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后为何会被杀?这就是权力斗争中失败的下场
张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唐肃宗生命的最后一年,皇家多扰。
不仅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在同一个月内死去,肃宗张皇后、肃宗次子越王李系等皇亲,也在同一个月内死去。
众所周知,在“诛杀张皇后事件”中,宦官李辅国是胜利方。他的所作所为,亦即杀掉对手、扶持新主,乃是历代权力斗争的老规矩。
不过,这个故事,却有两个版本。
暧昧不明的“将图废立”
皇太子与张皇后为什么无法合作?史料所载的原因,要么是太子的弟弟李倓曾因张皇后的诬陷,而被肃宗所杀;要么就是张皇后害怕太子李俶登帝位后,将“功高难制”。
不过,这些解释,都令人感到暧昧不明。
因为在当时,如果张皇后能与皇太子合作,也未尝不是什么天大的坏事。毕竟,无论是太子李俶还是越王李系,都不是张皇后的亲生子。
在此前提下,张皇后需要的,只是一个合作者而已,并且这个合作者本身的权力越稳越好。如果摈除张皇后与太子的私人恩怨,那在宝应元年(762)事变前夕,张皇后最稳妥的合作者,非皇太子李俶莫属。
李俶是唐肃宗的嫡长子,自马嵬驿起,31岁的他,就跟随肃宗皇帝为帝国的中兴奋斗,曾以兵马元帅、太尉的身份参与安史战争,又有之一线的外交经验。
在旧帝与上皇将死之际,李俶37岁,已当了4年的皇太子,一时之间也看不到肃宗朝有其它皇子能威胁李俶的储君地位。
在那个“国之大事,戎马为先,朝有旧章,亲贤是属”的年代,不论是血统、资历还是人望,李俶的条件,怎么看都是当时的上佳之选。
因此,故事要真如《旧唐书·代宗纪》、《旧唐书·程元振传》、《旧唐书·肃宗张皇后传》所写,曾经存在一场“张皇后想废掉太子李俶”的阴谋,那么当年张皇后在肃宗弥留之际召太子进宫时,太子若未受李辅国、程元振领兵拦阻而进宫,张皇后又该如何“将图废立”?难道是杀死太子,用遗诏改立李系为帝?
那么,已要召皇太子入宫的张皇后,怎么没有动员亲己的军队(如果有的话),以备不时?不应至少马上派兵剿灭李辅国一党吗?
就算已暗伏兵马,那也没听说张皇后或李系有什么班底,可以在取代李俶后,稳保皇位——唐帝国没有“无班底而能夺位成功”的先例。
过往的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等,都早已拥有一批效忠于己的文臣武将,并在明争暗斗中击倒敌人,才能夺取“本来”不是自己的皇位。
看来,张皇后若真决意只靠召太子进宫而图谋废立,要么是没读过历史,要么是万不得已的困兽之斗。
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在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中,张皇后就曾试着先与皇太子谈判(《旧唐书·越王系传》)。
张皇后并无意推翻太子李俶的地位,她采取更为明智的做法——先寻求与太子合作的机会。当太子不愿加入后,张皇后还只是想自行诛杀李辅国,而不是想杀掉太子。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越王李系的任务,始终是“除辅国”,而不是“图废立”,而太子与张皇后间也没有什么势不两立的深仇大恨。
由此推论,宝应元年(762)的事变,乃是张皇后与李辅国争取太子支持的博弈,而不是一出废长立幼的戏。在玲珑看来,这才是更接近真相的故事。
那么,张皇后、太子李俶、李辅国这三位身处乱局之中的主角,究竟会作何打算?
张皇后的视角
太子地位相对稳固,又缺乏有力的竞争者,而张皇后自身似乎也没有足够的私人班底,能再现武则天的故事。
在这种情况下要推翻太子,自己将冒极高的风险;反之,若与太子合作,进而可取得更多的权力,退而只要不犯下什么大罪,新帝也没什么理由可以诛除“皇太后”。
反观李辅国则是政治权力上与自己相近的人物。旧帝在时,双方还可保持权力平衡,但新帝上台后,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自己可不可以借机打倒李辅国,更上一层楼?李辅国会不会利用自己与新皇帝过去有一点龃龉,而斗倒自己?还是自己凭借“皇太后”的身份,将比李辅国更为有利,致使李辅国先下手为强?甚至,太子会不会害怕自己“功高难制”,乃召李辅国借机诛杀自己?
身处当下,张皇后对未来也只能猜想、怀疑,然后尽力作出较为有利的选择。
在此状况下,无论进而求权,还是退而自保,联合太子诛杀李辅国,似乎都是张皇后更好的选择,若不成,似乎也得先诛杀李辅国。
太子李俶的视角
既然太子李俶登帝位的事尚属稳妥,那就要考虑未来自身权力的独立性。
相信37岁又有历练的李俶,也想当个强势的皇帝。正所谓耳濡目染,在李俶年轻时代的回忆里,祖父唐玄宗就是位强势的皇帝,父亲唐肃宗也是位任用私人、追求强权的皇帝。
在此前提下,将张皇后与李辅国都除掉,一登帝位便用新人尽换旧人,此乃理想中之上策。若考虑到政治现实,两者只可先取其一,那“上策”便是杀张皇后,留李辅国。
毕竟张皇后已累积相当的政治基础,若再取得皇太后的身份,将相对更不好控制,若错过了帝位转移的机会,很难再找到像“将图废立”这样强力的罪名。
而李辅国说到底也只是个宦官,身份低贱,更好找罪名,相对还是好处理,君不见李辅国纵使斗倒了张皇后,还是在两个月后失势?
反之,若杀了李辅国,而让张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独大,那对太子而言应当是最差的结果(下策),还不如先让张皇后与李辅国继续互相制衡,待登帝位后再从长计议(中策)。
所以,太子会拒绝张皇后的意见,也是情理之内。
尔后,不论太子是积极地意图先诛张皇后,以成就“上策”,或是消极地因张皇后执意要杀李辅国,所以为免落入“下策”的状况,转而支持李辅国诛杀张皇后,也都是合理的发展。
李辅国的视角
至于李辅国,不论他是否早已想诛杀张皇后,单单听到张皇后执意要杀自己的消息,就必须争取太子的支持,发兵进宫。
因为,万一太子被皇后召进宫,那不论太子主观意愿如何,李辅国都没立场对抗皇后、太子与越王的联合,被诛杀已是必然之事;反之若太子站在自己这边,那么事成后要给皇后与越王安插图谋废立的罪名,并不困难。
而且正如前述,太子在张、李两者只能取其一的状况下,选择李辅国较为明智,因此最晚在得知张皇后执意诛杀李辅国时,太子也将与李辅国站在一起。
当然,这一切都以张皇后对太子没有不可合作的深仇大恨,以及太子、皇后、李辅国都尚属理智为前提。不过,像这样的前提,对宝应元年(762)事变的几位主角而言,似乎不难达成。毕竟在政治上,没有不能合作的敌人,尤其是对那些老练的参政者而言,更是如此。
无论是张皇后要杀李辅国,还是李辅国要杀张皇后,或是太子与李辅国合作杀张皇后,也就不过是场宦场求生的战争,各有各的正义。
整个故事很难去指责谁是阴谋家、谁是败德者,因为,这终究不是一个“废长立幼”或“篡夺名正言顺太子地位”的故事。
试想,如果太子在宝应元年(762)夏天与张皇后合作,那权势熏天的李辅国,是否还能活过那年夏天?在这扑朔迷离的宫廷纷争中,有许多谜团和猜想,已埋没在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