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0-12)170

关于雍正和年羹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热议,雍正处死年羹尧之举也众说纷纭,或功高盖主死有余辜、或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云云。但关于雍正和年羹尧之间我们可能还忽略了其中一些重要的线索。年羹尧本来是雍正对付胤禩集团的一把利刃,没想到他先于胤禩集团走向覆灭。雍正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收拾年羹尧,其根本原因在于年羹尧触及到了雍正的更大忌讳,这就是有关他皇位的继承问题。

年羹尧在雍正的眼中是一个有“前科”的人。早在胤禛当皇子的时候,就因为年羹尧曾示好于皇三子胤祉的门人孟光祖而大动肝火,骂年羹尧是“恶少”,还威胁说要到康熙面前去揭发,搞得年羹尧不得不俯首帖耳。

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 配图

可是,年羹尧毕竟是封疆大吏,胤禛没有直接统属年羹尧的权力。最让胤禛深感忌讳的是,皇九子胤禟曾派人拉拢年羹尧,幸运的是年羹尧不为所动,而胤禟此举却被胤禛深深得记在了心里。此后胤禟被软禁在西北交给年羹尧管理。

但在整治胤禩这件事上,雍正和年羹尧是有分歧的。年羹尧不支持雍正用激烈的手段对付胤禩、胤禟和胤褆。

年羹尧因为就近监视胤禟,自然就少不了打交道。在年羹尧看来,胤禟并无才具,不值得下大力气提防。只要看管得当,就不会出大纰漏,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年羹尧的这种念头导致了他在胤禟、胤禩的问题上含糊不清,这就给雍正造成年羹尧不再像以前那样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错觉。

年羹尧这么考虑问题犯了雍正的大忌。雍正最担心的是以年羹尧这样的身份和这种“糊涂心思”一旦被胤禩集团利用,那就麻烦大了。年羹尧手握重兵、远悬西北,如果有人以他为外援的话,就会给雍正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还有一点,年羹尧随着恩宠的加重,不但没有提高自身的谨慎,反而侍宠若骄,他给督抚、将军的行文不以对等的口气,而是用长官训诫下属的口吻,这就等于把自己凌驾于督抚之上。

同时在年羹尧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官员,形成了一个小集团。雍正当年依靠结党获取皇位,所以他对臣下结党最为忌恨。年羹尧几乎没有遮掩地提拔他的亲信,虽然雍正在这方面也给予了他一定的特权,可年羹尧错误的理会了雍正施恩的真正意图,雍正是要他谨守臣节而不是飞扬跋扈。

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 配图

种种诱因让雍正觉得除掉年羹尧比清洗胤禩集团更为重要,一是年羹尧的实力看涨,他不同于胤禩他们已经被列为异党,而是以皇帝的宠臣面孔出现,如果不及时除掉,必然会有更多的臣僚加以追随,尾大不掉的形势就会日益加重。

二是清洗年羹尧可以展现新皇的权威。年羹尧能从川陕总督变成一等公、抚远大将军,也能从一等公变成一等罪人,这些天壤之别都来自于皇帝一人的手段;三是清洗年羹尧能让胤禩党人彻底断了借此人兴风作浪的念头。

年羹尧的问题被雍正提上了日程。雍正首先命年羹尧的好友、直隶巡抚李维均疏远年羹尧,紧接着,高其倬等封疆大吏都先后收到雍正的密折批示,要他们逐渐和年羹尧划清界限,站到皇帝的这一边来。

与此同时,雍正提拔年羹尧的对立面李绂、蔡铤,李蔡二人当年本是年羹尧在雍正的面前提拔起来的,后来因为一些个人恩怨,双方闹得不愉快,雍正利用这一点,给他们打了招呼,让他们出面揭发年羹尧。

同时,雍正也开始有计划的敲打年羹尧,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尧的奏折上告诉年羹尧,既然做臣子的守功难,那也就别怪做君主的“保恩难”了。

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 配图

雍正的诸多反年的举动,很快就让大臣们明白了心思,年羹尧一旦失宠,他的朋友忽然都变成了仇敌。李维均首先大骂年羹尧“冒滥军功、侵吞国帑”,继而便直接请求雍正处死年羹尧,田文镜也主张诛杀年羹尧。

雍正三年九月,雍正下令逮捕年羹尧,十二月议罪,给年羹尧列了92款大罪,并于当月赐死了年羹尧。

在杀年羹尧这件事上,当时民间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一些知识分子对年羹尧很同情,很多人也曾善意的提醒年羹尧要注意皇帝“卸磨杀驴”的举动,可惜年羹尧没当回事。

而作为后来即位的乾隆,也对年羹尧抱有很大的同情,他坚持认为像年羹尧这样难得的名将应该留下来应对西北的战事。乾隆的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从后来雍正在西北两路用兵缺乏得力的大将这一事实来看,乾隆的观点还是比较准确的。

其实,雍正何尝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只是在当时看来,所有的一切都要围绕着自己皇位的稳固为前提,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10/151901.html

“雍正收拾年羹尧:其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的相关文章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 李渊真的是靠儿子的无能之辈吗

对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只是一个靠儿子开国的无能之辈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唐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有着“天可汗”之称的李世民。虽说他只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但其开创的贞观之治却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唐局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其在当时的影响力,还是后世...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宪英: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曾预言钟会将会叛乱

辛氏(191年—269年),字宪英,祖籍陇西,颍川阳翟人。出身陇西辛氏。魏晋时期著名才女,曹魏侍中辛毗之女,卫尉羊耽之妻,魏晋时期名将羊祜之叔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辛宪英聪朗有才鉴,曾劝弟辛敞尽忠职守,预言钟会将会叛乱。泰始五年(公元269年),辛宪英逝...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张昭在赤壁之战前选择投降曹操,到底是因为什么?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举州投降。在当阳击溃刘备后,曹操准备乘势进攻江东,江东群臣面对曹操大军绝大多数都主张投降。其中以威望、地位最高的张昭为首,自此投降成为了...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是明末时期农民军与明军之间的作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关外辽东战场,历经两年时间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完败。这一仗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打掉了八成多,仅剩下吴三桂所属部分关宁军退至宁远孤城,整个辽西走廊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跑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