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5-04)180

唐哀帝李柷是一个并不知名的皇帝,他是唐昭宗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是何皇后,他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算起来,他是唐朝的第二十任皇帝。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唐哀宗像

当然,这个计算是不包括武则天和殇帝的。他在位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他是在904年登基当上皇帝的,但是其在907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废除了。其在908年的时候去世,死的时候仅仅只有17岁,可以算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在唐哀宗去世之后,其被葬在温陵。

唐哀帝李柷作为唐朝的最后的一个皇帝,其从来没有掌握实权,真正的实权被掌握在潘镇手中,因此可以说唐哀宗只是潘镇手中的提线木偶而已。到905年的时候,梁王朱温看到唐朝的衰败,其已经开始有谋反之心了,他先是将唐朝的所有朝臣杀死,随后更是逼迫唐哀宗退位。因此,唐哀宗在位时间并不是很长。

唐哀宗李柷退位之后就被安排迁往曹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菏泽市。在第二年的时候,唐哀宗去世。有史书记载,唐哀宗是被朱晃毒死的。其“哀皇帝”的谥号也是朱晃为其取的,但是其庙号却没有被采用。

唐哀宗李柷在登基的时候才只有13岁的,他是一个少年天子,但是其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其在位期间从来没有拥有过实权,相反他一直都被其他人所控制所利用,最终不但被迫退位,还因此而被人毒死,仅仅只在这个世界上活了十七年时间,可见他也是一个末世的苦命皇帝。

唐哀帝被谁拉下马

少年皇帝唐哀宗在13岁的时候登基,在16岁的时候就被迫退位,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那么,到底是谁逼迫唐哀帝退位的呢?唐哀帝被谁拉下马呢?唐哀帝他从小就生活在变幻不断的政治风云中,当时的唐朝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挽救唐朝,因此唐哀宗一直都生活在恐惧当中。作为一个皇帝,他却并不能掌控实权,他最终是被朱温逼迫退位的。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唐哀宗剧照

在天佑元年的时候,唐昭宗被朱温所谋杀,随后朱温将唐昭宗的第九个儿子也就是13岁的唐哀宗扶为皇帝。后来,朱温就采用各种 *** 将唐哀宗的其他兄弟杀死,唐哀宗也被朱温所控制。在唐哀帝登上皇位三年时间,也就是天佑四年的时候,唐哀宗在朱温的逼迫下,逼迫退位,唐哀宗就此被拉下马了。

唐哀帝让位给朱温之后,朱温就将国号改为梁,其将唐哀帝封为济阴王,安排唐哀帝迁到曹州去。即便当时的唐哀帝已经退位了,但是朱温还是不放心,因此他在唐哀帝所居住的房子周围都种上荆条。在第二年的时候,他又派人用毒酒毒死了唐哀帝。

唐哀帝被谁拉下马的?看起来,唐哀帝好像是被朱温所拉下马的,其实他被当时的朝代所拉下马的。当时的唐朝已经到衰败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唐朝只有死路一条了,而作为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宗最终也被时代所抛弃。

唐哀帝是怎么死的

14岁登基当上皇帝,16岁被迫让位于他人,17岁那年突然离世的唐哀帝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很想要知道唐朝的末世皇帝唐哀帝背后的离世的故事,大家很好奇唐哀帝是怎么死的?的确,一个仅仅只有17岁的人为何会突然去世呢?其实,唐哀帝是被毒死的,翻阅历史资料,大家就可以知道唐哀帝是被朱温用毒酒毒死的。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唐哀帝李柷剧照

唐哀帝在907年的时候被朱温逼迫让位,随后唐哀帝李柷就成为了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唐朝也已经变成后梁了。朱温在当上皇帝之后,对已经迁往曹州的唐哀帝并不是很放心,他总是担心唐哀帝会是自己的一个隐患。因此他就秘密派人到曹州。先是将唐哀帝身边的两个亲信杀死,在唐哀帝身边安排了自己的众多亲信,监视着唐哀帝。随后,其更是进一步地迫害还只有17岁的唐哀帝,最终他用一杯毒酒结束了唐哀帝的生命,也结束了唐朝三百多年的历史。

