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分别有何含义?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4-04)40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人物,若论后世风光程度,就连被神化的诸葛亮恐怕都无法和关羽相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皇帝给关羽追封的谥号。

所谓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说白了就是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或特点,用一个字或几个字给出一个评价。

但是这个评价有好有坏,因此谥号也是分类别的,一般为三类,美谥、平谥、恶谥。比如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这“武皇帝”,则是属于美谥的,有称颂其文治武功的意思;而像周厉王的“厉王”则属于恶谥的,说明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批评的态度;再比如汉哀帝刘欣的谥号是孝哀皇帝,这“哀皇帝”则是平谥的,代表后世对他的同情。

此外,除了大致的类别外,谥号的字数也是很讲究的,从最初的一个字、两个字,演变到后来的多个字,甚至十个字,乃至以上。这一点在关羽的谥号上是表现非常明显的。今天笔者着重来看看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每个谥号具体是什么意思?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分别有何含义?

除了13个谥号之外,关羽在活着的时候,被封过两次,一个是汉寿亭侯,一个是前将军。汉寿亭侯表面上是东汉朝廷汉献帝刘协封的,但是实际上是曹操奏请封的,因此说白了,那就是曹操的意思,不过是盖了个汉献帝的大宝而已。曹操对关羽拜将封侯的目的很简单,认为关羽是个人才,想把他招抚到麾下,此处足见曹操对关羽的重视。

前将军则是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封的,这个职位是刘备集团的更高军职,足见刘备对关羽功劳的肯定和褒奖。

回顾这两处的目的是,大略了解一下关羽生前的情况,以便对他死后的谥号有更好的理解。从历史跨度来看,关羽被追封谥号的大体情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之一个阶段:封侯。

关羽死后被追封的之一个谥号,叫“壮缪侯”。

此谥号乃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刘禅在景耀三年追封的,可以说是关羽的之一个谥号,也是历来受到争议更大的谥号。原因是有人认为这个谥号中的“缪”字带有贬义的倾向,也就是说刘禅给关羽的谥号是恶谥。那么关羽这个谥号到底是什么意思?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所谓壮缪,就是“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不过按照追谥的标准来看,其“壮”字多有层意思可以理解,比如战功卓著谥为壮,武力过人也可以谥为壮,克敌制胜同样谥为壮,甚至连战死疆场亦谥为壮。总的来看关羽的情况,其实跟这个“壮”字还是比较匹配的,比如其勇武的能力、水淹七军的战功、甚至败走麦城被杀的结局,都可以用“壮”为谥。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分别有何含义?

因此,结合关羽的平生事迹来看,关羽谥“壮”大概就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对关羽平生成绩的肯定,但另一层却又有惋惜的意思,此惋惜主要是指他发动樊城之战,在短暂的威震华夏之后就以惨败收场。虽然其武功和能力不错,但是却没有取得圆满的成绩,故曰“武而不遂”。

再有“缪”,主要指名气和实际不符,就是名不副实。为何这么说呢?一方面是指关羽在蜀汉的地位,位列蜀汉之一武将;另一方面是指关羽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受到了诸如曹操、周瑜等人的高度评价,但是结果呢,关羽并没有打出与自己名气相符的成绩,结果还落了一个不得善终的结局。故为“名与实爽”。

从“壮”“缪”两点来看,关羽之“壮缪侯”的谥号,严格来说是不能算作恶谥的。刘禅的追谥是相对比较客观的,肯定的同时带着惋惜,应当是一个平谥。

第二个阶段:封王。

进入宋元,关羽的谥号级别进入封王阶段。

关羽死后被追谥的第二个谥号叫“义勇武安王”,追谥者为宋代的宋徽宗赵佶。从刘禅到宋徽宗,这个时间跨度是比较大的,但是级别却提升了很高,从侯到王。所谓义勇武安王,大略意思就是忠义、勇敢、武能安国的王。这个谥号绝对是美谥。

但是到了宋高宗赵构,他对关羽追封了第三个谥号,不过他给关羽的谥号,则是刘禅和赵佶的结合体,为:“壮缪义勇武安王”。等于是同时认可了刘禅和赵佶两任皇帝的追谥意思。于是,这个谥号又回到了平谥的状态。

关羽的第四个谥号来自宋孝宗,从宋孝宗这里开始,关羽的谥号字数基本就开始变得多了——“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多了一个“英济”,但是意义就不一样了,“英”乃英雄,“济”乃济世。关羽这回不但是忠义勇敢,而且还英雄济世了。

宋朝被追谥三次,一次次都在提高。到了元朝时期,元文宗对关羽进行了第五次追谥,级别更是高于宋,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文宗把之前的“壮缪”去掉了,而改为“显灵”,这就具有了一定的神灵倾向了。

第三阶段:初级封帝。

进入明朝,关羽被追谥两次,在总追谥数据中,为第六和第七次。

明神宗对关羽进行了第六次追谥,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可以说,关羽被追谥的分水岭,就是来自于万历皇帝这个追谥,让关羽直接从地上到了天上,从人成帝,被送上了道教的神坛。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分别有何含义?

