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如何让蜀汉恢复如初的?
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在刘备建立蜀汉时,东吴已经偷袭了荆州,并斩杀了关羽等将领。为了给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此战,东吴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在夷陵之战后,不仅刘备在永安白帝城去世,蜀汉的南中等地还发生了叛乱。由此,此时的蜀汉,可谓内外交困,陷入到最虚弱的阶段。那么,问题来了,蜀汉夷陵惨败,六年后却再度强盛,诸葛亮是怎样做到的?
一
首先,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刘备的夷陵之战,导致蜀汉的精锐力量损失殆尽。在刘备去世后,蜀汉外有虎视眈眈的东吴和曹魏,内有南中等地的叛乱。不过,六年左右的时间过去后,蜀汉在公元228年再度强盛,这强盛体现在诸葛亮之一次北伐中原时,让曹魏都赶到震动,如果不是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完全有机会从曹魏手中夺取雍凉地区。正是建立蜀汉国力再度强盛的背景下,诸葛亮才能自公元228年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做了什么,让虚弱的蜀汉再度强盛?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做了很多事情,以下,笔者就简单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
一方面,诸葛亮重新建立蜀吴联盟,为蜀汉赢得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蜀汉夷陵惨败后,在北有曹魏大兵压境、东有孙权荆州大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一步就是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于公元223年10月派邓芝到东吴进行修好。对于东吴来说,因为魏文帝曹丕的虎视眈眈,所以接受了诸葛亮抛过来的橄榄枝。在此基础上,蜀吴联盟重新建立,并几乎坚持到蜀汉灭亡。通过恢复蜀吴联盟,诸葛亮不需要在蜀国东线留下太多的兵力。而这,自然有助于平定南中地区的行动。
三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自率汉军,深入南中,平定南中叛乱。对于诸葛亮南征来说,不仅仅是平定叛乱,为蜀汉北伐构建一个后方这么简单。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平定南中后,诸葛亮任用了孟获等一些南中地区的将领,并从该地区挑选精锐的士兵,组建了无当飞军,以此增强蜀汉的军力。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诸葛亮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这位无疑加快了蜀汉国力的恢复。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农业、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蜀汉再度强盛的物质基础。
四
最后,为了保证农业丰收,诸葛亮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对此,据《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史称诸葛亮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由此,诸葛亮对于农业的发展,为之后北伐中原提供了粮草支持。在刘备病逝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大权。针对巴蜀之地织锦业较为发达的优势,诸葛亮设锦官,专门管理蜀锦生产。对此,晋朝左思在《蜀都赋》中用“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成,濯色江波,黄润比筒,籯金所过”来形容蜀锦等织锦业繁盛的状况。进一步来说,蜀锦不仅自产自销,还远销东吴和曹魏,其收入成为蜀汉军饷的重要来源。综上,作为一位千古名相,诸葛亮在夷陵之战后展现出自己高超的治国才能,不仅让蜀汉再度强盛,也为北伐曹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