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15)140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始皇杀鱼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秦始皇杀了一条鱼,为何被所有史书记载?其中隐藏了什么秘密?

说到史书,不得不提的就是《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本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想必伙伴们都知道秦皇寻仙问药,以求长生不老之说,但是是史书中,但是对于秦始皇的记载,不论《史记》,还是《资治通鉴》,秦始皇的一统天下都写得太平淡了。

细数,秦始皇的功绩,那可不是三言两语都能描述的清楚的,秦始皇早年间的一统天下,实现了祖国河山的大统一。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量度,拒匈奴,征百越,筑长城,哪一件单单拿出来细说,不是波澜壮阔的举动?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但是,无一例外的史书都记载了秦始皇的一件事。

那就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杀了一条大鱼!

身为正史的《资治通鉴》,为何要记载秦始皇杀了一条大鱼?而别的史书竟然也有同样记载?

这条鱼究竟藏了什么秘密?难道仅仅是大么?难道是龙的化身?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第二次东巡,在泰山立石刻字,歌颂秦之功德。

刻石事件结束后,齐地方士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派遣徐福替他出海求取仙药。

然而直到公元前210年,也就是之一次出海九年后,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才想起来向徐福问责,徐福说路遇巨鱼(海神)难以前行,所以之一次出海无功而返。

徐福找秦始皇要人要钱,出海寻找仙药,但是一直没找到。就对秦始皇说,蓬莱的长生不老药可以拿到,只不过海上有大鲛鱼,到不了那地方,要不派些神射手一起去,用连弩射死大鲛鱼。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于是,秦始皇亲自动手,在之罘这个地方见到了巨鱼,于是使用连弩射死了它。之后再次派遣徐福出海,满载希望出发,直到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但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在送徐福第二次出海后,没过几个月就在平原津生了病。没有写是什么病,但是这个病来的又急又重,很突然就快不行了。

然后过了几天就暴毙身亡。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秦始皇一生共出巡五次,死在了第五次的途中。最后这次出巡他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送徐福出海。

这次出巡还有一件比较特殊的事情,就是在始皇开始巡游之前,《史记》明确提到了一段话:“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

秦始皇一生 *** 出巡五次,前四次都没有任何类似的情况叙述,偏偏在第五次胡亥很主动地要求要跟着去。

而秦始皇正是暴毙于胡亥跟随的这次出巡中,这真的是巧合吗?就算秦始皇真的有疾此行必死,如果胡亥等人不在身边布局,恐怕最后上台的还是公子扶苏。

更何况秦始皇并无重疾,至少不会到了突发死亡的地步,因为他在去世前几个月仍然兴致勃勃地出海射杀大鱼,如果他真的身患重病,恐怕都不会进行第五次出巡。所以胡亥的突然请从和秦始皇的突然暴毙恐怕是必然的联系。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秦是水德,尚黑。一个水德的帝王,杀了一条水中的大鱼又是否有什么其他的寓意?

但是细思极恐的是,根据记载,秦始皇在杀了这条大鱼后,没过多久就驾鹤西去,在之后,就是扶苏被胡亥杀害,秦至二世而亡。

但是仔细想想,水德,帝王,大鱼,亡国,项羽(yu),这其中的寓意,隐藏的谐音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史书记载简直是细思极恐。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纵观秦始皇一生,用丰功伟绩,波澜壮阔在形容都不为过,直至现在,也有学者认为认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其实是历史的必然。

不提秦始皇一统之功,只说他逼死吕不韦,平定嫪毐集团,也足见其雄才大略与胸中丘壑。

但是所有的史书的记载,对于秦皇,都是平平淡淡,没有斑斓壮阔,也没有像其他帝王一样精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3554.html

“秦始皇只是杀了一条大鱼 为何其他史书中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的相关文章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登基之后为何要拉拢读书人?他做了哪些事情?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初,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皇弟、晋王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出于政治原因,赵光义一改过去在先皇帝死后第二年才更改国号的常规,于开宝九年十一月即改国号为太平兴国元年。除此外,赵光义对弟弟...

邓艾既然打赢了姜维 后人为何更喜欢的人是姜维

邓艾既然打赢了姜维 后人为何更喜欢的人是姜维

对邓艾打赢了姜维,为何后人更喜欢姜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后期,三国的三个政权都遇到了各自的问题。可在三国后期,还是有不少出色的将领的。邓艾和姜维都是三国后期比较出色的将领。邓艾灭掉了蜀汉,按照一般情况下来说,他的评价应该比千位药膏,可是在厚实的史书当中,人们对...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要多 刘备名声为何比吕布还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东家,没准就能逆袭上天了。而在两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也在频频上演跳槽的戏码,而跳槽特...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你争我夺,人人都想自立为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良药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听好听的、顺从的话,不喜欢别人反驳或者批评自己,然而往往那些给你泼冷水的人,才是对你最好的人。官渡之战田丰多次劝谏袁绍不要出兵...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蜀汉时期重臣、评论家,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

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许靖因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后被刘翊推举为孝廉,任尚书郎。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曹睿后宫妃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会后继无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陈宫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陈宫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在曹操与吕布手下效力,先后助二人各自夺取兖州。但由于吕布不听陈宫的建议,导致二人最终为曹操所擒。曹操曾力劝陈宫投降,要留他一命,但陈宫不为所动,执意赴死。为何陈宫宁死不降呢一,投靠曹操陈宫为人刚...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明朝后宫中的妃子和皇后中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是平民

还不知道:明朝后妃为何大多出身平民?不需要政治联姻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权威最高的人物,作为皇帝的嫔妃也应该有一定的家世衬托,比如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宋仁宗的曹皇后都是有着极高的家世。但是仔细看中国历史就可以发现,明朝的后妃甚至皇后的出身其实并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