明思宗对关羽进行第七次追谥,为“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这个谥号虽然没有上个谥号字数多,但是分量却极其足,从帝君到天尊,天尊乃是道教神仙中的更高级别,关羽被追谥的地位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四阶段:高级封帝。

第八次追封的谥号来自清世祖顺治皇帝,他给关羽的谥号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谥号虽然没有万历帝和明思宗的长,但是却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变化则是“关圣大帝”。

结合之前的追谥,清朝时期对关羽的追谥,可以说是元朝元文宗的升级版。在刘禅和宋朝时期,关羽的谥号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从侯升为王,尚处于人间状态,但到了元的时候,一个“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让关羽充满了神灵气息。不过元文宗给的谥号,还是人神结合的状态。

到了顺治帝时,就是人神结合的豪华版,关键点在于“大帝”。

“大帝”有两层意思:之一层是针对皇帝而专用的谥号,《逸周书·谥法解》有言:“则天法尧曰大。”比如皇天大帝、帝乙大帝、盘庚大帝、武丁大帝、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唐玄宗对李耳的追谥,古代史上唯一被追谥的圣人)等。

第二意思是道教中级别极高的神,比如三清大帝、三官大帝、东岳大帝等。

由此可见,在清朝顺治时期,关羽被提升到了一个双层高度,在人间,被提升到了和杰出皇帝同等地位;在道教,则提升到了最顶端的神祇地位。

到清世宗雍正皇帝时期,关羽被进行了第九次追封,不过这一回不但关羽被追谥,连关羽的祖辈三代都被追谥。这可真是应了那句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关羽被第十次追谥,来自清高宗乾隆,谥号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乾隆在顺治帝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灵佑”。原本灵佑是大圆禅师的名字,唐朝时期的佛教高僧,是沩仰宗(中国五大禅宗之一)的创始人。当然在乾隆的追谥里,除了佛教因素之外,其“灵佑”当还有“神灵庇佑”的意思,这也符合古代帝王的思想,都想得神灵庇佑以保帝国王朝的长治久安。

关羽的第十一次追谥来自清仁宗嘉庆皇帝,谥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此谥号比乾隆多了一个“仁勇”,“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因此,这就等于是在关羽身上增加了儒家的因素。至此,关羽成为儒释道三家通吃的神灵。

清宣宗道光皇帝对关羽进行了第十二次追谥,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此谥号比上一个又多了两个字,即“威显”。所谓“威显”,大约就是威力显示,或神威显灵。这其实也暗含了道光皇帝的诉求,因为此时的大清国已经不是康乾盛世了,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困境重重,只好求助关羽显神灵庇佑帝国的发展了。

清德宗光绪帝最后一次、也就是第十三次对关羽进行追谥,谥号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个谥号虽然来得晚,但是却最长,大概是古代史上最长的谥号了。比起上一个,此谥号多了“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这其中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祈求关羽能够成为清朝的帝国保护神,也说明清朝日薄西山的状态。但大清的衰亡岂能是多加几个字的谥号,就能挽救的呢?

结语:从关羽被追谥的13个谥号过程来看,关羽死后是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刘禅到宋的“由侯而王”,再由宋到元的“由王而圣”,再由元到明的“由圣而帝”,最后实现从明到清的“由圣而天(三教通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4/181902.html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分别有何含义?” 的相关文章

民间传言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民间传言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康熙到底是不是雍正害死的,清史原来比明史更不可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即位后,民间就一直有人说看康熙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这样的吗?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胤禵而不是雍正。记载,康熙帝赴南苑...

古代妃子进宫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不能生育

古代妃子进宫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不能生育

还不知道:古代妃子生育问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古代很多嫔妃都无法生育?在古代的封建文化社会中,传宗接代是一个女人一生最重大的任务,在古代社会,女性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一切都以自己的丈夫为主,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思想在那些朝代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皇帝是古代拥有...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死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同治皇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关于同治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几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就连可信度最高的死于天花说,即便有清廷档...

徐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以诗、辞赋、政论著称

徐干(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曹操平定北方后,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217)春天,染疾去世,...

一个投错了胎的艺术家,详解不想当皇帝的李煜

一个投错了胎的艺术家,详解不想当皇帝的李煜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不想当皇帝的李煜的故事。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时候的历史记载大多都是人为的,所以有些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都会对历史做一定的更改。满清入关之后,对明朝的历史就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朝皇帝大多身背恶名。尤其是成化帝朱见深,他是...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后世历代老百姓的印象中,张飞是一个身长八尺、说话声如巨雷、行走如奔马的赳赳武夫。但经一些学者多年的考证,认为张飞不是一个大老粗,很可能是一个兼工书法绘画、写诗作赋的儒将耶。( 一)莽汉形象深入人心张飞的莽汉形象为啥深入人心呢...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对古代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和亲大多都用假公主,为何唯独清代用真的?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和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邦交方式,古代女子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用一个女子换来两国之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公主被和亲远嫁的事情。和亲最为频繁的要数清代了,为了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