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则天那些勾引男人的手段:竟然送石榴裙!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0-13)150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此时身为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才仅仅25岁,大好年华在身。随着李世民的一死,武则天的黑色日子来了。

李世民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皇帝,可惜他死得太早了,如果他能活到七十多岁,“贞观之治”还能延续二十多年。不过,这也没李治和武则天什么事了。

李世民死得早,其实怪他自己。自从东征高句丽回国后,他感染了风疾,风疾就是血管类疾病。此病如果通过正规途径治疗兴许能好。

武则天那些勾引男人的手段:竟然送石榴裙!

*** 配图

可李世民有病乱投医,他迷上了道士们炼制的一种丹药,以期长生不老,他甚至还向从印度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求教长生不老之术。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他不仅没能长生不老,反而加快了死亡进程。

李世民病情危重后,群臣考虑皇宫地气太重,不利于休养,便建议在长安以南的终南山修建一座翠微宫。可住进这座宫殿后,他的病情反复发作。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开始,他把李治调到自己身边陪侍。当然,在李世民身边陪侍的,还有武则天。

没过多久,李世民的病情突然加重,他感觉自己活到头了,就急忙把宰相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翠微宫,作为托孤大臣交代后事。

五月二十六日,伟大的皇帝李世民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在位23年,享年52岁。

李治即位后忘情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后,长孙无忌立即安排禁军护送李治先回宫稳定局势,然后他亲率大队人马护送李世民的灵柩回京。两路人马都抵达长安后,才昭告天下皇帝驾崩。五天之后,李治在太极殿即位,他就是历史上的唐高宗。

李治即位后,忙得像打仗似的。一方面,他要办理父亲的丧事;另一方面,他要处理一大堆军国大事。这些事情,他都很陌生,需要紧忙学习,紧急处置。对于军国大事,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放松,因为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举世无双的超级大国,他必须高举父亲治国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父亲“仁政爱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以德治国观,把大唐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文明、发达的封建主义国家。

李治的苦衷。武则天走了,李治会作何感想呢?其实,李治并没有忘记她,并没有忘记自己对她的承诺,他不是那种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人,他也想把她留下来,但他暂时不能这样做,因为他有难言的苦衷。

李治的难言苦衷有三个方面。之一,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同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完全是两回事。父亲把薛婕妤留下来是为了工作,他把武则天留下来却是为了保持私情,可他们的私情见不得天日,并为传统伦理道德所不齿,因此他不敢把她留下来。

武则天那些勾引男人的手段:竟然送石榴裙!

*** 配图

第二,他向来胆小软弱,而把父亲的女人留下来,是需要勇气和霸气的。他既缺乏父亲那样的气魄,又要顾及舆论的影响,因此他还是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

第三,他刚刚即位,皇位不稳,加上性格柔弱,所以一直受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这些大臣是绝不会允许他胡作非为的,他又顶不过这些大臣,只好夹着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这也是他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的重要原因。如此说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治真是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其实,他心里很痛苦,他知道武则天一定很伤心,但伤心总是难免的,谁让他们曾一往情深呢?

武则天对李治仍然是有感情的,至少她思念李治,期盼李治。思念一个人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感动。写了情诗,还捎上一条石榴裙,顺便勾引一下李治,那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妙。有情人终相见。情诗写出来后,是要送给李治看的。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表明李治看到了这首诗,因为他去见武则天了。

李治即位后,在工作上一刻也不敢怠慢。正因为此,他才忽略了武则天。可看了武则天的那首诗(也许看到了那条石榴裙)后,他的心一下揪紧了:她是我深爱的女人啊,我怎么把她忘了呢?如今,她跌进了万丈深渊,我却无动于衷,真是该死!何况我对她曾有过承诺。她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这般思念我,真让我感到愧疚!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一定要去看看她,把她接回宫!

李治刚刚作出这样的决定,就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抨击。因为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我们说过,他当初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有三个原因,如今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也有一个重要原因:父亲死了,作为儿子,他要守孝3年(唐代一般为27个月)。

在这3年期间,只有在父亲忌日这天,他才可以入寺进香,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见到武则天。但仅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够,前提条件是需要李治在父亲忌日这天,选择去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进香。

武则天那些勾引男人的手段:竟然送石榴裙!

*** 配图

尽管有这么多的前提条件,但李治最终还是到感业寺见了武则天,这足以说明他们在见面之前已互通信息。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这天是李世民的周年忌日,也是武则天期盼已久的日子。

这天,李治要到感业寺为父亲进香,他约好了要和武则天见面。李治选择到感业寺为父亲进香的机会见武则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皇家寺院林林总总,感业寺并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庙,如果李治必须要在这里为他进香的话,那就先得给朝臣们一个理由。

谁也不知李治是如何说服朝臣们的,但皇帝总不是白当的,某些时候,说话一定得管用!总之,李治拍了板,他决定去感业寺。这次机会对于武则天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她又把这次机会看作救命稻草。只是,一年未见,李治变得风华更茂,她却变得憔悴不堪。忆往昔,两人是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哭泣声,随后便是无穷尽的相思倾诉。史书记载大抵如此:“忌日,上(李治)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这个场面是非常感人的。李治能到寺院看望武则天,说明他并不是薄情寡义、言而无信之人。他的到来,给武则天带来了无限希望。在她看来,黑暗的日子即将结束了,她依稀感到,身后那座熟悉的城市,那个她工作了12年的皇宫,在殷切地向她招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10/152034.html

“武则天那些勾引男人的手段:竟然送石榴裙!” 的相关文章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对西汉齐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七国之乱时为何毫无存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后世人都说,项羽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都是因为他当初开历史倒车,搞了分封制。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刘邦的桌案前。现在有这么一大帮脑袋...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对三国美女甄宓,她和曹丕有没有真感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甄宓,有着一女乱三曹的传言,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因为世说新语中有记载曹操在攻占邺城之后派人寻找甄氏,得到的答案是五官中郎曹丕将已经捷足先登。另外还有传言,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位甄姬而写,这一些真真假假...

裴行俭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裴行俭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调露元年(679年),唐朝大食安抚使、吏部侍郎裴行俭护送波斯王泥涅师回国。在途径西域的路上,裴行俭招募一万人马,发动突袭,平定了西突厥。为何裴行俭没有从长安带一兵一卒,仅在西域招募了一万没打过仗的人就兵不血刃平定了西突厥呢一,...

隋文帝杨坚的晚年生活如何?与早年有何不同?

隋文帝杨坚的晚年生活如何?与早年有何不同?

隋文帝杨坚,581年-604年在位,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其缔造者隋文帝杨坚却青史留名,不但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而且还创建了“开皇之治”,被誉为千古一帝。杨坚在开国之初,曾颁布...

雍正登基生母就是皇太后了 生母为何死活不愿意

雍正登基生母就是皇太后了 生母为何死活不愿意

还不知道:雍正登基后,为何他的亲生母亲死活也不愿意当皇太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母凭子贵,似乎是封建社会女人翻身的重要手段之一。几乎每一位皇宫中的女人都盼望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当上皇帝,自己能成为皇太后,从此过上高高在上的富贵生活。但凡事都有例外,雍正皇帝的亲生...

能指挥张郃、徐晃,夏侯渊的权利有多大?

能指挥张郃、徐晃,夏侯渊的权利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是曹操的嫡系将领,深受曹操喜爱和重用,曹操委任夏侯渊为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然而,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因为轻敌被黄忠斩杀,有人说夏侯渊是无能之辈,但是,别忘了,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徐晃都是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凭什么能指挥张郃、徐晃?他靠的是什...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