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周琬本应问斩,他做了什么让朱元璋赦免了自己?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善用重典和酷吏,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严刑峻法之下,每年死去的人不计其数,可是却有一位16岁的少年周琬,本应问斩,却被朱元璋赦免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周琬,他的父亲是安徽知府。因为一个案子,父亲被判秋后问斩。然而,周琬知道他的父亲是被冤枉的。为了给父亲伸冤,周琬跑到首都去告御状。在首都,朱元璋设置了鸣冤鼓,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来这里告御状,诉说自己的冤情。
但是告御状也要讲证据,周琬虽然见到了朱元璋,并且一直声称父亲是无辜的,但拿不出明确的证据来证明,光是口头上说自己无辜谁不会?朱元璋肯定是放不了周琬父亲的,于是周琬大胆提出“代父受刑”的请求,让自己去死,换父亲活,这让朱元璋大吃一惊,因为少年说这句话时,神情自如,没有一丝紧张。
然而,法律毕竟是无情的。不能凭着一个少年的几句话,就搞什么“代父受刑”,于是朱元璋就随便找了个理由把周琬送了回去。没想到,周琬不但不回去,还说父亲委屈,自己好纠结,撒泼不走。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尤其像朱元璋这种,本身性格就是喜怒无常,天威难测的,见到他如此胡搅蛮缠,直接下令将周琬拖出去斩首。
周琬被押到刑场后,他没有任何恐惧,而是一直笑。这让负责监斩的官员感到惊讶,于是他上前问周琬:“你只有16岁,马上就要死了,不害怕吗?”周琬回答说:“死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我死了,可以让我的父亲活下去不是很值得吗?如果换不了我父亲的命,那就一起共赴黄泉。”
监斩官听了周琬的话后,觉得他孝心可嘉,于是快马加鞭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听后,也被周琬的孝顺感动了。于是赦免了父子二人的死刑,并送了“孝子周琬”四个字,并且朱元璋为了表彰周琬的孝心,还破格赐给周琬兵科给事中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