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军队是什么实力?为什么会如此弱不禁风
每当一提起南宋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南宋兵弱,这是载于史书的。
南宋初年,金兵数次南下,宋军潮水般败退,宋高宗甚至逃到海上,好在时间拖得久了,金兵也有些疲惫,宋朝虽然失去了北方大片河山,总算在江南立住了脚跟。开僖二年(1206年),平章军国事韩侂胄领军北伐,由于手下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结果大败,南宋从此失去北伐的勇气。德佑元年(1275年),蒙古兵南下,所到之处,南宋军望风而逃,蒙古兵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慑建康,南宋的长江防线全面崩溃。数次大战的失利,一步步导致南宋政权的覆亡。
南宋军队这样不经打,当然是有原因的。
其一,宋王朝建立之初,即面临非常严重的边患。历史上,燕山与太行山脉一向是中原王朝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主要屏障,然而,包含这两条大山脉的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早已被后晋的石敬唐拱手送给了契丹,从此,中原王朝再也无险可守。
其二,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骑兵的特点是速度快,机动性强,对后勤的依赖相对较弱,相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农耕民族,往往会占些上风。
不过上述两点都属于客观因素,主观上的问题才是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军队的兵源问题。
兵员需要挑选,一要品质好,二要身体健康。南宋不是这样。它采用的是“来者不拒”的征兵政策,对兵员的基本素质几乎不作要求。起居郎胡寅有次向皇帝上疏说:“今诸军则无所不有矣!避赋税免门户者往焉;纳贿赂求官爵者往焉;有过咎不得仕者往焉;犯刑宪畏逮捕者往矣;违科举失士业者往焉;则又有乡党故旧之人,百工手艺之人,方技术数之人,音乐俳戏之人。”用现在的话说,南宋的士兵来源极其复杂,有逃税的,有想当官的,有犯了过失的,有犯了罪的,有科场失意的,有其他三教九流的……
士兵素质如此低下,军官的品位又如何呢?给事中兼直学士院汪藻上书高宗说:“将帅无人,而御之未得其术也,如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王燮之徒……平时飞扬跋扈,不遵朝廷法度;所至驱虏,甚于夷狄……”一些军事将领不仅平时恃武而骄,而且在搜括民财上也堪称一等一的高手。张俊起于贫寒,任职期间靠不法手段积累巨额财富,拥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所收租米达到六十万石,相当于当时最富庶的绍兴府每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上;除了地产,张俊还是一个典型的“房叔”,拥有的房产数不胜数,房租一项一年就有七万三千贯钱(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三千多万元)。捞钱太多,张俊怕小偷盯上自己,不得不将银子铸成每个重达千两的圆球。另一将领刘光世身为南宋江淮防线的统帅,只知以权谋私,拥有“金钱巨亿”,家里还要“置歌儿 *** ”。其摆谱的程度,跟晚清那些王爷没有多大区别。
一个人家里积累了太多的财富,可以天天过年、夜夜娶亲,自然也就将一条命看得特别重。
作为南宋的军事统帅,张俊、刘光世等人都是一片树叶掉下来怕砸死自己的角色。张俊手握8万重兵,却最怕听到“打仗”二字,极力附和宋高宗与秦桧的屈辱求和政策。即使被金兵逼得完全失去了退路,不能不临时干上一仗,张俊也总是躲在后方指手划脚,还要吹牛说自己是“持重”,毫无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刘光世则是南宋有名的“逃跑将军”。金兵围扬州,他不战而逃,“帝在扬州,金骑掩至天长,光世迎敌,未至而军溃。帝仓卒渡江”。后来,受命驻守江州(即现在的江西九江),刘光世又是天天寻欢作乐,不认真备战,金人渡江过了三天,他居然没有发觉;镇守庐州,遇金兵入侵只知后退,有人弹劾他“沉酣酒色,不恤国事”,后来被朝廷撤消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