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1)190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魏和东吴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延康元年十月,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之后,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由此,曹丕正式登基称帝,促使曹魏取代了东汉王朝。在即位之后,曹丕自然希望可以实现曹操一统天下的夙愿。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彼时,东吴和蜀汉成为曹魏的主要对手。而就东吴和蜀汉来说,后者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可以说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了。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从柿子要捡软的捏的角度出发,曹丕应该先消灭较弱的蜀国,再试图吞并东吴,从而结束三国时代。那么,问题来了,曹丕称帝后,为何追着东吴打,却对实力最弱的蜀汉只守不攻?

在曹丕的一生中,三次征讨东吴,却没有一次攻打蜀汉,也即对后者坐视不理。曹丕之一次伐吴,发生于公元222年到公元223年期间。黄武元年(222年),曹丕发觉孙权并非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三路出师。此战, 魏军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在此之后,公元224年八月,曹丕治水军,九月至广陵。不过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第二次进攻没有爆发什么战斗。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公元225年八月,曹丕再出舟师,十月行幸广陵故城阅兵,士兵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在第三次伐吴时,孙韶派部将高寿率敢死者五百人抄路夜袭曹丕,曹丕大惊,加上天气寒冷,所以也是无功而返。基于此,曹丕一生中三次讨伐东吴,只要之一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没有什么斩获。就曹丕来说,之所以屡次攻打东吴,却对蜀国坐视不理,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这是因为曹丕对于孙权的背叛非常不满。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曹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因此,从名义上来看,因为孙权主动向曹魏称臣,所以,东吴可以说是曹魏的藩属了。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当然,大家都知道,孙权俯首陈臣,是因为偷袭荆州,杀害关羽,一下子得罪了刘备,为了专心对付蜀汉所以才使用的权宜之计。所以,夷陵之战取得胜利后,孙权就对曹丕阳奉阴违了,乃至于公然背叛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相对于老谋深算的孙权,曹丕显然是年轻气盛,对于孙权的背叛可谓十分不满。进一步来说,曹丕很可能认为,今天不教训孙权,万一明天还有其他人背叛自己呢?

由此,为了立威也好,发泄愤怒也罢,曹丕决定先拿东吴开刀,这是曹丕称帝之后,多次进攻东吴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蜀汉有山川之险,东吴有长江之险,这是二者可以立足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江之险可以通过建造船只,打造水师来破解,而山川之险,则是汉末三国时期难以逾越的障碍。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比如在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的10多万大军,就是突破不了蜀汉在剑阁的防线,这是因为剑阁的山川之险,是骑兵和步兵都不能逾越的。如果不是邓艾兵行险着,蜀汉完全可以继续坚持下去。而就东吴来说,长江防线并非牢不可破,尤其是夺取荆州后,东吴的防线实在太长了,只要有一点疏忽,都会被曹魏大军凿出一个缺口的。事实上,在曹丕之一次伐吴时,江陵等城池就处在被攻破的边缘。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最后,除此之外,经过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后,东吴的势力正处在上升阶段。如果不能遏制这一势头的话,东吴对曹魏的威胁,显然是比较大的。从地图上可以发现,东吴想要进攻东吴,既可以从荆州出发,也可以从江淮一带出兵。但是,蜀汉想要攻入到曹魏腹地,则需要先经略雍凉,再攻打关中,最后才能直指洛阳,考虑到蜀汉的实力,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目标。

特别是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后,蜀汉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还有什么能力来威胁曹魏。在此之后,是诸葛亮力挽狂澜,直到公元228年,刘备去世5年后才发动北伐曹魏之战的。所以,从曹丕的角度来看,蜀汉短时间内不会威胁到曹魏,但是,东吴如果不削弱的话,很可能会继续增强,这才是一个现实和紧迫的威胁。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打个比方,好比有两处火情需要处理,一处相隔甚远,暂时不会怎么蔓延,另一处则是火烧眉毛了,自然要先解决身边的威胁了。在夷陵之战后,东吴一度拥有了趁势吞并益州,消灭蜀汉的想法,特别是一些前线的将士,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果真的放任东吴吞并益州,到时整个天下的格局都会出现改变的,这是曹丕不可能接受的局面。为此,曹丕即位后,选择追着东吴打,却对实力最弱的蜀汉只守不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1255.html

“曹丕称帝之后为什么放着蜀汉不打?而是追着东吴不放?” 的相关文章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赵云作为刘备的保镖 赵云为何始终没有得到重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最强保镖赵云,刘备20多年不重用他,刘禅继位才发现刘备高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不知道最受大家喜爱的会是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答案一定各不相同。不过长板坡上七进七出的赵云,应该会是很多朋友的选择之一。可只要仔细观察...

宇文赟是位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宇文赟是位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宇文赟,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有道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春秋战国到清末宣统皇帝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一个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治理国家一定要施以仁政,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为人民服务...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何会受人鄙视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何会受人鄙视

三国投降的人那么多,为何单单于禁被鄙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时期投降的猛将那么多,比如张辽、张颌、黄忠、姜维、太史慈等等,就连一向以忠义著称的关羽,也有过不得已降曹的经历。,于禁作为投降中的一人,于禁为什么会被鄙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年纪作为最早和曹...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为何归顺晋朝?

步阐(?~272年),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时期大臣,丞相步骘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继承父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帐督。家世在西陵,卒被征命,忧谗畏讥,于是归顺晋朝。晋武帝以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领交州牧...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常遇春和徐达一样,都是出生于农家,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常遇春是明朝名将,为朱元璋一统江南,推翻元朝立下巨大功劳,是仅次于徐达的大明第二名将。那为何常遇春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呢一,投靠朱元璋常遇春身材高大,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早年做了强盗。至正十五年(1...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