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这个建议最初是谁想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1)211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大多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干的事,但这个建议其实是沮授给袁绍提的。

《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挟”这个字眼威胁性太强,曹操谋士提的建议都比较柔和,如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不过二者的意思是一样,把皇帝攥在自己手里,既可以获得合法性,占据道义制高点,又可以合法地收买人心。

或许你会认为乱世之中拳头更大,扯这么多虚名没用,但名头这个东西,说没用确实没用,汉献帝一个皇帝也差点被饿死;说有用确实有用,有了皇帝以后,曹操封官揍人都容易多了。

这就是挟天子有优势的之一个前提:天子还有号召力。如果天子没有号召力的话,其实是个烫手山芋。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这个建议最初是谁想的?

汉朝的灭亡其实是自上而下的结果,黄巾起义只起了催化效果,决定因素是地方豪强支持产生的军阀混战。曹操起家的时候就是典型的豪强军阀,他跑回老家扯旗一喊,曹氏、夏侯氏带着人马来投,这就是曹操的之一桶金。

曹操是宦官之后,这个身份是比较受歧视的,跟袁绍四世三公的身份比起来,号召力要低很多,获取更多豪强支持也就成了难事。所以荀彧建议“奉主上以从民望”,这个“民”不是老百姓,老百姓可不管汉朝死活,而是那一帮地方豪族。

手中握有天子后,曹操就能以 *** 的名义取得豪族的支持,如颍川赵氏、钟繇、王朗、华歆、陈群等等。这些豪强的支持也成为曹操在初期巩固后方稳定,得以进行屯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了天子这张大牌,曹操跟其他军阀的关系也大有回旋余地,既能以朝廷名义安抚距离远的、实力强的,如马腾、韩遂都派了人质,以示服从。也能以天子名义征讨距离近的、实力弱的,被打败后,这些军阀投降也没什么负担,毕竟是降汉,符合大义。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这个建议最初是谁想的?

官渡之战前贾诩劝张绣投降时,首要理由就是“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甚至赤壁之战前张昭劝孙权投降时,用的也是曹操占据政治、军事双重优势。

其实曹操接到汉献帝后,受影响更大的是袁绍,在此之前他是军阀中更具号召力的(世家身份摆在那里),现在完全被曹操压制,汉献帝一封诏书下来,责问他“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他再咬牙切齿也只能上表谢罪。

曹操很快为自己的翘尾巴付出了代价,给袁绍太尉,袁绍不要,曹操吓得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让出去,生怕袁绍兴兵来攻。因为此时的曹操根本不是袁绍的对手,刚脱离袁绍附庸呢,翻身装个十三就被教做人。

这就是挟天子有优势的第二个前提:要有足够的武力守住天子。天子要在你手里才是你的优势,在别人手里就不是了。

汉末盯着天子的军阀其实不少,袁绍阵营就早有人提议抢天子,但袁绍觉得自己的号召力足够了,没这个必要。而且他干过另立天子的事,跟汉献帝有过节,把人接来就是个麻烦。

后面袁绍被人下诏下烦了,又找借口想让汉献帝从许都搬到他的地盘去,曹操不傻,自然不让。袁绍南下官渡之时,沮授还劝道:“今举兵南向,于义则违”,这就是没有天子的苦恼。

也是官渡之战时,孙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幸亏他被刺杀了,不然曹操还要应付一番。

当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只有优点,只要第三个前提没搞好,优势瞬间被劣势,那就是跟天子的关系。

董卓手里也有天子,结果被群殴。袁绍也是考虑到自己跟汉献帝的关系,接受郭图“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的建议,不迎天子。

从曹操受到的待遇来看,曹操跟汉献帝的关系还算好的,曹操从没有真正威胁过汉献帝的生命安全,杀伏皇后也是汉献帝先动的手。至少在表面上,曹操给了汉献帝足够的尊重,这使得他没成为董卓,落下把柄给军阀围殴。

曹操跟董卓结局的差别,恐怕还是内政方面的,董卓残暴不仁、骄奢淫逸,曹操却兴修水利、提倡节俭,这些政策既可以为百姓带来有饭吃的好处,也可以大大增强曹操的实力,让曹操有足够武力守住天子、剪除群雄,把政治口号落到实处。

还有一个前提,是曹操没遇到的,那就是天子没有武力,如果天子身边跟着一支禁卫军,迎天子搞不好把自己迎没了,所幸汉献帝身边没几个人,曹操直接捡回家就行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2/171193.html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多大利益?这个建议最初是谁想的?” 的相关文章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兵,他当上皇帝后,为何马上就处死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封建制度之下,天下的最大权力,自然都在皇帝的手中。而为了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或者说能够掌控住皇帝,宫廷之中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唐朝,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在武则...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同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三个维度来探讨:一...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投靠袁绍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掌握大权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辅佐刘禅

对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独揽国家大权,而不是辅佐刘禅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三国谁的谋略最高,恐怕首推诸葛亮了在,这个绝对没有人会反对的吧。然而公元223年,刘禅登基,蜀中大权全部落入诸葛亮手中。在诸葛亮的政策之下,蜀国的国力日益昌盛,仓库的粮食储备粮已经达到...

汉高祖和汉武帝相比 两人谁才算是千古一帝

汉高祖和汉武帝相比 两人谁才算是千古一帝

对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对比,谁做的事情更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是认为刘邦是“千古一帝”的,但事实上,汉武帝做的事情,的确要比刘邦多很多。刘邦乃是汉武帝刘彻的曾祖父,两人看起来隔着的时代久远,但是辈份差得并不多。关于汉武帝,人生就没...

萧衍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后为何会被饿死

萧衍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后为何会被饿死

在中国史上,仅有5位帝王最终被饿死,其中有一位是开国皇帝,此人正是南梁武帝萧衍。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南北朝时期,南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叫萧衍,他是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之一,活了八十六岁,也是在帝位上待得比较长的皇帝之一,足足四十七年。高寿且位久,皇帝当到萧衍这个份上,应该是不虚此生了...

评论列表

丁强
丁强
3周前 (11-01)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策略深感其智慧与胆识,他巧妙利用天子的威望来巩固自身地位、收买人心并获取更多支持;同时此策也让他在与各军阀的关系中占据优势及主动的地位。奉主上以从民望,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谋略更是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