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嫁女给尉迟敬德,为什么被拒绝了?
李世民想嫁女给尉迟敬德这件事,有非常多让人不太理解的地方。有哪些地方呢?
一是尉迟敬德已经花甲之年了,在那个年代,这是高龄老人了,李世民还把女儿嫁给他。李世民这样做,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二是尉迟敬德年轻的时候,李世民为何不嫁女给尉迟敬德,为什么等到他年迈的时候才嫁女给他呢?
三是皇帝嫁女给自己,那可是天大的荣誉,为什么尉迟敬德还要推辞?
四是李世民想嫁女给尉迟敬德,被尉迟敬德推辞后,尉迟敬德为什么立刻辞职回家?
这四个疑问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信息呢?
李世民在开国皇帝(李世民基本上算个开国皇帝)中,是比较得后世好评的一个。他得好评最重要一点,就是他对待人才上,做得非常好。
他不像别的开国皇帝那样,当了皇帝后就容不下功臣。他对那些追随他的开国功臣非常尊重,特别建了“凌烟阁”来供奉他们。他对敌对阵营里的人才,也能既往不咎地重用,比如对魏征的重用。他还能够听进去大臣们很刺耳的话,知道大臣们说得对,尽管听起来不舒服,但还是乐意地采纳。
其实,这还不算李世民最特别的。李世民最特别的,是他判断人才的眼光。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才不仅仅是有能力,而是“德才兼备”。当然了,这里的“德”,与我们当下对“德”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李世民认为更好的“德”,就是淳朴忠良。拿单雄信、秦叔宝、尉迟敬德这三个人来说。这三个人都是投降过来的,才干上都很了不得。但是李世民杀了单雄信,重用尉迟敬德,对于秦叔宝的使用,居于二者之间。也用,但不特别重用。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秦叔宝被李世民排在最后一位。
李世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因为他认为,单雄信在人生道路上,曾多次投降,叛变自己的主人。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忠良淳朴”的,因此留他不得。秦叔宝虽然没有背叛,但当年他是主动投奔李世民的。而且对李世民若即若离,因此李世民才有那样的安排。
但尉迟敬德不一样。李世民一直想要得到尉迟敬德,但尉迟敬德一直跟随刘武周。尽管刘武周能力一般,他也不愿意背叛。后来,直到刘武周死后,他才投奔了李世民。
自从跟随了李世民后,他就对李世民死心塌地,从无二心。而且积极地帮李世民谋天下。尤其在玄武门政变中,本来李建成作为太子,拉拢他,又送他那么多钱。他要投奔了李建成,一定有一个好的前途。但他坚决站在李世民身边。而且在整个政变过程中,始终冲锋在前,亲手杀死李元吉。并且拿着武器进去,逼迫李渊退位。可见,他对李世民是何等的忠心不二。
李世民善待功臣,但这并不表明他对功臣绝对放心。比如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侯君集和张亮就谋反,最后李世民没有饶过他们。
由于侯君集、张亮等人的谋反,这使得李世民到晚年的时候,也有些担忧,害怕产生刘邦当年遇到的那种连锁反应,功臣们一个接一个跟着谋反。因此,就算尉迟敬德,李世民对他也有些不放心了。
这也难怪李世民不放心,因为尉迟敬德到晚年的时候,确实有些骄傲自负。比如有一次,李世民摆宴席宴请群臣,当时有个不如他的人坐在他的上首,他非常生气地说:“你有什么资格坐在我上席?”(尝侍宴庆善宫,时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同时他还打了坐在他下手,想给他解释的任城王李道宗,差点把人家眼睛打瞎了。这件事后,李世民严肃地批评了尉迟敬德。由此可见,李世民那时候确实害怕尉迟敬德品行变了,起来造反。
后来,李世民便对尉迟敬德说,要把女儿嫁给他。李世民这样做,可能大约有两个意思:一是想通过姻亲,和尉迟敬德取得更紧密的联系;二是还有可能是派个人到尉迟敬德身边,监督他的一言一行,避免他生异心。
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尉迟敬德肯定也明白了。所以他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拒绝了李世民。同时,赶紧交出兵权,辞职回家。这样一来,就让李世民彻底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