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寿命为什么会那么短 仅仅是医疗技术落后那么简单吗
对古人寿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寿命是指人类生命期的更大长度。这一长度大概在110——115岁左右;有的研究结论认为,相当于一个人生长发育期的5——7倍左右。
但郭德纲老师曾经在相声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情况:民国时期,男子如果过了三十岁,他们必然会留胡子、拄拐杖、扮成老先生的模样,朝着德高望重的方向发展。说到这,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笑话。不过,现在看来,过了三十岁的男人不仅有很多没有结婚的,甚至,有一些还在读博士、没有出社会。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扮成老先生的模样呢?难道民国的人都喜欢故作姿态吗?
其实,并非如此。
大家如果知道民国时期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五岁,那么,肯定不会怀疑郭德纲所说的话。在当时,三十岁的人已经进入了老年状态,所以,正是大家的寿命都不长,才逼着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民国时期尚且如此,封建时期的人们肯定寿命也不长。
那时候,不仅普通老百姓的平均寿命短,就连养尊处优的皇帝也如此。而且,有学者统计过历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从始皇帝到清朝的末代皇帝,我们一共拥有过四百多位皇帝。可在这些皇帝中,能够查明具体寿命的皇帝只有两百位,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九岁,即有多半人活不到四十岁。
正常来讲,皇帝享受着丰富的食物、良好的医疗以及安稳的环境,他们应该能活得更久一些。但事实上,却否定了这个假设。
此外,我们分析了古人寿命不长的原因,具体有三方面:
之一,生产力低下导致很多人营养不良。
大家有没有发现,寺庙里的佛像都是胖乎乎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冤枉,他们希望自己也能长胖,跟佛像一模一样。在当时,长胖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也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就像现在普遍肥胖的情况下,身材显瘦才是值得炫耀的事一样。
古时候,自然灾害很多,再加上,生产能力低下,几乎每次灾害都会有很多人饿死,直到拉低人们的平均寿命。和珅曾说过,纪晓岚只是在史书中看到了“人吃人”的场景,而他却是亲眼目睹。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每次灾害都要中央 *** 承担全国物资调运的重任,也很无奈。而和珅作为负责调配物资的人员,自然见识广大,能够看到更加真实的场景。
第二,医疗条件落后导致很多人因病逝世。
当时,令人恐惧的流行病夺取了很多的生命,大大拉低了人们的平均寿命。这些流行病包括瘟疫、天花、鼠疫等,都是当时无法处理的疾病。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那就是寄生虫。
现在,很多人都提倡回归自然,从自然中直接取用食物是最天然的,但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些食物中必然含有很多虫卵,他们进入人体后没有被全部杀死,有些会生长成寄生虫,居住在人体中,吸入人体的营养,甚至,会危及人们的性命。
然而,这些寄生虫对现在的医疗来说,是很容易处理的。但是,在当时,古人却只能硬抗,或者吃一些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的中药,以安人心。最后,实在扛不住了,也只能撒手人寰。
那么,古时的瘟疫能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据《中国通史》记载,三国时期,永寿二年全国户数有一千六百零七万,而人口有五千零六万;到了三国末期,全国户数只剩下一百四十九万,人口只剩下五百六十万,这大部分人口的消亡是因为瘟疫。在赤壁大战中,曹操的军队之所以失利,就是因为军中瘟疫流行,导致军队丧失了战斗力。
此外,还有当时很多皇帝都是因为医疗条件差去世的。
第三,频繁的战乱也会缩短人们的平均寿命。
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频繁的战乱意味着很多人会过早地离开人世。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共发生过661次战争,几乎每年都有战争;秦汉时期共发生战争682次,也是每年都有战争;魏晋时期共发生1677次战争,几乎每年就有四场;隋唐时期共发生1411次战争,几乎每年有三场。
两宋时期,由于几股势力相互牵制,战争相对较少,但平均每年也有两场战争;元明时期,由于频繁有倭寇侵扰大陆,爆发的战争也很多,平均每年有三场战争。频繁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年轻男子,导致地里的农活荒废了很多。而且,如果再出现自然灾害,便很容易出现饥荒,引发大量人口死亡。
但是,年轻男子却被国家征用,使得社会生产力越来越低下。
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古人很难活得长久。为了对抗这么高的死亡率,古代人也会向其它动物一样,选择生育大量的孩子,让其中某几个能够存活下来,长大成人以继承家族的香火。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始终有“多子多福”的概念。
等这个问题分析完,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
医疗条件先进、国家强大、生产力发达。现在,我们的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七十七岁,足足是民国时期的两倍多,而所花费的时间仅仅只有几十年。几十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不起眼的一小段,但是,却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包括战乱、流行病、粮食等。
现在,我们早已营养过剩,身材显瘦才是我们的追求。可现今我们追求的样子,对于古人来说,似乎就有点矫情了。
参考资料:
【《楚辞·大招》、《人类寿命有多长》、《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