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昭王李暠志为何不想当皇帝?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4-29)340

武昭王李暠

李暠,西凉政权的建立者,谥号武昭王,又叫兴圣皇帝,在位18年。他博学多才、有志向,很早就被人发现并推荐为官。最初为后凉段业效力,他的才能很快就在政治上得以表现,不久后又被人推荐为敦煌太守。在后凉势力衰退之时,后凉多郡开始反抗段业,经过六郡联手,摆脱后凉,李暠被众人拥护建立西凉。

武昭王李暠志为何不想当皇帝?

李暠图片

武昭王李暠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建立西凉后,政治上善用贤者,经济上重视务农,制度上执法宽简,赏罚分明。他放宽制度,鼓励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百姓返回家园,并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自给自足,给他们特殊的优惠政策,让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这项政策实施后,很快就吸引了上万户居民返回敦煌。为了统一河西地区,李暠派宋繇四处征战,并多次取得成功。不久,在李暠的治理下,敦煌就恢复往日的繁荣景象。在那样一个纷争四起的年代,有这样一个为百姓着想的明君,真是人民的福气。

李暠在文化方面重视弘扬汉族文化,因而制订了许多措施来宣扬这些汉族思想。不仅如此,他还建立县学、州学等,招收热爱汉文化的学生,使得他统治境内一时学风四起。他又爱惜人才,只要是人才到西凉,他都重用并加官进爵,于是中原的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靠于他,当时的西凉得敦煌成为文人名流的聚集地。敦煌也成为西部的文化中心,李暠的文化举措为汉文化的发展做了杰出的贡献。

李暠家训

武昭王李暠,西凉太祖,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唐朝李氏将李暠视为祖先。李暠从小就热爱文学,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肯定会教书授课或者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只可惜,生逢乱世的他不得不走上政治舞台。建立西凉后,在李暠的领导下,敦煌上下形成一股学风,弘扬汉族文化,学习汉族思想在西凉境内盛行。在这段时间,李暠写《诫子书》来宣传李家的家训,在当地广为流传。

武昭王李暠志为何不想当皇帝?

李暠浮雕

这篇文章语重心长,句句箴言,表达了自己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希望自己离世后子女可以严格按照李暠家训行事。其中有“动念宽恕,审而后举”,意思是要懂得宽恕他人,在制定举措时要先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远佞谀,近忠正”意思是让儿子亲近忠心正直之人,远离阿谀奉承的小人;“刑法所应,和颜任理,慎勿以情轻加声色”意思是要用法来处理事务,判断事务有有理有据,不可根据自己情绪和喜好来断定;“富贵而不骄者至难也,念此贯心,勿忘须臾”意思是富贵后做到不骄傲确实比较难,但一定要时刻将这点记在心上,时刻提醒自己。

李暠写下这些家训,可谓用心良苦,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可以教育他的后代,还给后人留下一笔值得珍藏的财富。可惜在李暠死后,其子李歆继位后,并没有遵守这些家训,而是大兴土木,不听贤臣进谏,独断专行,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在位才三年就遭到敌军偷袭,后不幸战死蓼泉。

李暠述志赋

《述志赋》出自《晋书》,是西凉政权建立者李暠的作品。李暠自幼好学,本想做一位步入仕途、潜心专研的学者,可是事与愿违,所处的环境处处兵荒马乱,百姓民不聊生。不得已才步入官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百姓伸张正义,给百姓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武昭王李暠志为何不想当皇帝?

李暠画像

李暠满腹经纶,热爱文学,在十六国时期是著名的文学家。据史料记载他所著的有《槐树赋》,这篇文章是作者通过槐树在西北难以种植的事实,有感而发,感叹自己身处这荒凉偏远之地,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好地方;还有《大酒容赋》,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表达自己恬淡豁达的胸怀;还有《靖恭堂颂》、诗赋数十篇,以及为前妻写的诛文。可惜的是,流传下来的只有《述志赋》,其他的佳作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没被保存下来。

李暠的《述志赋》是在南凉君主秃发傉檀进攻西凉时所著。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李暠抒发的是自己身为文人的志向,而不是一个君主治国的志向。李暠胸怀大志,可惜生不逢时,看尽世间沧桑,面对国家分裂,内心无比煎熬。于是李暠多次上书东晋朝廷,视东晋王为正统,表达自己对恢复晋室的信心。《述志赋》中他的志向是不图世间荣华,只求清净高洁,隐居深山。而另一种情感就是表示自己愿在东晋的领导下实现自己大统一的抱负和决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4/123203.html

“武昭王李暠志为何不想当皇帝?” 的相关文章

项羽和刘邦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败绩 项羽最后为何会魂断垓下

项羽和刘邦打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败绩 项羽最后为何会魂断垓下

对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70多城,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有很多名将,四大名将的叫法,也只是《千字文》里的一家之言罢了。《千字文》中是这么写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简单的意思就是说,白起、王翦、廉...

三国时期许褚手下的那支队伍战斗力如何?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三国时期许褚手下的那支队伍战斗力如何?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许褚是曹操手下大将,正史中记载,许褚腰大十围,勇力绝人。后来,许褚成为曹操的贴身护卫,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曹操,立下大功。许褚和典韦都是以猛著名,也都深受曹操喜爱,两人不相上下。然而,许褚手中有一支奇特的队伍,让曹操非常喜欢...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吴末帝孙皓即位后...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嘉庆上位为什么要除掉和珅 嘉庆是贪图和珅的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上位就要除掉和珅,是因为和珅钱多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是嘉庆帝为什么要这么急着杀了和珅,一七九九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在三年前就去世了。和珅还在为乾隆的丧事忙碌着,正月十三就被嘉庆皇帝抓住,而且还被判了二十条大罪。又过了五日,也就是正月十...

哥舒翰字唐朝是什么存在?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哥舒翰字唐朝是什么存在?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哥舒翰,唐朝名将,为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也被叛军俘虏,更导致长安再无屏障,局势对唐军大为不利。那为何二十多万唐军打不过一万叛...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朱高炽体弱多病,朱高煦战功卓著 朱棣为何选择朱高炽做继承人

还不知道:朱棣为何选体弱多病的朱高炽为太子,而非战功卓著的朱高煦?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明朝历史的人想必对朱棣这位皇帝并不陌生。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后来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地。按理说朱棣是不会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野心勃勃使他发动了著名的靖难之役,从而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