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同为战国七雄,燕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04)80

战国时代,战国七雄,每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国家的故事叙述出来都是和着血泪的历史,但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燕国的故事却有一些黑色的幽默了。

那是一个拥有着天子血统的老贵族,他们自始至终都严肃地秉承着遥远的传统,更是不懈的追求着祖先的仁德和王道,他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哪怕是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哪怕是一次又一次的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哪怕是一次又一次的跌落历史的深渊,但是它始终不屑一顾,当它站起来之后,有依然坚持原来的自我。他不屑于去改善,不屑于去创新,直到灭顶之灾的降临之时,这个国家依然没有丝毫的愧疚之色,依然木讷地相信着天不灭燕。

其实战国时代的燕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例,它与其他国家的发展不同,不像是韩赵魏三国,他们同出晋国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齐国和秦国都属于边地国家,也都是正统诸侯国,发展也有相同点;南方的楚国虽然是自立为王,但是却并没有受到西周的影响,到后期也算是一个正当的诸侯国。唯有燕国这个国家十分的特殊,可以说是西周的一个缩影。

我们首先来看燕国的之一个特殊点。这个特殊点在于,燕国是最为古老,存在历史最长的诸侯国,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横跨整个大朝代的诸侯国。从西周初期立诸侯国,到战国末期的灭亡,燕国传承了40余代君主,历经了800多年,仅仅是在战国之时,从公元前430年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计算,截止到燕王喜被俘获的公务员前222年,燕国一共历经了11代君主,181年,它更是比秦国多出了西周的一个时代。

燕国是西周的开国诸侯,而秦国则是东周的开国诸侯,这两个国家在时间上就不能同日而语,也正因如此,燕国成为了战国时代唯一一个拥有西周贵族血统的诸侯国。

第二个特殊之处在于,燕国是周武王分封的姬姓王族诸侯国。其实,到了战国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诸侯国当中尤其是在战国七雄当中除了燕国已经没有姬姓王族存在了。

春秋时代,老牌诸侯国的军犬纷纷被新的士族们所取代,就连当初位列西周功臣之首的姜氏齐国都也被田氏所取代。韩赵魏三家也瓜分了晋国,中原四大战国都已经成为新士族的政权。

在这个时候,唯独秦国,楚国,燕国三个处于边陲之地的大国没有发生君权革命,没有历经王室改革的斗争,他们君主的传承血脉没有改变。但是在这三个国家当中,燕国是唯一一个拥有周天子血统的老牌诸侯王国,燕国没有变革而进入战国之世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早期西周分封的姬姓王族的50多个诸侯当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此为燕国的第二特殊点。

燕国历史记载十分模糊

燕国第三个特殊之处在于燕国的历史记载的是最为模糊,也最为简单的。除了立国受封之外,从西周时期的燕国历史几乎只有类似于神话传说一般模糊的记载,就连他们的国君传承也出现了大段的空白,太史公所编写的《史记》也没有对燕国历史进行详细的记载。除了对他们的开国君主召公奭有过简单的纪录之外,其他的都是一笔带过,通过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了结了燕国在周厉王之前的历史,这其中历经了九代,也就是说,燕国出现了九代国君的空白,这在大诸侯国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春秋之事与战国初期的燕国历史,简单的只有几次传承而已,可以说,燕昭王之前的燕国历史线条极其粗糙,足迹也极为模糊,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在当时那个时代每一个国家都需要记录自己的历史,让自己的功绩在后世当中传承,但燕国却出现了大段的历史空白,后人们根本无从去寻找那段历史时间段内燕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哪怕是后来建立的田齐国或者是韩赵魏三国历史都比燕国的记录要详细许多,而燕国也就成为了七大诸侯国当中篇幅最小的诸侯国历史,那么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同为战国七雄,燕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笔者认为,从燕国立国之后的百余年当中,燕国的历史典籍已经严重的缺失,没有办法再恢复清晰的全貌。而通过这样的历史现象我们又可以分析得出:燕国是一个非常传统并且又非常稳定的国家,这个国家很少发生突发性的变化,也没有多少事件能进入当时的天下人的口碑,没有多少丰功伟绩值得当时的文人雅士记载,所以后代的史学家们几乎无法寻找到燕国的踪迹。但是我们虽然无法窥探燕国历史的全貌,却可以通过这个特点结合前面的两个特殊之处寻找到燕国的某种历史逻辑。

