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一道白话圣旨让人好笑
朱元璋的白话圣旨 读后忍俊不禁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濠州(今安徽凤阳)贫苦人家。根据《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最后落户濠州。朱元璋从小受苦,是个放牛娃,还出家当过和尚。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
*** 配图
元朝末期,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接着,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这一年,朱元璋25岁。
朱元璋参加义军后,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郭子兴把他视作心腹知己。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才把“朱重八”换成了朱元璋。再后来,朱元璋成为义军领袖,并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推翻元朝,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 配图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由于从小没文化,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由于皇帝这一身份,他竟然引领了大明王朝的“白话文运动”,也算是真正的“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了”。
《御制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指导编纂、并以诏令的形式颁行的一部严刑惩治吏民的特别刑法。而且这本《大诰》的案例,有不少是朱元璋亲自过问定案的,那些案例也是他亲自选定的,每一个案例前后他都讲一番道理,从文字上可以看出都是他的口谕,所以《大诰》的文章非常口语化,这在所有诰文的文献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不仅文字生动活泼,而且朱元璋讲话的口气也活龙活现。
朱元璋在《大诰初编》的序中,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这文书各家见了呵,父母、妻子、兄弟、朋友,怎麼劝诫,教休做这等恶人,合着天理仁心了行,却不好?有一等官人家,父母、妻子、兄弟一同害人,满家儿并无一个发仁心的。似这等全家儿坏了的,也好些个。这文书里说得明白,一件件开得分晓。若还再如此害军,便是自己犯了又犯一般,难说你不曾见文书,不知道,这文书又不是吏员话,又不是秀才文,怕不省得呵!我这般直直地说着,大的小的都要知道,贤的愚的都要省得。”这本书完全是对八股文化的颠覆,活脱脱显现出朱元璋率性、任性的本质来。
*** 配图
中国的封建帝制更迭漫长,历朝历代的圣旨,浩如烟海大多千篇一律。相较严肃的圣旨内容和语气来讲,朱元璋的圣旨大白话颁布,如此圣旨不需要任何文秘代笔,只是“直抒胸臆”,想说啥就说啥,我说啥就是啥,恐怕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看来,朱元璋真不愧是推广白话文的之一人。
读他的白话圣旨,更是觉得好笑。据说他登基后下的之一道圣旨就是核查天下户籍,也就是人口普查。圣旨曰:“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就是户口不明白俚,说给中书省把天下户口查清楚。钦此。”
某年,东海屡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奏本请示,洋洋洒洒上万字,最后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简明扼要,读后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