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1-06)490

你真的了解古代身份证明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历史总是会留下痕迹的,不管是人物故事还是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东西,都会留下痕迹,让后人不断去研究分析,从而了解到前人的智慧与能力,并且通过这些简单的研究,更加清楚明白古人的一些生活情况。

正是因为历史有迹可循,所以很多东西的发展,实际上都是有着一定的传承性的,比如我们今天身份证的发展,实际上也有着传承性。你以为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人们就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自己了么?那你就太年轻了,实际上古人的智慧比我们想象得要多。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虎符的由来

相传最早的类似于身份证的东西就是虎符,当时姜子牙为了能够更好管理军权,从而发明了这么一个东西,虎符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老虎的形状,不过这个东西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皇帝拿着,另外一部分由控制兵权的大将拿着。

倘若皇帝或者大将任何一方想要调动兵权,都需要拿着虎符去交接,只有两半虎符能够符合,才能交接兵权,要不然都是不允许的行为,也许我们在看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电视剧的时候,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不过这个时期的虎符,是一种权力和兵权交接的象征性东西,与身份证还是区别很大的,因此到了秦朝时期,商鞅变法对身份证明这个东西进行了一定的规范统一,根据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商鞅应该就是最早产生身份证明思想并且去落实的人。

商鞅的身份证与之前的虎符是不一样的,他的身份证叫做“照身帖”,这种身份证是用一块光滑的竹板,上边刻上使用人的头像以及籍贯信息,这种证件由官方同意发放,普通百姓是不能自制的。

“照身帖”的用途与今天的身份证十分相似,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比如你去住宿的时候,必须出示“照身帖”,要不然店家不会给你住宿,要知道当时商鞅变法后的连坐法是十分严厉的,人们根本不敢徇私枉法,要不然可能被诛十族。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正是在如此严厉的背景下,“照身帖”的用途变得更加广泛,只要没有“照身帖”,不仅没法住宿,还是彻底的黑户,不管去到哪里,都没有人敢收留,而且只要被人发现一个人没有“照身帖”,就会立即举报,这样一来,那些犯罪分子,根本逃不过纠察,比如后来的商鞅自己就验证了“照身帖”的厉害性。

当商鞅被秦惠文王迫害的时候,他到处出逃,结果因为自己没有“照身帖”,没有人敢收留他,无奈之下,商鞅只能举兵谋反,谋反失败后就一命呜呼了,真是有些讽刺之意啊!

身份证的发展史

按照正常的规律,后来的朝代应该会延续“照身帖”制度,继续用来管理人员身份信息,可是历史的发展往往很有趣,“照身帖”只是在秦朝短暂出现过一段时间,秦朝之后,虎符继续成为公民的身份证明。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只不过虎符经过发展,到了唐朝时期,出现了鱼符、龟符等,鱼符实际上就是和虎符类似的,只是因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名叫李虎,为了避讳,才将虎符改名为鱼符,在功能方面,鱼符也比虎符要复杂很多。

鱼符不仅在材质方面很有讲究,官衔不同,鱼符的材质也是不一样的,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的官员,鱼符使用黄金所做,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员用银子做成,六品以及六品以下的官员用铜做成。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为了更好地管理鱼符,当时的官员还会专门 *** 一个漂亮的鱼袋来装着鱼符,上朝的时候,只要看官员的鱼袋和鱼符,就能分辨出来官员的品级大小,这是十分方便的。到了武则天时期,武则天将鱼符改成龟符,功能与作用类似,只是因为有了龟符的存在,后来出现了“金龟婿”这个词语。

宋朝时期延续了唐朝的鱼符和龟符制度,只是这个时期没有使用鱼符或者龟符,只是使用鱼袋,根据鱼袋颜色的不同,就可以区分大臣的品级,这相比于唐朝时期的鱼符和龟符,似乎要粗糙了很多。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到了明朝时期,继续完善身份证信息,这个时期采用的身份证是牙牌,就是用象牙做成的一个牌子,上边写上官员的姓名、职务以及所在部门,相比于之前唐宋时期的鱼符和龟符制度,牙牌制度已经要成熟很多了。