燕国的历史逻辑发生点隐藏在特殊的政治传统当中,而这种政治传统也是导致燕国出现大段历史空白的根本原因。燕国的时代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们对那个时代国家传统差异的认识也已经非常的模糊、非常吃力了。

并且后世的人们很难摆脱一个既定的认识:大多数人都认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是一体化的,它的地域特征达不到让文化具有差异性发展的地步,但是绝大多数人也同时忽略了这样的结论有一个既定的历史前提,那就是这些结果的发生都是在大秦帝国一统中原后的历史现实,在大秦帝国统一之前,华夏文明的发展也是非常多元化的,这其中所具有的差异性不亚于今天的欧洲,而正是燕国自身所具有的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后来的燕国政治传统。

当时周武王分封的71个诸侯国当中,姬姓王族子弟占了53个,而在这53个人当中又有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其中之一就是召公奭。召公奭封在燕国,拥有着姬姓王族的血脉,是姬姓王室的正统传承者。因此,燕国在当时的诸侯国当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这召公奭除了是诸侯王还是周武王姬发辅政重臣,他位居太保之位。在西周建立的初期,这两个人几乎是周武王处理政事最重要的大臣,周武王死后,他的地位更加的显著,几乎共同统领整个王朝,而也是这种重要性决定了这燕国这个国家后来的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燕国才在召公奭的带领之下走上了一条不容易被改善的道路。

召公奭在当时有三点极其被人们传颂和景仰,之一就是他极其长寿。有记载说召公奭活了189岁,当然,我们并不去质疑或者是分析这种说法的可信程度,因为我们今天所具体分析的是燕国所实行的政治制度以及对其后世的影响,既然燕国的立国之君能够产出这种传说,那么一定是对后世的立国存国有着些影响的,所以我们今天只分析传说本身。

召公奭生存的时间如此之长,对燕国的影响一定比后代的君主要大上许多,再加上他立国之君的地位,对燕国的影响更是极其的深远。

第二点就是召公奭此人拥有着巨大的功绩,无论是对燕国还是对西周,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人恐怕找不出几个。周成王死后,召公奭带领着周朝的大臣安定了周成王之后的局势,成功辅佐了周康王继位,这一功绩对于西周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西周人的心目当中,召公奭封这一举动没有导致国家变得混乱,处理政事是可以说是相当的完美的。这就让他在人们心目当中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笔。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召公奭推行王道之行,他的仁爱之名是名满天下的,这就决定了之后燕国的政治制度也一定是以仁爱和武王道居中的,这是对燕国历史影响更大的一点。

那么召公奭封王道精神又对燕国构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召公奭在位的时候,燕国的全体民众一定是跟随着他的步伐对燕国进行发展的,召公奭的治国制度也已经是燕国人民最为遵守和信奉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王道在燕国的传承是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的,召公奭这个人也以垂范天下自居,经常会发出遵循王道的政令,而召公奭在位的时间有极其长久,这么长的时间段之内,燕国绝对不可能会出现任何一代君主或者是任何一位大臣愿意去反抗召公奭这个强势人物的王道法则,这就决定了王道必将在燕国扎根生长。

其次,我们通过燕国后期的执政方式也可以看出召公奭这个人的行为和他推行的政策对燕国的影响。燕国自始至终都奉行王道政策,原则上反对强迫的使其臣服的国家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燕国名将乐毅攻破齐国70多个城池,却没有将齐国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他们在国军传承上,即实行世袭制也推崇禅让制,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燕王哙会将燕国的国家权力禅让给子之的心思的原因。

