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子是很值钱的 古人收到银子后是怎么找零的
还不知道:古代银子是怎么找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大侠们”在客栈吃饭喝酒时掏出一大锭银子结账,并且经常豪迈地表示:不用找了!这样的场景已经令人习以为常,让很多人以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
现实和艺术之间总是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如果大侠们真的是这样结账的话,放在现在也应该可以排进福布斯富豪榜,原因很简单,古代的银子是很值钱的!这又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商贩们收到银子后怎么找零呢?
一、 银子有多值钱?
明清以前,白银并非法定流通货币,更多的是储藏功能,或者是宫廷中铸造成器物,供皇帝打赏大臣使用。秦汉时期,法定货币是制钱,实行单一货币制度,至唐朝时期,铜开始成为流通货币,大宗交易时,绫、绡等丝织品可以充当结算工具。
宋朝出现了交子、会子两种纸币,元朝时期,纸币更是被定义为国家法定货币。当然,元朝的灭亡和滥发纸币有直接的关系,泛滥的通货膨胀直接将王朝推入了末日。直到明清时期,白银才成为法定流通货币,更确切地说,是在嘉靖八年。
银子到底有多值钱?
按照明初的物价水平,一两银子可以换良田一亩,可以购买600斤大米,大概价值10000元。明朝一个普通老百姓一年的花费也不过一两八钱银子,抗倭名将戚继光手下一个士兵一月的饷银也不到一两银。影视剧中,大侠经常扔出10两、20两的银子表示不用找钱了,放在现在,相当于他一顿饭就花了一二十万,这样的消费水平是不是够资格进福布斯富豪榜了?
并且,即使到明清时期,由于白银大量的流入,使白银成为了主要结算货币,但老百姓出门购物一般还是用铜钱,只有购买贵重物品时才用到银子。那如果一个人用银子买东西,商家如何找零呢?
二、 “暴力”找零法
首先,商家会用戥子对银子进行称重,将银子的重量精确到几分。第二步,商家就会对银子进行鉴定,因为白银流通在市场上,只以重量计算,很多的钱庄、豪门家族都可以自行铸造银子的形状。因此,部分“耍小聪明”的人会在银子中灌铅。
所谓鉴定就是用夹剪把银子对半剪开,鉴定里面有没有被灌铅。这一步确定后,商家会继续对银子进行剪碎,边称边剪,精确重量,最后再找出碎银给客人。
这样的找零 *** 听起来就非常的“暴力”,并且十分的复杂,买一件东西可能要耽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出门购物用的是更加方便的铜钱。而事实上,很多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银子长啥样。
这样的货币制度下,也产生了严重的腐败行为!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 白银腐败
银子最多只能裁剪到“角”,重量再小的话就没有办法在市场中流通,老百姓手中许多碎银只能向钱庄兑换成大一点的碎银,然后再由银匠把这些碎银进行重新铸造。这种情况下。银匠很容易偷偷地往腰包里揣上几粒碎银带走,反正重铸过程中有火耗,根本没有办法对银子的重量做精确的统计。
银匠偷拿碎银还不算什么,官府的腐败才是最可怕的!
号称明朝最后一根“脊梁”的张居正主持推出了“一条鞭法”,将老百姓所有的赋税徭役折成一条,按银子收税。这项制度的目的在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抑制日益腐败的地方 *** 贪污情况。
但正如前文所言,老百姓手中最多的是碎银,官府收上来以后需要重新铸造,这个过程中就会有火耗。而火耗作为一种税负,会被官府转嫁给老百姓,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一挥手允许地方 *** 自留火耗弥补财政亏空。
很快的,火耗成为了贪官的“新玩儿法”,用尽各种理由向老百姓多收火耗,同时上缴给国库的税收也在减少。“两头赚”模式下,国库收入减少,百姓负担加重,贪官却是赚得盆满钵满,正是认识到了这种弊病,雍正继位以后推行了“火耗归公”政策,将全部火耗收归朝廷,这才制止了这场愈演愈烈的贪腐之风。
总结
古人找零的“三部曲”看似粗暴,实际上也蕴藏着很多的无可奈何。白银做为明清时期的法定货币虽然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并且,全球更大的白银储量也为中国招来了“祸端”,直接导致列强不惜以枪炮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以获取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