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满清王朝之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6-07)280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翻开历史长卷看到,后金(清朝)开国奠基者努尔哈赤,他把自己的儿子推到更高权力位置,又让他从这一位置栽了下来,还下令结果了他的性命。努尔哈赤真是一只狠毒食子的老虎。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 配图

褚英,努尔哈赤的长子,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从小在血雨腥风中长大,在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中,成长成一位勇猛无敌的战将。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八岁的褚英之一次率领一千人出征其他部落就获得大胜,凯旋而归。努尔哈赤对他的首战出色表现很是满意,赐予他“洪巴图鲁”(满语,旺盛的勇士)称号,并晋封他为贝勒爵位。在与乌拉部落战役中,褚英奋勇当先建立功勋,努尔哈赤授予他“阿尔哈图土们”(满语,广略之意)称号。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褚英又一次单独领五千人马出征,杀敌三千,缴获大量盔甲等战利品。

在以骑射为之一生存手段的部落里,在以弓马夺天下的年代,褚英的骁勇善战令努尔哈赤十分欣喜,他为自己长子优异的表现而兴奋,他认为褚英可堪大任。

万历四十年(1612年),五十三岁的努尔哈赤决定选立一位继承人,这个人选自然落在褚英身上。褚英成了建州女真部落的二号人物,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褚英成为继承人之后,就立即想建立与自己新身份相匹配的个人权威。他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贝勒”宣誓效忠于他。但“四贝勒”不能接受在父亲之外再有人对他们发号施令,更不能接受褚英向他们索要马匹以及财物的行为,他们纷纷进行了 *** 。早年跟随努尔哈赤打江山的费英东、额亦都、扈而汉、何和里、安费扬古“五大臣”,都建立了各自的功勋,他们也都看不惯褚英指手画脚狂妄自大的做法,因而“五大臣”对褚英的号令也是不冷不热。

褚英在有了继承人的身份后,他就被彻底的孤立了。原本勾心斗角互相拆台的“四贝勒”为了一个共同目的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他们将要面对的新君褚英。“五大臣”为了保全眼前的既得利益和将来不被褚英诛杀,也都纷纷表示了各自对褚英的不满,他们也都想扳倒褚英。

褚英是在刀尖上成长起来的,从小接受的都是用武力说话,他的政治谋略和玩弄权术几近 *** 。他认为要让“四贝勒”和“五大臣”俯首称臣,更好的办法就是武力解决。为此,他毫不掩饰地公然叫嚣:“我继位后,会将与我作对的的弟弟和大臣通通杀掉。”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 配图

褚英这样不知韬光养晦,锋芒毕露,杀机四射的心态;紧逼不舍,杀气腾腾的言语,让“四贝勒”“五大臣”都感到自危。共同的安危、利益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经过暗中一番策划,他们决定联手向努尔哈赤告发褚英。他们告褚英三大罪状:一是致使“四贝勒”“五大臣”彼此不团结;二是索要各位弟弟的马匹和财物;三是声称他继位后,“将诛杀与我为恶的诸弟、诸大臣”。

当努尔哈赤把控告褚英的文书拿给褚英看时,褚英毫不隐晦地承认自己是曾说过这样的话。立褚英当继承人引起这样大的矛盾,这是努尔哈赤没有料到的。是维护褚英的继承人地位,还是站在众人的一面,予以撤销?这让努尔哈赤很棘手,也感到十分痛苦。褚英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自己打下的江山交在他的手上,真是无法放心。另一方面,“四贝勒”各自都是旗主贝勒,都拥有很大势力,都是努尔哈赤不可或缺的基石。“五大臣”曾与他一起出生入死几十年,为他赴汤蹈火开辟疆土,是他的股肱心腹,没有他们就没有建州部落的生存和发展。还有一点,那就是褚英对权力表现的虎视眈眈,急不可耐,很可能会做出出格的事情来夺取他的地位。

“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利弊之后,为了女真的基业,努尔哈赤决定站在人心所向的一边。他毅然收回了给褚英多于其他人的财物,给众人进行了平分,严重削弱了褚英的势力。努尔哈赤对褚英开始有意疏远,几次征战都没有让褚英随行,并且连守卫建州之责也没有交给他。这等于向世人宣布,褚英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位人的地位。

