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 写一篇文章就好了吗
唐朝科举就是写一篇文章吗,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咱们就以唐朝最重要的进士科为例,你可能会问,难道科举不就是考进士吗?当然不是,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到唐高宗时,就剩下进士科最为重视了。
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是诗赋与政论。诗赋不用解释,大家都懂的,考诗赋时考生要写诗、赋、文各一篇。政论有点类似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主要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这个政论一共是五道题,都与实际社会有关。比如唐朝后期主要的矛盾就是藩镇割据,所以有一年的政论题目翻译成白话就是:你对现在的藩镇怎么看,有什么应对之策?
现存最早的状元试卷,明朝的
看完你会觉得这么考也不难吧,诗词歌赋好好练练,政论也好好准备不就行了。其实进士科难,不是难在内容,是难在录取人数,进士科每次才录取二三十人,这比例比现在最难的司法考试都低,你说难不难。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所以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在唐朝,五十岁能考上进士都算年轻的,所以有“三十少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难怪孟郊四十六岁登上进士榜,高兴的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把几十年为仕途的努力和艰辛,都一扫而空。看到这有什么感想,如果是你,能在数千人中能考取之一名得状元吗?
不得不说,唐朝科举的考试内容至少还灵活一些,等到了明清,那八股文考试专考儒家经义,这时的读书人就真成只会读书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