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临死前告诫子孙勿近白虎 这个白虎到底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胡雪岩和白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出生在安徽徽州绩溪,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经商的朋友们可能会非常熟悉他,他在弥留之际,告诫子孙:
“勿近白虎。”
那么白虎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看一下胡雪岩的发家史了。
一、白手起家,初露风头
胡雪岩出生在徽州绩溪湖里村,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没有怎么接受过教育,只是读了两年书认识几个字,便因为家庭的原因以帮人放牛谋生,但是在他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这一打击让胡雪岩的家庭雪上加霜,已是陷入绝境的胡雪岩也没有再放牛了。
第二年,也就是在他13岁的那年就开始孤身闯荡江湖了,他只身来到了杭州,在杂粮店里、金华火腿商行里都当过小伙计,在杭州“信和钱庄”当学徒的时候,从扫地、倒尿壶开始,干了三年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的正式伙计。
胡雪岩的勤劳能干,深受所有雇主的喜欢,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品质,他的命运在他19岁这年发生了很大变化。
19岁那年胡雪岩在杭州阜康钱庄于掌柜手下当学徒,他工作十分勤奋,办事也灵活,而且于掌柜没有孩子,所以便把胡雪岩当自己亲生儿子来看待,在生活上非常照顾他。
胡雪岩也十分任劳任怨,聪慧善良,于掌柜把自己一生的经商技能都交给了胡雪岩,在于掌柜去世的时候,他便把自己打理了一辈子的钱庄托付给了胡雪岩。
在当时这座钱庄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几千两白银,这也是胡雪岩成为富可敌国商人的开始。
二、亦官亦商,功成名就
在26岁的时候,胡雪岩结识了“候补浙江盐大使”王有龄,为了帮王有龄补实官位,挪用了钱庄的钱,事发后被赶出钱庄。
过来几年,王有龄担任湖州知府,不久后又调任杭州知府。在王有龄任湖州知府的期间,胡雪岩开始 *** 湖州公库,用湖州公库的现银扶助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贩卖,脱手变现,积累了不小的财富。
在胡雪岩37岁时,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感恩图报,大力帮助胡氏的“阜康钱庄”。随着王有龄的不断升官,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暗中与军界勾搭上了,大量的经费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
中国有句传言叫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
之所以现今为止胡雪岩没有任何一个商人超越的原因,就是因为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收复了新疆。
当时新疆被一个叫阿古柏的中亚酋长盯住了有的国外势力想支持他把新疆分裂,离开中国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件事清朝不同意,左宗棠也不同意,虽然清朝让左宗棠把新疆给打回来,但是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清朝的国库空虚,没有军费去攻打新疆。
这个时候胡雪岩对左宗棠说这钱我出,他向国外银行借了一千多万两白银,正是有了这些钱,有了军费左宗棠才成功把新疆收复回来了,收复新疆以后,左宗棠曾评价:“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
三、惨然离世,临终告诫
清光绪八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花了两千万两,使生丝价格压的很低,想垄断丝茧交易,但却引起外国商人的共同 *** 。
近代中国之一场大商战开始了,胡氏高价收购国内所有的新丝,占据上风。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意大利的生丝突然大丰收紧接着中法战争爆发,金融危机随着发生。到了这个时候,胡雪岩已无力回天。
清光绪九年,被迫贱卖,亏耗一千万两,家产散失了一半,顿时风声四播。各地官员听闻这个消息群起敲诈勒索,侵占胡雪岩在各地的资产。
朝廷知道这个消息后,下旨让时为闽浙总督的何璟、浙江巡抚刘秉璋密查胡雪岩资产,以备抵债。过了一段时间清廷再下谕旨,将胡雪岩革职,并让左宗棠追剿胡雪岩欠款。第二年正月,清廷下旨催促左宗棠加紧清理。左宗棠派人去查封杭州胡雪岩的当铺、商号等,并向清廷奏报。
清光绪十一年七月,左宗棠在福州病逝。同年十一月,胡雪岩在贫恨交加中郁郁而终。
到这里我们就能理解,临终前的胡雪岩为何告诫子孙“勿近白虎”了吧,对胡雪岩来说,把推上首富之座、享尽荣华富贵的是“白虎”,把他推向深渊一蹶不振,落魄后惨遭查封的也是这些“白虎”,而这白虎就是雪花花的白银啊。
胡雪岩不让子孙“勿近白虎”白银,实际上就是告诫后人不许再做生意经商,因为商场如战场,失败了的后果不堪想象,胡雪岩的后人也都遵从胡雪岩的临终嘱托,子孙众多却无一人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