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屡次责打这个儿子,竟然是康熙最想传位的人,果然是亲生爹啊!
爱新觉罗·胤祯是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儿子,也是雍正皇帝胤禛一母所生的亲弟弟。父亲和哥哥都贵为天子,为何贵为亲王的他,竟然被圈禁半生呢?
(爱新觉罗·胤祯)
胤祯的童年,相对四皇子胤禛而言,要幸福的多。
胤禛出生的时候,母亲乌雅氏身份低微,没有资格抚养皇子,因此胤禛自幼便被贵妃佟佳氏养育,得不到生母的爱。
到了胤祯出生的时候,乌雅氏已经被册封为德妃,具备了抚养孩子的资格。因此,胤祯从小便是在母亲的疼爱中长大的。
胤禛的个性淡薄,又因生下来与母亲分离,因此母子感情上很疏远。在众皇子中,他也没有显示出出众的才能,所以,很少被人提及,更不要说在康熙面前刷存在感了。
胤祯就不一样了。
他的母亲乌雅氏这时候已经得到康熙皇帝的宠爱,爱屋及乌,康熙自然对他关注较多一点。另外,胤祯自幼聪慧灵敏,在学习上也颇为用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因此,康熙皇帝每次出巡,总喜欢将他带上,在老百姓面前晒晒自己的好孩子。
胤祯不仅常随康熙出巡,在宫里的用度也得到康熙的格外优待。当时有一种符权,是可以随意支取官物的。一般到了年底,皇帝根据各皇子的表现,会将这种权力赏给其中几个人。不过时限仅为一年,一年后再重新赏赐。
能得到的皇子不多,胤祯却几乎年年得到。
在胤祯享受着父母之爱时,胤禛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然后默默刻苦学习,期望有一天能改变这种现状。
(康熙皇帝)
康熙之一次对胤祯不满,是在废掉太子胤礽之后。
既然太子之位空了出来,皇子们都蠢蠢欲动,谁都想成新的太子。倒是胤祯,没想过自己,倒推荐别人。他认为八皇子胤禩礼贤下士、文武兼备,又曾有处理政事的经历,是更佳人选,于是极力向康熙推荐。
没想到胤祯的推荐,与前朝大臣不谋而合。这让康熙很警惕,觉得这是胤禩勾结私党。所以,当胤祯再次力荐时,康熙大发雷霆。胤祯却是个直性子,还不服输地和康熙争辩起来,这让康熙对他愈发不满。
胤禛呢,他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一边在康熙面前表示,支持恢复胤礽的太子之位,一边又与胤禩保持着良好的友谊。他这种淡然中立的态度,与众皇子为了太子之位,勾心斗角,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因此,康熙对他开始关注起来。
只要太子之位没有确立,太子之争就会越演越烈。
这天,康熙当众斥责八皇子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
众皇子垂立一旁,大气也不敢喘。唯有胤祯偏要两肋插刀,听后跪地不起,对康熙说:“八阿哥绝无此心,臣愿以性命担保。”
胤祯的举动让康熙暴跳如雷,更加认为他与胤禩互相勾结,于是拔出佩刀,要杀胤祯。幸得众皇子阻拦,康熙才作罢,不过依然还是扎扎实实打了胤祯二十大板。
康熙虽然很生气,但事情过去后,再一回想,又觉得胤祯这个人为人直率,表里如一。于是,又有意将一些简单的政务交托给他,让他学习如何打理政务。
(出巡阅兵)
胤祯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在政务的处理上日趋成熟,康熙对他愈发满意。
康熙57年春,准葛尔首领策妄阿喇布坦率兵入侵 *** ,招架不住的 *** 汗向清朝求援。
康熙认为这正是给皇子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他环视了一下众多儿子,还是觉得只有胤祯在军事上有才干。于是,封胤祯为抚远大将军,授其兵权,让他进驻青海,解除 *** 战乱。
这是胤祯之一次率大军出征,在他出征时,康熙还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规格之高形如天子出征。
胤祯刚抵达西宁,康熙为了提高他的威望,又向青海地方首领下了一道圣旨:“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
于是朝中纷纷传言,康熙如此器重胤祯,太子之位非他无疑。
胤祯当然也听到了风声。心里有盼头,干起事来更是无比卖力。他不光要率兵打仗,还要管理军队,同时还要平衡民族之间的团结,解决地方矛盾等等。总之,他化解了地方矛盾,也彻底平定了 *** 叛乱。
胤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康熙当然不会错过炫耀儿子的机会,于是他下谕必须立碑纪念。
(雍正皇帝)
然而,就在与准葛尔首领和谈进入尾声时,康熙却突然病逝了。紧接着,就接到新君胤禛的圣旨,让胤祯将军务移交,并火速回京。
这一切来得实在太过突兀,谁都没想到,继承皇位的会是胤禛。但是,既然圣旨在前,就不能不从。胤祯便马不停蹄奔向京,准备一探究竟。
可惜,胤祯一回到京城,立刻就失去了人身自由。
后来胤禛又找了个借口,将他直接囚禁在景山寿皇殿中,还派人严加看守,直到胤禛去世,新皇继位才将他释放。
可怜胤祯在被囚禁之前,还风华正茂,前途不可 *** 。待到释放,他从囚禁了他数十年的宫殿中走出来时,两鬓已是斑白。至于当初康熙是不是想立他为太子,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