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1-21)470

对匈奴风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的历史一直都有匈奴的记载。历史上,中原地区有独特的封建礼教的文化传承,中原地区之外的大草原上,也有着属于游牧民族的文化。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就是残暴而且低俗的,中原地区的人就十分的厌恶这些草原蛮子,认为他们没有文化,更没有礼教。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在北方草原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传统,就是父亲去世了的话,他的儿子可以娶她的老婆;兄长去世的话,他的弟弟可以娶她的妻子。这对于当时中原地区的文化而言,是十分难接受的,在中原文化中,对于这种行为是十分不齿的。而且也基本上不会有人去做这些违反常理的事情。而在匈奴们的眼中,则是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情,并且成为传统一直流传。

但是实际上在我们中原地区,也是有着这样的事情存在的,而且可以追溯的久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人们的转房和收继实际上就是这种行为,只不过换了好听的说法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中原的确这种行为就渐渐地被人摒弃了。毕竟有违伦常的事情和礼教文化是有巨大冲突的。这实际上也是文化积累带来的好处了。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实际上是居无定所的,也没有固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就更不要什么文化沉淀和积累了。游牧民族是人们眼中的蛮人,而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自然也是足够的野蛮的。对于伦理,他们这些人自然是不会在乎的。

当时的游牧民族,由于居无定所,所以实际上他们能够拥有的财富不外乎一些牛羊等牲畜,和他们居住的蒙古包。他们的财产形式也就是十分的单一,也容易被其他人占有。而如果他们的妻子嫁给了其他人,是很难保障他们的孩子继承到应得的财产的。而且在匈奴的文化中,夫妻双方都会拥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的而如果这些寡妇外嫁的话,她们也是可以带走属于他们的那一份财产的。于是乎儿子娶父亲的妻子,就成了游牧民族很常见的事情,这样做也是为了将家中的财产聚集到一个人的手上,便于管理家族。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但是当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弟弟娶哥哥的妻子出现。这实际上也不难理解。在当时的匈奴中,弟弟和哥哥的关系是十分好的,一家人也是一直住在一起,不会像中原地区一样,长大到一定的年纪就进行分家。朝夕相处,实际上彼此之间都是会有一些感情的。那些丧偶的女子不进行外嫁,实际上也是可以保证家族的凝聚力的,可以保证家族的传承不断绝,一直在自己家人的手上。而不用担心外嫁导致的财产分割以及继承人的选举问题。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也是因为长期的生活在一起,在父亲或者哥哥去世之后,他们也可以很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当时游牧民族彼此之间所隔得距离也是挺远的,于是也为他们走到一起创造了地理条件。没有道德约束,也没有外人指着说教,他们走到一起也就很容易理解。

游牧民族的文化实际上是靠着一代一代人口口相传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记载,也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所以实际上在他们眼中,能够好好的保留家族,保留家族的血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伦理道德的观念。娶哥哥或者父亲的妻子,对于他们也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能够为家族带来好处的事情,他们自然是乐意去做的,而不会因为伦理道德而产生隔阂。而淳朴彪悍的匈奴也没有中原地区那么多的权力争夺。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相比较中原地区,为了权力斗争而父兄相残的情况,当时匈奴的处理方式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完整的保留住家族的财富,而且可以保持血脉的纯净。更重要的是在匈奴的眼中,生的孩子越多就是越孝顺的,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的匈奴子弟们,实际上也是很难去别的地方找到别的女人的。于是就顺理成章的接管了这些没有了男人的女子了,从而生更多的孩子来壮大自己的族群。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中原地区的人是无法接受的。而当时的和亲,导致很多公主外嫁,在这其中就有一个很出名的女子,王昭君。她是可悲的,受到中原地区教育的她不仅需要嫁给自己名义上的儿子,更是在之后嫁给了自己的孙子。这样的文化,着实是让中原地区的人难以接受。但是毕竟价值观不同,也就不难做过多的批判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1/169289.html

“匈奴为什么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风俗 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 的相关文章

杨凝式: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性情狂傲纵诞

杨凝式: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性情狂傲纵诞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癸巳人、杨虚、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唐末门下侍郎杨涉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凝式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进士,官秘书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难以...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401年),字桥孙,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于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袁崧乃文其辞名,婉其节拍,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掉泪。每次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之“崧道上行殡”...

古代皇帝被权臣架空的时候 皇帝为什么不直接动手杀人

古代皇帝被权臣架空的时候 皇帝为什么不直接动手杀人

古代皇帝被架空时,为何不一刀杀了那些权臣?还要跟他们斗心眼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个王朝,皇帝固然重要,但是辅佐在其身旁的大臣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皇帝虽说是天子,但是他也是一个人,不可能一人包揽所有的事情,所以必须把一些事物交给臣子...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圣旨是皇权的代表,所以古代时的圣旨都制造的极为精美,并且还划分了等级。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相信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便是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太监那些皇帝的圣旨,去需要通报命令的地方宣读。但是,对此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太监的文化水平很高吗?对于太监这个身份,有很多...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隋炀帝 宇文化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行吗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隋炀帝 宇文化及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行吗

还不了解:宇文化及和隋炀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什么宇文化及宁愿杀掉隋炀帝,也不“挟天子以令诸侯”?隋炀帝在最初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但是三次远征高句丽的失败,让他彻底丧失了斗志,甚至到后来直接躲到江都当起了缩头乌龟。三征高句丽导致生灵涂炭,各地纷纷举起了反旗,...

历史上真实的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她开创了三个历史先河

历史上真实的孝恭孙皇后是怎样的?她开创了三个历史先河

影视剧《大明风华》播出后,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孙若微出现在了很多人的视野中。影视剧中她的完好形象甚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真实历史上的她工于心计,不顾大局,却开创了明朝的三个先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宗皇后孙氏,是山东邹平人,她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宣宗的外祖母彭城伯...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

李隆基登基后,在文化、科技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举措?

李隆基登基后,在文化、科技与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举措?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第三子,唐朝第六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共45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在位前期,注意拨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