对父亲这样的抉择,褚英恼羞成怒,一次在努尔哈赤率兵出征时,他对自己的亲信说:“父王把原属于我的部众与诸弟均分,我再也活不下去了,我宁愿死掉。这次建州兵出征失败才好呢。如果他们败退回来,我不让他们进城。”

揭秘:满清王朝第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 配图

此时的褚英已是众叛亲离,他的这番话被一名亲信向努尔哈赤进行了告发。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将褚英囚入高墙幽禁起来。

据《旧满洲档案》记载:此时的努尔哈赤正在筹划建立政权,他考虑到若是保全褚英,让他继续存在,则会导致大局不稳甚至众叛亲离。于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痛苦地做出了除掉褚英的决定。这位三十六岁的继承人就这样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后金政权或者可以说清王朝历史上,之一位公开的指定继承人以失败终结。之一位继承人不仅从更高位置上栽了下来,而且还丢了身家性命。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改元天命元年,国号大金。这时据褚英被处死仅仅不到半年时间。

褚英的悲剧告诉人们,在政治权力的逐利场上,政治成熟很重要。什么坑蒙欺骗,撒谎抵赖,死不认账,无中生有,栽赃陷害,颠倒黑白,这些都是政客经常用来保护自己、中伤他人的必备手段。政治上天真坦率岂不是在出卖自己?这样的“智慧”如何能趟得了政治权力的浑水?

明崇祯皇帝在刺杀自己女儿长平公主时,道出亡国之君更大的人伦之痛:“汝何故生我家!”不管努尔哈赤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后世看历史,历史总有着惊人的相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6/129865.html

“揭秘:满清王朝之一位继承人如何丢命的?” 的相关文章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明实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人太多,耗费太大的问题呢?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明朝600多名宗室子弟因为未经朝廷批准擅自结婚,被告到朝廷。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此很重视,为此召见了内阁首辅张居正,...

裴昭明:南北朝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昭明:南北朝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昭明(?~502年),字昭明,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南中郎将参军裴骃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裴昭明,河东郡闻喜县人,昭明年轻时便传授儒学和史学,宋泰始年间任太学博士。有司奏报说:“太子结婚,纳征礼用的是玉璧和虎皮,不清楚这有什么根据。”裴昭明发表见解说:“...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可不少,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张让、明朝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刘瑾,靠才华吃饭的太监也不是没有,比如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郑和七下西洋。以上这些人可谓是...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时仅率数十骑兵就敢混入数万人的梁军,斩杀梁军将领;可他当了皇帝后却胆怯怕战,畏惧辽军,不敢率军救援张敬达,导致最后身死国灭。那为何李从...

刘备手里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刘备手里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手握卧龙凤雏也没能统一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灭亡后,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曹操占据北方地带,刘备占据荆蜀之地,孙权经营富庶的江南。《三国演义》里司马徽曾经说:卧龙凤...

崇祯继位之后为何没有挽救明朝?真相是什么?

崇祯继位之后为何没有挽救明朝?真相是什么?

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实际上,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时间,他在台上十七年。这么漫长的时间,足够他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另外,他在拿下魏忠贤后,在朝廷中已经具有了绝对的权力。他可以安排任何他想安排的人选,配备任何他想配备的队...

袁绍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绍和演义写的一样吗

袁绍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绍和演义写的一样吗

对袁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真的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么不堪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提及三国里的袁绍都必须说:“外宽内忌,性迟多疑,好谋无断,刚愎自用 ”但实际上袁绍真不是这样的人,袁绍极度被低估了。实际上,袁绍这人非常不安分,野心极大极有手腕,一个庶出的世家子弟做到...

诸葛亮派将抵挡张郃时,魏延为何不自告奋勇出战?

诸葛亮派将抵挡张郃时,魏延为何不自告奋勇出战?

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蜀国进行了大大小小五次北伐,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斗智斗勇,打的司马懿不敢出来,闭门坚守,在正史中非常精彩,在演义中更精彩,这里,只讨论演义。诸葛亮为了诱司马懿出来,拔寨退军,司马懿识破计策,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得到消息,提前布置好口袋,专等魏军,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