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莽到底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一直是个负面角色,后来,虽然有了一些争议,但仍然以负面评价为主。
白居易的那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传唱了一千多年,几乎成了王莽的盖棺定论。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对于王莽,史学家们一直有两点耿耿于怀,一是所谓的“虚伪”,二是所谓的“篡夺”。
王莽代汉之前,一直是受人敬仰的道德楷模,他孝顺母亲,疼爱侄子,待人温良谦恭让,哪怕是最苛刻的道德家,也无法从他身上挑出半点毛病。
不仅如此,王莽入仕之后,做官的名声也是极好。他为官公正廉洁,不贪不占,不作威作福,关注百姓民生,工作能力出众。可谓德才兼备。
这一切美德,在他代汉后,在史学家的嘴里,怎么就成了阴谋诡计、虚伪做作了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绕不过“篡夺”二字。在正统的史观中,“篡夺”是大逆不道之罪,有了这一条,白的也能给你说成黑的。
可放在今天来看,哪一朝的改朝换代不是“篡夺”而来的呢?
即便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他又何尝不是篡夺了秦朝的天下?
相比血流成河、尸骸遍野的暴力篡夺,王莽的“篡夺”算得上和风细雨,未伤一兵一卒、一草一木。
那这不就是进步吗?
很遗憾,王莽的新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假若是一百五十年,我相信史学家们肯定会改口的。说不定,还会为王莽炮制出一万条赞词。
可见,“虚伪”也好,“篡夺”也罢,一切的一切,追到根儿上,无非还是那四个肮脏的大字:成王败寇。
除了道德上的质疑,王莽身上争论更大的地方,应该就是他的“托古改制”了。
客观地说,王莽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一开始的某些措施(比如土地改革)也是得当的。只不过他太着急了,总想着一步到位,不懂得循序渐进。而且,许多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变了味道。
而后来的某些政策(如频繁地改革币制、大肆更改官名、地名),确实是脱离了现实,也有迂腐的嫌疑。
总的来看,王莽的改革有失误,也有进步意义,功过相抵,至多算是过于理想主义化,算不上什么大罪。
对于王莽改制,胡适先生曾评价说:“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
王莽更大的败笔,是他那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少数民族政策。他怀抱着“天朝帝国”的观念,妄自尊大,总把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看成自己的附庸,对于他们刻薄寡恩,终于引得四夷蜂起,边境上连年战乱。
王莽的败亡,就是从这发端的。
后来,接连不断的天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饥民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直到此时,王莽依然有翻盘的机会。但他对于军事一窍不通,既不懂战略,也不懂如何使用将帅,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起义军不断壮大,直至把他埋葬。
王莽是个适合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无拘无束的权力,于他是把双刃剑。因为他骨子里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如果缺乏足够的重力,很容易脱离地面,飞向天空。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另外,王莽也为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背负了太多的原罪。新朝的灭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西汉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