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3)2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时期的清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自乾隆时期开始,清朝官场的风气江河日下,卖官鬻爵等事越来越多,已到了不可不管的地步。清廷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都无法遏制住贪腐之风。其中,“议罪银”制度,更是助长了这种风气,而这种风气的助长,无疑使清王朝走向了衰落。

以钱代罪,无疑会使缴了议罪银的官员更加有肆无恐,且录取官员变相的以敛财能力为标准,而不再注重行政能力,这些人为了捞回议罪银的花费,则会变本加厉的加剧底层百姓负担,更是造成社会动荡。以钱代罪,有罪不究,律法变得形同虚设,更是加速了清王朝的衰弱。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该项制度起源于乾隆时期,与当时的贪官和珅密不可分。

议罪银的实行时间并不长,到嘉庆四年(1799年)的时候便被废除了。乾隆皇帝通过此项制度,来惩罚 *** 官员和腰缠万贯的商人,令他们破财免灾,已达到自己敛财的目的。而官员和商人从中看出了皇帝的贪财,也乐得用钱来买安定,顺便也能向皇帝表明自己对大清的忠心。

清朝的官方文件显示,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有了之一笔议罪银的记录。但事实上,在这之前,此项制度便已实行了。乾隆二十三(1758年)年,督抚高晋的弟弟深陷两淮盐案。高晋自知事情重大,于是,向朝廷请求,要求将自己严惩,以正人心。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为了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高晋主动向朝廷上交议罪银两万两以赎罪。可怜巴巴的高晋声称自己暂时无法凑足如此巨款,只能分四年还清,每年交款五千两。乾隆皇帝看到之后,明白高晋的意思是用两万两银子来买平安。这两万两银子进入朝廷后,最终,落在了了乾隆的手中。

乾隆收到银子后,很有默契地放了高晋一马。且乾隆皇帝在大捞特捞之余,还欲盖弥彰地为自己辩白,说:议罪银都用来建造地方工程了。其实,用来建工程的钱还不到乾隆所收的五分之一,其余的全部被他据为己有了。“罚银”则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乾隆下江南的专项开支。

乾隆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个行宫,80岁时举行了万寿大典,竟然,没有动用国库里的一两银子,全系“议罪银”开支,并且,内务府还有剩余。但是,如果说议罪银就是乾隆向官员索贿的手段,倒也有点冤枉了他。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乾隆此举,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因为,他主要是向边疆的重臣实行此项制度。边疆环境恶劣,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不愿前往。所以,如果对边疆犯罪人员执法过严的话,势必会造成边疆无人的局面。出于这种考虑,乾隆皇帝使用议罪银的方式来对他们宽大处理。

可是,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了。地方官员为了缴纳巨额的议罪银,往往加大了对民众的剥削。议罪银要的越多,他们就越是欺压百姓。久而久之,官场的风气再也无法挽回了。而几件记录在案的事件,仿佛证明着官员的招权纳贿是经过皇帝允许的。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浙江巡抚李质颖因办事不力被免职。但是,仅仅一个月后,他便被任命为粤海关监督。此官多少人盼也盼不来,可谓是大大的肥缺。李质颖正月丢官,二月走马上任的奇观,正是因为他情愿向清廷缴纳巨额的议罪银。

乾隆收了银子之后,巧妙地命他管理海关,正是让他以管理为名大肆敛财。其中的种种微妙之处,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 官员全德被革职查办。全德深谙官场之事,他立即向皇帝上书,表示要上交给朝廷十万两银子来为国家做事。乾隆同意了他的请求后,马上下旨对他宽大处理。全德看到此招奏效,又在次年向朝廷缴纳了几十万两银子。

当然,全德的银子没有白交。这几十万两银子不仅解除了朝廷对他的惩戒,还得以继续留任。留任之后,全德自然是大力敛财,以此来找回这几十万两银子。而乾隆让他留任,自然是默许了他的这一做法。

朝廷的官员们对这种君臣之间的交易心照不宣,不少人都照猫画虎,凭借这种交易来免除祸患。但是,内阁大学士尹壮图一直冷面旁观,还请求取消这一制度。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向皇帝上书,请求将这一制度废除。乾隆皇帝表面上称赞了尹壮图,可是,实际上并没有按他说的去做。尹壮图见状更进一步,请求皇帝派大臣去各地调查,看地方官员是否有贪腐的行为。乾隆皇帝见他不依不饶,就派官员去各地公开调查。

一听是公开调查,各地的官员无不感到可笑。这不正是给自己时间,让自己好好准备吗?

这次调查的结果可想而知,各省的官员无不自律廉洁,两袖清风。看到皇帝如此行事,纵是尹壮图也心灰意冷了。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皇帝令尹壮图回家归养。尹壮图此时已经毫无改变朝政之心,他坦然遵从了皇帝的旨意,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朝廷。

自此,朝堂之上已经没有敢对议罪银说不的官员了。

参考资料:

【《论乾隆时期议罪银制度与罚俸制度的区别》、《正说和珅乾隆不杀之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2/171494.html

“乾隆时期的清朝腐败到什么程度 看看这个制度就明白了” 的相关文章

汉武帝那么爱陈皇后 汉武帝为何还要废她

汉武帝那么爱陈皇后 汉武帝为何还要废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竟然废了心爱的陈皇后,为何还是废了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形容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侣。如果真的能够发生这种事情,可以说对于两家人来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都是很希...

邢秉懿:身为南宋开国皇后,却从未享受过皇后的荣耀

邢秉懿:身为南宋开国皇后,却从未享受过皇后的荣耀

靖康之难是导致北宋灭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当时百姓带来深重灾难。靖康之难中,除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成为俘虏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北宋女性也遭到灭顶之灾,其中不止有宫女,还有许多出身高贵的妃嫔和公主,她们被抓后也成为俘虏,被迫北上,宪节皇后邢秉懿也是其中之一。邢秉懿是南宋开国皇后,但她却没有享受应有的尊重和...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269年~312年),字平子,琅琊临沂人,西晋官员、名士,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太尉王衍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澄出身世家,少有盛名,勇力过人,爱好清谈。举止放诞,不拘礼俗。少历显位,累迁丞相(司马颖)从事中郎、司空(司马越)长史。迎驾有勋,册封南乡...

历史上重耳的一生都有哪些妻子?

历史上重耳的一生都有哪些妻子?

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重耳的童年和少年都过得非常幸福。他好读书,也好结交士人,生活别提多平静了。不过,当重耳长大后,年老昏聩的晋献公,竟在小老婆骊姬的蛊惑下,引发了骊姬之乱。申生自杀后,重耳也深受其害,万不得已,只得亡命...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到底是什么样的 李卫真的是乞丐出身吗

历史上的李卫并非乞丐出身,反倒是家境富庶,靠着捐钱换来的官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因为影视剧而大火的著名官员李卫真实历史上的李卫虽然也是一个名人,但是想要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咖位明显不够,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卫竟然凭借两部电视剧成为清朝时期...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240—297年),字子隐,吴郡阳羡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对蜀汉的影响大不大

蜀汉第五次北伐损失大将魏延 对蜀汉的影响大不大

还不知道:第五次北伐中,蜀汉损失了大将魏延,这对蜀汉而言损失不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不与诸葛亮交手,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