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个人私欲吗?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16)15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迁都北京对于朱棣而言,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个人意愿,其次才是为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用利弊来形容朱棣迁都是本末倒置的思维。

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个人私欲吗?

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北京主要是为了解决篡位后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环境问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对朱棣本人而言没有“弊”这一说,北京的风沙对于朱棣而言都是过家家。

而作为统治者的决策,朱棣的意愿必然也深刻影响着大明帝国的盛衰。那么迁都北京对大明帝国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静夜史认为当然是利大于弊。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迁都北京,明朝才有了276年的国祚。

为何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这和我国古代历史上小农经济的帝国基石密不可分。

虽然小农经济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且结构稳定等诸多优势。但小农经济也带结构脆弱,受自然环境影响力强等不足,尤其是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时,独立的小农经济单位难以形成合力且因自身战斗力不足,极其容易被游牧民族横扫。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秦始皇时代开始,中原王朝就在农牧交界线上修建万里长城阻挡游牧民族南下。长城的修建,使得小农经济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发展空间。

但长城作为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不仅建造时兴师动众,维护时更是耗时费力,在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政治力量的支撑,万里长城防御体系是绝对无法固若金汤,这在客观上决定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必须在靠近长城的北方,尤其是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虎视眈眈时,所以朱棣迁都北京有其必然性。

不过北方很大,为何是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开封呢?静夜史认为除了北京时朱棣老家的考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版块的加入。相比于西安和开封等北方城市,北京虽然条件更为恶劣,但这里靠近长城的同时,还有效连结了华北和东北版块,是自金朝以来统治者的共同选择。

所以,为了保住东北,朱棣只能将都城选在北京。在我国地形总体自北向南倾斜的情况下,都城越靠北,越有利于帝国的稳定。

而且朱棣时期的北京,并不是明朝的“国门”,虽然自靖难之役开始,明朝于1399年放弃了大宁卫,1402年放弃了东胜卫,但作为朱元璋在漠南地区构筑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北京北部的开平卫虽然孤悬塞外,但仍在明朝手中,这意味着北京依然和蒙古有一定距离,直到1435年明宣宗时期开平卫内迁后长城才成为明朝北界,北京才成为国门。

将北京放在抗敌一线,对明朝而言是正确的选择,北京一旦失去,华北平原和江淮地区无险可守,如果少数民族在长江以北建立类似元朝的强大政权,定都南京难以固守,所以历史上定都南京的政权才不长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3/178650.html

“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个人私欲吗?” 的相关文章

单雄信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品性如何?

单雄信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品性如何?

瓦岗英雄们中,单雄信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隋末,天下大乱,翟让在瓦岗寨高举义旗。年轻气盛的单雄信率一帮少年投入瓦岗军,翟让对这个少年英雄极为看重,“与之友善。”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与足智多谋的徐世勣意气相投,结成生死之交。两人成为翟让的左膀右...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是什么人?他最后是什么下场?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末清初的时候,施琅在反清和降清之间反复不断。最后因为收复台湾有功,而被封为靖海侯。那么,施琅为什么会反复不断呢?他那样做,清朝稳定局势以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呢?客观来说,施琅的反复无常,实际上很多都...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河南洛阳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受很多清宫剧的影响,许多女生都想穿越到选秀时代的封建王朝,梦想成为后宫群芳的“领头雁”。只不过,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什么社会话语权,她们光鲜亮丽的背后,...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朱棣推翻建文帝,朱棣篡位下落成谜,是削发为僧?还是逃亡出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悬案就是所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靖难之役,四年苦战,朱棣终于冲入了南京城,夺取了原本属于侄儿的皇位。当时南京城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当...

荆轲刺秦王时两人离得那么近 荆轲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荆轲刺秦王时两人离得那么近 荆轲最后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荆轲刺秦王,离那么近为何会失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荆轲《易水歌》《史记·刺客列传》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分别以荆轲与亲王的角度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燕国...

李岘:唐朝宗室宰相,居官有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

李岘:唐朝宗室宰相,居官有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

李岘(709年~766年),字延鉴,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祎第三子。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门荫入仕,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刺史,两度出任江陵尹,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