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一太监伺候过六位皇帝 死后极获哀荣
在明朝近300年的历史上,有一位太监名气不大,极少有人知道他的生平。他曾伺奉过六代皇帝,多次掌管司礼监前后达50年,他对待士人温和恭敬,从不揽权结帮,堪称明朝太监之一人。萧敬(1438-1528年),延平府南平县(福建南平市)人,司礼监太监。他自幼入宫服役,因聪明伶俐,被选入司礼监内书堂读书,他学习努力,进步很快。天顺初年,担任长随。明英宗朱祁镇发现萧敬很有心计,所以信用他。天顺二年(1458年)萧敬升为奉御,不久再升为御用监左监丞。天顺五年(1461年),萧敬升为右少监。英宗对萧敬很宠爱,相继赐给他蟒衣玉带和多种珍宝。
*** 配图
成化三年(1467年),萧敬调到內宫监,负责管理仓储粮饷。他的账目出纳清楚,把过去一些弊漏基本上剔除了,过了不久,便升为司礼监佥书,并受命前往勘查武冈、蓟州等藩府的大案。在那里,萧敬排除干扰,审问清楚,办案公正,回京汇报时也扼要清晰,宪宗对他很满意。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去世时,萧敬因为和管理东厂的权宦尚铭关系密切,而险些受到牵连,朝臣屡次上疏弹劾他,但是刚即位的孝宗庇护萧敬,为他开脱。弘治三年(1490年),司礼监出缺,大家都一致认为萧敬是最合适人选,于是孝宗起用他为司礼监太监,参与一些重大的军政问题。
萧敬为人谨慎,熟悉典故,每当皇帝询问事情,他都了如指掌,能按规章制度给予清除而又详细的回答,而且常有正言规谏,所以孝宗很重视他,多次命他负责安排冠、婚、丧、祭等重大典礼,检阅团营兵马。萧敬受命会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审讯重大案件时,他审问的很仔细,判的也很得当。
*** 配图
当时宪宗的张皇后有两个弟弟张鹤龄与张延龄,都借着帝后的宠爱,纵容家奴违法乱纪,被朝廷内外许多官员弹劾,但孝宗一律不予追究。可是,案子落到萧敬手中时,他按法律作了判处,这使得大家对他很信服。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病危,他把太子托付给了萧敬,这就是后来的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武宗起用孝敬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赐给他绣着坐蟒的袍衣,准许萧敬在宫中乘小轿出入。这时他已经74岁了,但对时事仍然能常常提出好意见。正德十二年至十四年(1517-1519年),武宗经常打着“巡视”的幌子到处游荡作乐,萧敬和一些朝官极力劝谏,都无法制止。
武宗让萧敬留守京师,京师内外的人都重视和依赖他。但是,由于萧敬曾和宁王朱宸濠有交往,所以朱宸濠谋反失败后,武宗虽然因为萧敬年老,不予治罪,但还是罚了他钱并将它罢免。
*** 配图
正德十六年(1512年),武宗病逝,因没有儿子,由藩王朱厚熜入承帝位,就是世宗皇帝。世宗因为萧敬德高望重,又熟悉宫廷各种事务和礼制,所以特诏令他入宫管理机务。世宗到南北郊祭祀,逢年、节、四时用酒食祭拜太庙,视察国子监的时候,都由萧敬侍从。当时的萧敬已经85岁了,仍然头脑清楚,精力充沛,在宫中进退周旋,行步不差尺寸,当时弹劾萧敬的官员也不少。嘉靖元年(1522年),萧敬因屡受廷臣弹劾,请求告老还乡。世宗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念他过去的功劳,除年俸外,每月再加米十石;每年拨十人给他役使;逢年过节都像过去一样赐给他时令食品。这样的待遇,比起退休的内阁大学士还要高,也是以前宦官从未得到过的。
嘉靖七年(1528年),萧敬病逝。世宗命司礼监太监负责丧事的礼仪,御马监等太监综合办理有关丧葬的事务。皇天后赏赐白金100两,文绮4表里,大学士翟銮为他撰写墓志铭,杨一清为他写墓表。萧敬虽然在皇帝身边几十年,但他的宅第始终还是原来那一处,没有为自己添置产业。萧敬退休后更是杜门不出,绝口不谈政事,只和相知的来宾赋诗、鼓琴、下棋。像萧敬这样不敛财、不滥用权力的宦官,在明朝是极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