掉次要的,将来才会得到重要的,先舍后得,有舍才得,这便是“为而不争”。

文中有大量类似“如来所说XX,即非XX,是名XX”的句子,很像《道德经》的开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都极富有逻辑性和辩证法思想,那也正是这两部作品各自的特征:《金刚经》是让你把手头原本看得很大、其实并不大的东西看小它,从而去追求和获得真正大的东西;而《道德经》是让你将干脆该对象看穿、看破、看无。(记得 *** 之一次见到赵朴初时,还跟他开玩笑说:“如来所说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所以,人们曾经常说佛教宣扬的是四大皆空、一切虚无,这实在是误解了佛教。佛教其实是把道教的出世和儒教的入世结合了起来,就是说既要积极地对外做事,又要保持自身内在的清净修为。这两者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佛教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做,而是要放眼广大、不拘小节,丢掉烦恼、心胸豁达,不要固执、转移视线,打开心智、专注事业,干大事而舍小我,既为又不争;否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佛教事业,又怎会做得像今天这样巨大呢?至于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发展到了禅宗的境界,有些类似于道教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702/111498.html

“解密:世界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到底是谁?” 的相关文章

汉武帝为何要实行罢黜百家?他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汉武帝为何要实行罢黜百家?他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驾崩,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中学历史都学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乎自此以后汉朝就开始任用儒生和儒家思想治国了。然而小编近来读到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的一段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

关羽和张飞都只是民间小贩 他们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关羽和张飞都只是民间小贩 他们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对关羽张飞都是小贩,如何能成为三国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真实历史上张飞就是一个杀猪的,而关羽是一个卖枣的,这二人为何能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名声呢?他们的武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搜史君就来带大家看...

令狐楚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有哪些影响?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令狐楚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有哪些影响?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令狐楚(766年-837年12月13日),字悫士,自号白云孺子。京兆府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市)人,郡望敦煌(今属甘肃)。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受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自此...

徐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曹操平定北方后,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染疾去世,...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下场都很惨吗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下场都很惨吗

还不了解:古代太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子被废掉都结局凄凉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统的,否则将朝纲大乱。而“太子”便是...

历史上隋炀帝和唐玄宗的文学素养怎么样?

历史上隋炀帝和唐玄宗的文学素养怎么样?

隋炀帝和唐玄宗的文学素养怎么样?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隋炀帝杨广虽然残暴得毫无人性,但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文艺青年,和文艺青年陈后主有得一拼。他曾经写过《春江花月夜》这样婉约迷离的诗,仍然带有六朝红粉暧昧的味道。隋炀帝曾经三次发兵征...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视我如众人,我视君如寇仇。太史慈在三国里的戏份似乎并不是特别多,《三国演义》也基本还原了太史慈的生平,不过把他死的时间拖后了两年。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太史慈,却享有很高的评价:孙策: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

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文化

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文化

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君主,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皝勇武刚毅,颇有谋略,崇尚经学,熟悉天文,被立为辽东公世子。建武初年,拜冠军将军、左贤王、望平侯。太宁末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