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母亲才上位的南楚国君,如何评价马希声的一生?
在历史长河中,马希声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此人名叫“马希声”,南楚的第二代掌权人,中国古代史上的“吃鸡之一人”。
那么,为什么不称他为国君呢?因为他在位期间,行掌管一国之实,却没得国君的称号。
老木匠马殷通过一番英明决策,奠定了南楚的大好基业。可是,由于年事已高,只当了三四年的国君就病逝了。马殷病逝时全国哀痛,无论官署还是平民百姓,无一不为失去英主而痛哭流涕。然而,逝者已去,南楚的国祚还有待后人的延续。
据传,马殷的子女团队相对来说比较庞大,仅儿子就有30几个。可是,史料中却只有15子2女的记载,个中的原因不大明了。
公元930年,马殷在弥留之际,派遣使者觐见后唐皇帝,希望能够将“楚国王”的尊号,册封给次子马希声。
后唐皇帝面见楚国使者时,明显有过河拆桥之意,既然老马都已经死了,还留着个国君的称号有什么用呢。于是,后唐不再承认楚国的地位,册封马希声为节度使兼侍中,成了后唐属下的一方藩主。
对于后唐的册封,南楚的臣子们都不买账,甚至连百姓们都不认可。在他们心目中,马殷是公认的国君,那么,由他任命的儿子,也必然是南楚的第二代国君。众人商议已定, 决定不尊后唐的政令,拥护马希声登基上位。
要说马殷是一代英主,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可是,他的儿子们可就有些不争气了。
长子马希振,是众人当中最有贤才的一个,不仅文能治国驭人,还精通军武,又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可是,马希珍后期偏偏迷恋上了道学,绝了红尘,潜入深山专心修道去了。
次子马希声,虽然不能说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庸才,但在各个方面都不出众。而且,最致命的是生性懦弱,专好享乐。
马希声能成为南楚的继承人,唯一的优势是他母亲。
据史料中的记载,马希声的母亲袁氏,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服侍的功夫还很好,在后宫之中最得马殷的宠溺,故被册封为德妃。马殷病重时,袁德妃在床前寸步不离,尽心服侍,为儿子争取到了政治筹码。
对于后唐的册封任命,南楚的众臣子们不买账,马希声却高兴得不得了。他登基上位之后,果然没有承认自己是国君,只是承认自己是一方藩主。众臣子百般劝谏,马希声就是坚持己见概不采纳。所以,马希声只有掌控一国之实,并没有称国君尊号。
究竟是马希声软弱无能不敢称尊,还是另有原因,这就不知道了。反正,他对臣子们说,这是马殷临终前的遗嘱。
马希声在位时间,前后加起来也就一年零七个月。他在位期间最出名的光辉事迹,就是“吃鸡”。
马希声早年听了一个传言,说后梁太祖朱温对鸡肉特别钟情,每顿饭都得有鸡才能下食。他对此事羡慕的不得了,登基上位之后做的之一件事儿,就是传御后厨,每天每顿饭都得有鸡。甚至在马殷病逝,全国举丧期间,马希声都没有一点痛失父亲的悲伤之情,发丧之前还吃了数盘鸡。以至于被臣子们借用三国名人阮籍的事迹,讥讽为:“贤人”。
马希声怎么吃法不知道,但根据史料记载,他在位期间,每天至少要吃50只鸡。这项“辉煌”的壮举,足能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吃鸡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