不过明朝时期的牙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地方,就是这个牙牌不是对所有官员都适用的,它仅仅是发放给那些经常上朝的官员,只要官员退休,牙牌就要上缴国家,毕竟材质可是象牙以及兽骨等贵重物品,可不能轻易给人,从这个牙牌制度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待明朝官员确实比较抠门啊。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到了清朝时期,身份证明就比较多了,比如清朝时期的帽子文化就是对人们一种身份的证明,我们经常会听到“红顶商人”这样的说法,在清朝时期,可以根据帽子上的顶子来区别这个人的身份。

一般一品大员和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才会拥有大红顶子,比如胡雪岩就被慈禧赐予红顶;普通秀才等人只能用铜顶,一般老百姓则无顶,这就是清朝时期的帽子文化。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当然,这种帽子文化还不能清楚表明一个人的具体身份信息,仅仅只是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阶级,因此清朝还有另外一种更加详细的身份证明,那就是腰牌。清朝的腰牌已经发展十分成熟,基本与现在的身份证接近了,上边除了有姓名、年龄、职业、部门之外,还有对这个人的外貌特征描写,比如身高一米九,麻子脸之类明显的描述。

这样的身份证明,在人员流动不明显的古代来看,已经十分成熟先进了,基本上去到一个地方,只要说出姓名、年龄和外貌特征,八九不离十能够找到这个人。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结语

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是有历史过程的,简单的一个身份证,也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才逐渐完善,也许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好事多磨,不仅针对的是一个人,也针对一个时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1/166656.html

“古代没有身份证和户口本 古人是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 的相关文章

杨万里:南宋官员、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杨万里:南宋官员、文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

古代皇后身为六宫之主 皇后需要负责什么事情

古代皇后身为六宫之主 皇后需要负责什么事情

对古代的皇后具体是负责什么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后,是皇帝的老婆。需要说明一下,只有正妻才能叫老婆。或者说叫妻子。古代所说的三妻四妾都是胡扯。因为古人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而且历朝关于纳妾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一般人不能随便纳妾的。而皇后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妻子可...

荀崧:曹魏太尉荀彧玄孙,志操清纯,雅好文学

荀崧:曹魏太尉荀彧玄孙,志操清纯,雅好文学

荀崧(262年—328年),字景猷,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晋大臣,著名学者,曹魏太尉荀彧玄孙、羽林右监荀頵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志操清纯,雅好文学,初为濮阳王司马允文学掾,累迁侍中、中护军。永嘉之乱后,监江北诸军事,遣兵进入洛阳修复帝陵,进爵舞阳县公,迁平南...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在文学方面,王粲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粲自少即有才名,为学者蔡邕所赏识。司徒想征辟他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选择南下依附荆州牧刘表,但未受到刘...

揭秘:中国古代的武将天花板是谁?

揭秘:中国古代的武将天花板是谁?

中国古代的武将天花板是谁?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威震天下,名垂后世的统兵大将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但真正勇冠三军,气盖万夫,“简直非人”的无敌猛将却屈指可数,以下八人(包括历史、演义、小说),万人敌之称,实至名归!第一名:李元霸李元霸,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

为什么古代很多妃子生不下子嗣?

为什么古代很多妃子生不下子嗣?

为什么古代很多妃子生不下子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古代,人类刚诞生文明时,人类文明处于母系社会。这时,女子的地位很高。之后,由于生产力和劳动力的发展,男子的地位逐渐上升,从而渐渐发展成了父系社会。这一社会体系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一宗旨是不变的。这也...

南宋宰相郑清之简介:书法遒秀逸致,书有《凤墅续法帖》

南宋宰相郑清之简介:书法遒秀逸致,书有《凤墅续法帖》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