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的北方之一高门:清河崔氏家族
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出生于公元381年。那时,王猛刚刚去世六年,两年以后,影响和决定北方格局、秩序的淝水大战将要上演,再过三年,崔浩以后服务的北魏政权在牛川诞生。崔氏这个现在看来十分平凡的姓氏,在当时中国的北方实在不平凡,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提到崔、卢、郑、王这几个姓氏,无不肃然起敬,因为他们代表了北方更高贵的门第。清河崔氏则是四姓之首,其在北方的社会地位等同于同时期南方的王、谢、袁、萧。崔浩就是出生并生活在这样个显贵的家庭里。
清河崔氏家族的显赫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当时有崔林、崔琰兄弟两人仕于曹魏,特别是崔琰,掌管官吏选举,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政治人物,后来,因为有结党的嫌疑,被曹操赐死。他的堂兄崔林比较沉稳厚重,虽然名声不大,却做到了当时级别更高的司空。崔林是崔浩的七世祖。西晋灭亡以后,由于山河阻隔,崔林的后代没有南迁。俗话说,树大招风,在少数民族政权林立的中原地区,清河崔氏这样显赫的家族肯定会引起少数民族的注意,他们必须在是否入仕的问题上做出明确的回答。按史书记载,崔浩的曾祖崔悦选择了妥协,他在羯族人建立的后赵政权中任职,著名暴君石虎最终让他做到了司徒左长史的官职,这个官位级别并不是很高。崔浩的祖父崔潜在前燕最后一位君主慕容玮那里做到了级别同样不是很高的黄门侍郎。
清河崔氏真正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重用,始于崔浩的父亲崔宏。崔宏从小就很有才华,是当时公认的冀州神童。冀州被前秦占领以后将坚派弟弟苻融出镇此地。苻融仰教崔宏名声,请他出任自己的幕僚。前秦灭亡以后,崔宏辗转流离于东晋、翟辽之间,最后在后燕任职。但是,命运似平故意与崔宏为难,没过多久,后燕又被北魏吞并,崔宏东逃海滨。北魏之一位君主道武帝拓跋珪早就听说这个冀州神童的名字,很想与这位汉族士人共创大业,于是派骑兵追赶,最终在东部海边将其抓获。经过交谈,拓跋珪充分认识到了崔宏的才华,任命他担任了黄门侍郎。这个官职虽然级别不高,但有了拓跋珪的信任,崔宏在北魏政权时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与另一位名叫张衮的汉族士人为北魏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像官爵、朝仪、音乐、律令等举凡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制度,都是由崔宏裁定的。
崔宏受拓跋理的赏识,从确立国号这件事上可以反映出来。公元398年6月。北魏与东晋通使。拓跋珪令百官议定国号。群臣都认为,拓跋鲜卑在代北创业,而且最早使用的国号为“代” ,毫无疑问,现在应 该继续使用“代”作为国号。但是崔宏有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现在拓跋鲜卑占领的邺城固然是魏地的重心。而河东地区,也是魏国的旧地。所以,以“魏”为国号,所涵盖的地理范围比“代“要广泛得多,同时,也给拓跋政权涂上了浓厚的汉文化色影。拓拔珪认为很有道理,便接受了崔宏的建议,此时他仕于北魏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后来,崔宏的官位扶摇直上,很快担任了吏部尚书,主管官吏选拔任命的工作。拓跋珪去世后,作为前朝老臣,崔宏继续受到新君明元帝的重用,被拜为八部大人之一的天部大人, 其爵位也由白马侯进为白马公。
泰常三年,北魏政权中的这位汉族重臣逝世,明元帝追赠他为司空,这已经是当时级别更高的官职了,而且命令除亲王以外的所有人,都要为崔宏送行。七十年以后。孝文帝追录先朝功臣位次,崔宏得以配享北魏宗庙,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可惜。由于崔浩遭受灭门。崔宏已经没有后人来目睹这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