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场科举考试,7人被斩首,25人被流放
在古代,有进士头衔的比现在的博士还厉害,而在官场更是比其他出身的同级官员荣耀得多。因此,就有人在学历中注水。
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刑科给事中任克溥举报顺天府刚刚结束的乡试存在严重的舞弊行为,有个举人竟然通过贿赂考官找人代考。
顺治得到举报,非常生气,下旨严查,结果属实,遂下旨:官员买卖文凭,属于严重的贪赃枉法行为!将参与舞弊的七人斩首,家产没收,父母兄弟妻子流放到尚阳堡(今辽宁开原县东)去!
斩了这些人,顺治还不放心,又下旨将顺天府先前的乡试结果作废,重新考一次,由他亲自主持。考试的地点、时间和题目都由他决定,同时严旨申明:那些先前报名,但这次不参加考试的,名字永远革除,不准再考,并且抓到京城来,严加审讯他们究竟有没有舞弊行为,如查实,严惩不贷。
顺治十五年正月十七日,士子们陆续进入考场。结果有八人因文理不通,被革去举人功名,25名举子被流放,并处理了有关官员。大学士王永吉的侄儿也在案,但此事与王永吉无关,王永吉为避嫌,自请处分,顺治就将他降了五级,调用。
同一年,江南、河南乡试也发生科场舞弊案,其中河南乡试舞弊案因案情较轻,将主考流放尚阳堡。
但江南乡试科场舞弊案还闹出了落榜士子的 *** ,他们集体哭文庙,甚至殴打官员。顺治先前就训谕江南主考官员:江南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不要闹出科场舞弊、贿买等丑闻。结果可想而知,主考官先被革职,然后被押解到京城严加详审。
次年三月,顺治在瀛台重新主持江南乡试,将14名文理不通的举子革去功名,2名主考官斩首,17名同考官处以绞刑,8名作弊的士子流放宁古塔。那些被流放的人中,虽也有真才实学的人,但终因科场舞弊的大背景,一辈子极少有得到宽宥的。至康熙巡视东北,那些遭到流放的才学之士的家属都没有得到赦免,只有个别人被允许将死于戍所的死者骸骨归葬家乡。
而在当下的官员队伍中,也不免有学历造假的现象。云南省某副省长落马后,随即被发现他的博士学教授职称可信性存疑。在此之前落马的南京某市长也被曝出博士论文为江苏某大学一名教授代笔,而他本人连论文答辩都没参加。顺治治理科场舞弊案虽然有些严苛,打击面有些大,但比起那种放任所谓的“学者型官员”学历注水的做法,还是有利于净化官场风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