唐哀帝的死是由朱温一手造成的,朱温之所以要杀死唐哀宗,主要还是因为唐哀帝的身份特殊,他毕竟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只有在唐哀帝死了之后,唐朝才算是真正地结束了。因此,要说唐哀帝是死在一杯毒酒上面,还不如说他是死在了政治阴谋上。

唐哀帝是怎么死的呢?唐哀帝是被人毒死的,他的离世代表着唐朝已经正式被取代了,唐朝的兴旺和衰败都已经结束了。

唐哀帝有哪些子孙后代

唐哀宗是唐朝最后的一个皇帝,那么唐哀帝有哪些子孙后代呢?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唐哀宗仅仅只活了17年时间,其中他还做了三年时间的傀儡皇帝,他并没有机会生育孩子,因此他没有任何的子孙后代。短命的唐哀帝生于唐朝的末期,其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不但没有能力保护唐氏宗族,甚至还没有机会生下自己的孩子。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唐哀帝画像

唐哀宗之所以没有机会生育自己的孩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之一:唐哀宗仅仅只活了17年时间,他还没有来得及生育自己的孩子。虽然古代人早婚早育,但是唐哀宗的寿命过短,还不到生育孩子的时候。第二:唐哀宗是一个傀儡皇帝,其一切的举动都被控制,藩镇并不会让唐哀宗去生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当大家问道唐哀帝有哪些子孙后代的时候,大家不得不感到失望。

唐哀宗在14岁那年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其之后就一直被藩镇控制,登基之后从来不敢下达任何的实质的命令。其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敢保证,何况是生育孩子了。因此历史上的唐哀帝没有任何的子孙后代,至少根据历史的记载,唐哀帝是没有生育孩子的。

唐哀帝没有子孙后代,这也代表着唐朝已经走到最后了,唐朝皇族最终只能败落。这虽然令人伤感,但是大唐帝国的三百年基业注定要落在他人手中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5/124073.html

“解析唐哀帝为什么在16岁就被迫退位?” 的相关文章

郑樱桃是谁?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郑樱桃是谁?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后赵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 政权。“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后赵录·石虎传》记载,郑樱桃原本是仆射郑世达的家妓。那么,出身低微的她,是如何成为母仪天下的后赵皇后的呢?郑樱桃是后赵襄国人,据史书记载,她是优伶出身,颇具美色。因此被晋朝仆...

李蔡是什么出身?他最后为何会得到个自杀的结局?

李蔡是什么出身?他最后为何会得到个自杀的结局?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中国普遍使用郡县制,其实这个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各国中已经较为普遍。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各郡县出现一些豪强大族,陇西李氏就是其中之一。李氏属于嬴姓,和秦国王室本是一个祖宗,都是皋陶之后,从西周初年就世代定居在陇西。日后陇西李氏以豪强身份夺取了天下,创立了大唐帝国,更不用说明朝的李成梁、...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良妃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良妃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康熙是一位痴情的皇帝,爱江山也爱美人。他一生的挚爱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良妃卫氏确实是他后宫宠妃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良妃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一个是皇八子胤禩的生母;一个是出身包衣组织即辛者库。...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

历史上雍正最宠信的三大朝廷重臣,乾隆为什么都要除掉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这是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王上任之后打击上一任皇帝的臣子都快成了基本操作了。首先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最为熟悉的李卫。李卫算是雍正捡回来的,因为雍正觉得这个人正直有正义感而且不拘小节,就把李卫带到自己的身边,李卫也...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楚怀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两次被秦国抓起来?

楚怀王熊槐,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的国君中,要说冤大头,没有人能超过楚怀王了。楚怀王被秦国骗两次,最后还被秦国抓起来当人质。最终,他还是从秦国逃了出来。不过,他却没有回楚国。那么他为什么不回楚国呢?说起来,楚怀王并非像影视中所说的那么昏庸...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关羽投降曹操是假的吗 为什么都说关羽是投降于大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都处死了太平公主的子女 李隆基为何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子女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的长安出了名的繁华,唐朝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疯狂,在女皇武则天的带动下,唐朝女人对权力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迅速膨胀的野心,驱使着她们不断冲击皇权,企图再现武则天的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