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思想家呢 他们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05)181

还不知道: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思想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多、最了不起大思想家。春秋战国以后到今天,中国历史还延续了两千多年。可是,这两千多年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盛况。

(焚书坑儒)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成为学者,能成为思想家,这个人肯定读过不少书,见识过不少东西。但是奇怪的是,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大思想家,并没有读过什么书。虽说他们究竟读过什么书,我们现在并不完全清楚,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干过“焚书”的事情。但是,并不表明那个时候的书就很丰富。因为我们现在从他们的记述中,也没有找到更多的文献资料。这说明,不管秦始皇烧没烧书,他们读过的书,应该都是不会很多的。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除了读书外,交游也很重要。不错,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确实走过不少地方。但这种走,也主要是在中国的范围内行走,由于交通所限,并没有多少人去过外国。一些当下学者认为,老子、墨子这些思想家,可能去过印度、欧洲这样的地方。但这也不过是一种文化学上的猜测而已(也就是说,根据他们思想和印欧思想的契合,认为思想具有传承关系),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再说了,要讲走过的地方,咱们现代人走过的地方,比古人走得可是太多了。但是,有几个人成了思想家呢?

显然,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地方,并不是一个人能成为思想家的决定性条件。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为什么后世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高度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两个层面来讨论。

之一个层面,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后世两千年出现的思想家非常少?

(尊王攘夷)

先讲之一层面。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那个多思想家,我认为主要是那时候有那样的需要。

春秋战国是战乱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发愤图强,想让自己留存下来,想通过兼并其它国家,占领其它国家的人们及百姓,让自己变得强大。到了战国后期,甚至想把所有的诸侯国都兼并,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

那时候的君王,不像我们现在这些“事后诸葛亮”,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现在都明白,法家、兵家这些思想,才是壮大自己,统一中国的灵丹妙药。那时候的君王们都不明白,都在摸索之中。比如,看见齐桓公“尊王攘夷”可以强大,大家都跟着学习“尊王攘夷”。看见晋文公“践土会盟”可以强大,大家又跟着“践土会盟”。看见秦穆公“开边拓土”可以强大,大家就都往外面打。看见楚庄王“问鼎中原”可以强大,大家又反过来,争相往中原打。总之,都是不断摸索和借鉴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借鉴摸索,更重要的是另搞一套,要有自己独特的治国纲领。

有需要,就有提供。那时候,确实不断有人向君王提供这些治国纲领。这种提供,包括两个方面的。一种是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比如学习尧舜之道、行仁政等等。还有一种是标新立异的,比如绝不能讲“王道”,而要努力讲“霸道”。相对来说,标新立异的思想,更让君王感兴趣。因此,标新立异的思想就层出不穷地被提出来了。

再一点,一个读书人,如果你能说出一套标新立异的,让君王感兴趣的思想,那么,你迅速就可能出将入相,人生得到一个大的改变。所以,标新立异的思想在那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读书人并不愿意思考政治,因为对天地的不知情,因为人生苦短,因此,他们更愿意思考天地,思考人生,思考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思想家呢 他们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独尊儒术)

无论是思考政治,还是思考天地人生,因为完全没有拘束,大思想家也就因此产生了。

我们再来讲第二层面,后世为何很少出大思想家?

根本的原因,是后世进入了王朝社会,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在进行严格的思想禁锢。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字狱,对思想禁锢达到了惨烈的程度。一旦在文字上犯了忌讳,不是死一个人,是株连九族,是上万人,上十万人地死。在那样一种背景下,谁还敢写出一点点标新立异的思想呢?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后世也有乱世啊。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不都是乱世吗?为什么那时候也没出现什么大思想家呢?

可能大家并没有注意,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和后世的乱世,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历经了上百年几百年,虽然他们也争战不断,但是除了到战国后期,大多数时候,诸侯国之间争霸,都是要讲道理的。而且因为实施的是分封制,人与人相对要平等一点。因此,国家其实也并不是很乱。而后世的乱世,那些诸侯们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都知道得拼拳头。再说了,春秋战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照着做就是了,不需要再另外想一套思想出来。因此,大思想家就不可能形成了。

(参考资料:《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4/182084.html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思想家呢 他们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的相关文章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张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永,沉浮官场褒贬不一的明朝宦官。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永净身入宫时年仅10岁,因善于察言观色而得以调往东宫侍奉“好骑射”的太子朱照厚,从而练出一身好功夫。朱照厚变身明武宗后,张永升任御用监太监。他仗着皇上撑腰,明目张胆奏请皇上将已故太监交还朝廷的大片庄田赏赐自己...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对雍正给大臣发的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为何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在民间野史中,他是一个残暴不仁、凶狠暴戾的魔头,设立“血滴子”残害忠良,还曾伪造遗诏,弑兄杀弟,逼死生母。史学家早已证实,这些传言大都是毫...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对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候因为国家之间的争斗比较厉害,所以君主都比较重视人才,在这个情况下,厉害人物层出不穷,每个国家都有一大堆厉害人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东吴四大都督,他们可以说是东吴最厉害的四个人了,正是因为有...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沉默寡言,公正无私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谢奕:东晋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谢奕:东晋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谢奕(309-358年),字无奕,陈郡阳夏人。东晋大臣,太常卿谢裒之子、太傅谢安长兄、车骑将军谢玄和东晋才女谢道韫之父。出身陈郡谢氏。曾为桓温幕府司马,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良师益友桓温谢奕年轻就有名誉,初任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县令,后入...

诸葛亮知道赵云死后是什么表现?为何要大哭?

诸葛亮知道赵云死后是什么表现?为何要大哭?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生忠勇,深受刘备和诸葛亮的喜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领命去箕谷做疑兵,以偏师牵制魏军主力,虽然以弱敌强失利了,但是,没有丢失一件辎重,诸葛亮大为赞赏。赵云病死,诸葛亮听...

评论列表

MapleLeaf
MapleLeaf
2周前 (11-10)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涌现,源于社会变革的需求和思想的自由氛围,后世的思想禁锢和文字狱限制了新思潮的兴起和发展空间有限所致也属必然现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