我们通过上述的叙述,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燕国会出现大段大段的历史空白了,在王道这样的统治之下,一个国家绝对不可能会产出什么震惊天下的历史事件或者是重大决策,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燕昭王之前的燕国历史十分平淡和粗糙,因为自燕昭王乐毅变法之后,燕国才进行了一次中兴,对中原的格局才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所以也正是从燕昭王乐毅变法之后,燕国的国家记录才变得详细起来。

同为战国七雄,燕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笔者认为,从历史的大趋势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西周时代,燕国是最为平定散漫的,也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的。春秋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还不是十分的明显,所以燕国也就没有面临很严重的灭国危机,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却不一样,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争的时代,天下兴亡的选择骤然尖锐化。

燕国面对古老政治传统与不变则亡的尖锐现实的夹击,表现出了一种极其独特的国家禀性:他的状态是在改革创新进行变法和坚守古老传承的王道政策之间摇摆不定:当他们面临着灭国危机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改善国内的政治环境,燕昭王的乐毅变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事,但是,当国内的局势稍微稳定之后,他们又会重新回到王道的道路上。

无论是处置政务还是处置君臣关系,燕国君王的言论当中都充满了大而无当的王道大言,根本毫不理会这种言论与实际政治主张之间的冲突,就好比黄金台换将的燕惠王,他对乐毅逃离燕国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却从来没有顾及过罢黜乐毅的冤案对燕国产生的影响,也从来没有对自己的错误政治主张负责,只是一味的进行口头上的表述,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产生任何的效果,这其实是燕国历代君主的一个缩影。

所以,燕国在战国时代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迂腐,政治制度上的那种迂阔,实际上与他们立国时期所实行的王道仁政有着很大程度上的联系。这个国家王道的根基已经深入骨髓,在后来一代一代的传承当中成为了君主躲避灾祸的一个借口,每当灾祸降临的时候,他们都期盼着天不灭燕的愿望实现,一直都在夹缝当中生存,从来没有考虑过国家的未来发展。

因为王道这种政策的束缚也从来没有想过一统天下,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各个国家势均力敌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太子丹派遣荆轲刺秦之时希望秦国能够交还其他国家土地的原因。这样的一个诸侯国真的是非常悲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7030.html

“同为战国七雄,燕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的相关文章

乾隆大婚的时候 雍正真的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乾隆大婚的时候 雍正真的赐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吗

还不知道:乾隆大婚,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弘时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边乾隆大婚,那边雍正含泪赐死儿子,多么强烈的戏剧冲突啊,但一看就知很假。不过,我知道,这种形成强烈反差的戏剧冲突最能直击人心,能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所以深受小说家、戏剧家喜欢。《红楼梦》续书上百种,...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

韩遂(?-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于是以诛杀宦官为名,举兵十万叛乱。先后与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抗衡,引起天...

张辽作为曹操手下的医院 张辽在军中的人缘又是什么样的

张辽作为曹操手下的医院 张辽在军中的人缘又是什么样的

对为何张辽在曹操军中人缘很一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辽在曹操阵营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第一,他不是曹操的元从旧部,也就是说张辽不是一开始就跟着曹操的而是在曹操攻灭吕布之后投降过来的;第二,曹操的军权基本上都掌握在夏侯惇曹仁等宗室大将之手,外姓大将除了极个别的人...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四方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各个地方都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颍川的谋士集团,曹操老家的谯沛武将集团,来自幽州的刘备、张飞、程普、韩当等等。琅琊莒人,避乱江东徐盛,字文向,琅邪莒ju县(今山...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了这样一封书信:……流寇逆天犯阙……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之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团拼...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唐王李世民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妾,既然成了夺他李家江山的人。武则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正统女皇帝,在李世民之后,没有被殉葬,反而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私通,直...

电视剧中朱温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历史上的朱温确实如此吗

电视剧中朱温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 历史上的朱温确实如此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他真的做过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梁太祖朱温,他的私德却是有问题,但远远没有到那种人神共愤的地步。现在,随着大多数说到朱温的影视剧,都将他描述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昏君,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一说到朱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