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身死人手 竟然是刘备孔明设计的?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应迟钝,后为曹仁所擒杀。关羽丢了荆州,败走麦城,最后是被吕蒙生擒活捉,首级被送给了曹操。荆州之战,不仅仅是蜀汉政权的致命之战,同时也使得诸葛亮精心设计的《隆中对》战略规划未能实现,“兴复汉室”最终也成了泡影,蜀国因此一蹶不振。
*** 配图
对于这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人们对他的死不禁心生惋惜。但是这次败走麦城却给人们留下了很多谜团。例如:一代英豪关羽为何不带兵突围返回成都以图再战呢?为什么关羽放弃了好几次能够逃跑的机会而一心求死呢?又为什么在成都的刘备诸葛亮在关羽与魏吴两军征战的大半年里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援兵呢?带着这些疑问,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关羽败走麦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些人认为,关羽曾今三次放弃逃跑的机会,其原因是关羽的性格问题。关羽虽英勇无比,气盖山河,但是他却心高气傲甚至有些狂妄。面对吴军和魏军的联合进攻,他自认为能够将其歼灭,完全把诸葛亮当时临走前交给他的“东和东吴,北据曹操”的警示忘在了脑后。不仅如此,他还在魏军与吴军进攻之时,命令士兵主动出击。由于吴军与魏军早就对这次战斗策谋已久,关羽带兵孤军深入,正好中了对方的圈套,最终导致失败。所以他放弃逃跑的机会是因为,关羽觉得回到成都会很没有面子,会损害自己的一世英名,因此关羽性格决定了一心求死的结局。
我们先来复习下,关羽失败的经过。当时刘备分兵入川之时,诸葛亮给留守荆州的一个要求就是,只准守不准战,只要关羽能把荆州防守好,就是无上功劳。赤壁之战后,曹操80万大军被杀得落花流水,实际上出力的是东吴的军队,经此一役东吴军队威震天下,若不是关羽放走了曹操,东吴兵马乘势北上,曹操必然没有反应的机会,北方一鼓作气可平,羸弱的刘备自然更不是敌手,天下一统也未可知,所以这是孔明故意在利用关羽的义气。
刘备取西川之后,诸葛亮、法正等一帮臣子劝说刘备称帝,但是刘备拒绝了 ,因为他知道这样做的话,一定会让天下人有想法,特别是自己的二弟,他对关羽不可谓不熟悉,三兄弟经常同榻而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很顾忌这位二弟的,一者是因为桃园结义的情分,二者是因为他手握重兵占据要塞,自己绝对不能将他往别的地方推。
*** 配图
当初关羽被曹操俘获后,奏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离开的时候他挂印封金,唯独马前的旗帜上“汉寿亭侯”四个字迎风飞舞。关羽与刘备、张飞结为异姓兄弟、情同手足,但其本质上市希望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匡扶汉室、流芳千古。其实刘备自封汉中王的时候,关羽也是一肚子不满,自古封王封侯都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自封了汉中王的刘备又要分封群臣,派遣的使者刚到荆州,关羽毫不客气的问道,“汉中王封我何爵?”语气中满是不满与不屑,然后以不欲与老将黄忠并列为由要入西川,其实他与老将黄忠惺惺相惜,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事情,他是要去与刘备、孔明较一较真。最后还是被安抚下了,只能无奈接受了封号,我想他心中更爱的应该是汉寿亭侯。
当使者费诗将关羽的话与反应,完完全全告诉刘备与孔明的时候,刘备就陷入了两难的境界,让他入西川吧,一定会闹得人仰马翻,让他继续驻守荆州,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投降了曹操,毕竟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加上关羽所处的地里位置,北上可以直逼许昌,顺流而下可以进攻东吴。
所以此时的关羽,不只在曹操与孙权的卧榻之侧,刘备也头疼的很。为了解决这个卧榻之侧的大问题,曹操联合孙权进攻荆州,但是孙权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关羽不好对付,就让曹操派兵攻打,这两人正在推诿,刘备与诸葛亮先动手了,拜刘备为前将军(这是汉朝的更高武职),让他起兵取襄阳。
*** 配图
当时关羽已经知道刘备与诸葛亮的目的了,但是自己的大哥要自己死,那么自己便死吧!更何况自己被封为前将军,那自然是大汉的将军,所以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他依然水淹三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天下,吓得曹操差点迁都。后来孙权耍了阴招,吕蒙白衣入荆州,切断了关羽的退路,致使他败走麦城,身死人手,让人不由扼腕叹息。一场荆州之战,失去的不仅仅是蜀国的一员大将,也不仅仅是一块战略要地,它失去的是之前刚刚有所好转的蜀汉江山的大好形势!传统的观点总是把这次失败归结在关羽的疏忽大意上,当然,作为这次战役的指挥者,关羽的确要负责,他也付出了人头落地的惨痛代价。但诸葛亮作为军师责任更重大,可是到底能否就此断定诸葛亮是“借荆州杀关羽”呢?而谁又应该对关羽之死负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